以前給孩子買鞋子,經常會想:買大一點吧,不然幾個月後鞋子就會小了,多浪費啊。結果,孩子就一直在穿大鞋子,經常磕磕絆絆。後來,發現她們特別愛穿舊鞋子,舒服又合腳。
越到後來,越發現給孩子買鞋,學問大了。除了要合腳,還有不少竅門。
講真,給孩子買鞋比買衣服難多了。
沒點科普底蘊,我居然連買鞋的錢都花不出去了,可怕。
你們別覺得我誇張,我專門查了資料,寶寶的鞋穿不對,會造成很多問題。
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磨腳,走路不舒服,影響走路姿勢,引起甲溝炎。
再嚴重的就是會影響寶寶的骨骼發育,引起像O型腿、X型腿、足內翻、足外翻等常見的足部畸形。
秋冬選鞋基本原則
保暖
雖然說寶寶活動量大,怕熱,但是天冷了,你總不能還給他們穿單鞋吧!保暖是給娃秋冬選鞋的最基本的原則。
尤其是冬季的鞋子裡,最好內里有一部分絨毛(但注意別太厚),鞋面材質最好是真皮、帆布等保暖、透氣性好的材質。
防滑
天再冷,咱也得帶娃出去溜溜不是?秋冬路面容易結冰,尤其剛學步期的寶寶,身體平衡能力比較弱,很容易就會摔倒。
因此,選鞋一定要選防滑的鞋底,防滑程度好不好,看鞋底的紋路判斷就可以了。由坑紋構成的鞋底的表面越粗糙,抓地能力越強。(如下圖)
軟硬合適
寶寶的小腳發育很快,選鞋的軟硬程度很重要。
那如何判斷寶寶的鞋子軟硬是否合適呢?
其實很簡單,教你一個口訣:一折二捏三擰四按五聞。
鞋子的內長比寶寶的腳長0.5-1厘米就合適了。
所以,別追求大,穿小了的也要及時淘汰。
穿太大的鞋子,寶寶腳要用力抓握,這樣走路很容易身體前傾,不僅影響腳部骨骼發育還會影響脊椎發育。太小的鞋子擠腳,很容易引發甲溝炎。
另外,判斷鞋子大小是否合適,可以讓寶寶穿襪子,站著試鞋,這樣挑的鞋子才最合適。
或者,家長可以用小手指進行測量,如果小手指可以插入腳後跟和鞋幫之間,說明也是比較合適的。
【特別提示:定期更換】
寶寶腳長得很快,家長要記得定期給孩子更換,該花的錢還是得花,別為了省,給他們選擇不合適的鞋子,萬一腳部變形後悔就晚了!
一般來說,每3-4個月就要給寶寶換一次鞋,而且每隔一個月,家長就要檢查一下寶寶鞋子的舒適度。如果穿上之後,腳趾處所余的空間不足大人小手指的一半寬,或腳跟、腳面有勒痕,就說明寶寶腳長大了,鞋不合適了,需要儘快更換。
這5種鞋不要選
雖然買買買很痛快,但是給娃選鞋還是要精挑細選多注意哦~
尤其是下面這5種鞋,一定不要選!
好多寶寶穿這款鞋,我也給娃買一雙!
這雙鞋太可愛了,也買一雙!
你看我們家寶寶這雙鞋一點都沒壞,給你家娃穿吧!
請問這是不是你?
就像找對象一樣,給娃選鞋,當然也不能只看外表啊!很多鞋華而不實,不適合寶寶穿。
高幫靴
誰都想把寶寶打扮的漂亮又時尚,不少家長還會給娃選高幫靴。
但是小寶寶骨骼發育還沒有定型,高幫靴很不利於寶寶的腳踝活動和骨骼發育。
像下圖這種剛剛卡到腳踝的高幫靴,唉,除了不利於腳踝發育,還有磨破腳踝皮膚的風險,再出現水皰或感染,得不償失!再帥氣好看也別選!
雪地靴
雪地靴是冬季最受歡迎的鞋子,好看又保暖,不論是大人或小孩,都是人手兩雙。可你知道嗎,如果要正在發育的孩子每天穿雪地靴,後果真的太可怕了!
這種鞋子的鞋底平直,材質過於柔軟、而且鞋頭比較大,對足部支撐點不穩定、重力分布不勻,寶寶長時間穿著會對關節、肌肉造成很多額外的磨損,不利於生長發育。
另外,正規的雪地靴價格較貴,許多便宜的雪地靴設計並不符合規範對寶寶的小腳起不到固定作用,穿這樣的鞋子走路,寶寶的腳會在鞋子裡來回滑動,長此以往,容易造成腳部畸形。
二手鞋
當再有人想送你家娃二手鞋時,請禮貌地拒絕!
因為每個寶寶的腳型、走姿都不同,走路時著力點也不一樣,所以鞋子的磨損部位也不盡相同。所以每雙二手鞋都會留下前一個主人特有的「烙印」。
但你家娃不是這個腳型啊,如果穿二手鞋,就會不自覺地適應前一個寶寶留在鞋子上的「烙印」,不利於足弓和下肢骨骼的發育。
二手鞋,省的是錢,費的是腳啊!
萬一前一個寶寶腳上有點細菌,再傳染給你家的,那可咋整~
加絨的鞋子
最近很流行一種鞋子,外面看是正常的運動鞋,可是裡面加了一層毛絨,穿著應該很暖和對不對?
雖然這類鞋子比雪地靴要硬,容易固定腳型,但柚子還是不建議大家購買。因為加絨的鞋子太暖和了!
暖和的代價是相對正常的鞋子來說比較不透氣,不利於熱量排出,若是長時間悶在潮濕的鞋子裡,可能會生出腳臭、凍瘡的症狀。
另外, 這種鞋子還是比較笨重的,孩子走路也不太靈活。如果孩子的腳丫確實比較涼需要保暖,柚子建議給孩子穿一雙厚厚的羊毛襪,這樣既透氣、又暖和。
大一碼的鞋子
孩子長得快,衣服買大一點,鞋子也買大一碼,這是家長的普遍做法。尤其是冬天,有些媽媽覺得:大一碼怎麼了,穿雙厚點襪子不就得了?這樣鞋子明年又可以繼續穿了。
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據國外知名的成長專家表示:孩子穿大碼的單鞋,不僅容易讓腳變畸形,還會養成不良的走路習慣。
要知道,如果鞋子過於偏大,腳跟就不能被固定,孩子走路時就總會耷拉著鞋,身體不是往前傾就是撅著小屁股,形態和姿勢都顯得格外笨重,影響美觀。
而且小腳穿大鞋還容易摔跤,使得腳的大拇指總是被磕打,時間長了就容易變形,引起拇指外翻,增加孩子摔跤的風險!
這樣給孩子買鞋,才最符合科學!
孩子的成長是很迅速的,鞋子的更換幾乎也是一年一次。不同年齡的孩子,穿的鞋也是不一樣的。
8個月前:有資料顯示,剛會爬的孩子不用穿鞋,最好光著腳,只需要穿襪子。
9-15個月:這期間孩子漸漸向走路過度,如果在室內,可以不穿鞋,出門的話,要選擇輕柔防滑倒的鞋子還有一點是鞋子形狀要符合孩子的腳型。
1-2歲:這個階段的孩子走起路來左右不穩,需要選擇軟硬要適中,要透氣,防滑、簡潔大方的鞋。
3-4歲:這時候孩子最有活力,整日跑來跑去,軟硬合適的運動鞋是不錯的選擇。夏天的涼鞋,最好不要買塑料的,而是選擇皮革的鞋子。
5-9歲:學齡期的兒童鞋子最好是布鞋、球鞋、運動鞋,材料最好是呼吸性強,牛津鞋、小淺口鞋等都是學生裝的好搭配。
10-15歲:青春期的孩子,骨骼發育已差不多,但關節發育沒有停止,所以買的鞋減震和透氣很關鍵。
俗話說得好:「路走得有多遠,關鍵看鞋子有多好」,雖然鞋只是一個外在的小物件,但它卻能看出,做家長的你,為了孩子健康地成長,費了多少心思。
一雙合適的鞋子,才能讓孩子走路更輕鬆,才能讓他們更好地去奔跑去探索,這些遠比鞋子的外形、價格更重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ARYpW4BMH2_cNUgoR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