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上有16萬億噸鑽石。
隕石撞擊可能會在水星表面製造出大量鑽石。 NASA
布滿隕坑的水星表面可能蘊藏有巨量的鑽石。
在3月19日舉行的美國月球和行星科學會議上,行星科學家Kevin Cannon認為,水星在經受了幾十億的隕石撞擊後,可能已經把它三分之一的石墨外殼變成了一個巨大無比的鑽石礦。
鑽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構成的。但鑽石的形成需要非常極端的條件,需要非常高的溫度和壓力。在地球上,自然界中的鑽石大部分是在地下至少150千米深的地方結晶而成的。
但鑽石也可以在隕石的撞擊過程中形成。這是因為隕石的撞擊也會創造類似的條件。
針對水星的探測結果表明,水星殘存有一個古老的石墨外殼。這個石墨外殼是在水星形成的初期,從水星表面的熔岩海中結晶出來的。
水星的石墨外殼形成後,經受了長期的隕石轟擊。今天水星表面的傷痕累累,正是那一時期的證明。
在用計算機對水星石墨外殼經受的撞擊進行了模擬之後,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水星擁有一個厚度為300米的石墨殼,那麼45億年的隕石撞擊會產生總量大約16萬億噸的鑽石——大約相當於地球鑽石總儲量的16倍。即使除去後期隕石撞擊毀掉的部分,留下的鑽石總量依舊十分驚人。
2025年,歐空局和日本宇航研發機構合作的比皮-科倫坡探測器(BepiColombo)將抵達水星。由於鑽石能夠在紅外波段上產生一種特殊的閃光,這些巨量的寶藏或許有機會被人類發現。
比皮-科倫坡探測器。 ESA
參考
Mercury and other diamond encrusted planets
http://www.hou.usra.edu/meetings/lpsc2022/pdf/1557.pdf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8507ed36e738dac6a42a958326ace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