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恆大足球學院現任校長劉倩接受了《足球報》的採訪,並談到了目前恆大足校的發展現狀和遭遇的危機。曾經紅極一時且被稱為國內第一大足球學校的恆大足校在廣州恆大遭遇資金危機後早已不復當年,就連「活下去」都是一個難題。據悉,目前的恆大已經拋棄了足校,恆大足校已成為完全獨立運營。
這位僅上任兩個月的校長對記者說道,目前各級梯隊加上一隊的總規模不會超過三百人,並調整了辦學方案,三四百人的學校分成12支隊伍,並計劃在今年9月增加12、13兩個年齡段的梯隊,到那時候辦學規模將會達到五六百人,曾經的恆大足校是從全國各地進行考察,將優質的年輕小將拉攏至恆大進行學習和訓練,而目前的恆大足校已經實現了學員規模的大幅縮減。劉倩還舉例歐洲青訓的辦學經驗,稱像巴薩皇馬、馬競這樣的俱樂部各級梯隊的學員人數加起來也不過三四百人。說得好聽點就是調整辦學規模學習歐洲經驗,說的難聽點就是沒錢再招收更多的學生。
劉倩稱足校每年需要在一位學員身上花超過10萬的費用,包括文化課學習、訓練、比賽和裝備,還有飲食和住宿……再加上教職工一年3000萬以上的工資和一年三百萬的水電,因此學校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學員的學費,學員每年需要支付5萬元左右的學費。但學費僅能覆蓋運營成本的40%,剩下的錢便需要足校自己探索多元的盈利模式。劉倩稱足校會把閒置的校區外租,並積極承辦各類夏令營、培訓和比賽,進行一些商務合作。例如今年的恆大足校舉辦了中青賽U14女子組的比賽,還有各級的足球教練員培訓等。
令人惋惜的是,除了足球,恆大足校正在探索其他體育行業,例如飛盤、橄欖球等,甚至包括非體育類的,恆大足校都在積極進行嘗試,劉倩稱會儘量盤活資源,全面發展,努力創收,最終將創收的資金回饋給學員,以高標準進行足球運動員的培養,初心不會改變!
此前《南方都市報》也報道過恆大足校的相關情況,該報稱目前恆大足校的青訓教練組十分精簡,目前除了本土教練外,只有四位外教,分別來自日本和西班牙。曾經恆大足校花重金聘請的巴西、英格蘭等外教目前已經消失。兩年前巴西著名教練吉列爾梅和英國教練皮切克擔任恆大足校的青訓總監,並組建了多大13人的教練團隊,但不到兩年的時間,恆大足校終究失敗了,也意味著恆大想要培養世界級球員的幻想破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