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墨染(富書作者)
19世紀的法國,奢靡之風盛行,資產階級貪慕虛榮,社會混亂不堪。
在這種背景之下,湧現出了大量以文字作品抨擊諷刺社會現狀的優秀作家,莫泊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正如左拉評價莫泊桑:「他的作品,可以令人笑,可以令人哭,但永遠發人深思。」
而《項鍊》則是莫泊桑筆下將虛榮二字刻畫得入骨三分的名作,其中的女主角瑪蒂爾德一度被人們稱為「慾望」的代名詞。
因為一根項鍊,瑪蒂爾德的生活發生驟變,不得不在貧窮中掙扎十年。
瑪蒂爾德跌宕起伏的一生告訴我們:
踮起腳尖生活,永遠站不穩,最終只會讓自己跌進泥濘。
放下踮起的腳,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踮起腳過日子,是一場災難
瑪蒂爾德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她容顏俏麗、身段婀娜,本應該與最高貴的人群平起平坐,住在最豪華的宅子裡,享受人們的追捧。
可現實卻是,她出生在最普通的人家,窮酸到甚至買不起一條配得上她的美貌的衣裙,丈夫只是一個平庸的小公務員,收入僅夠買得起普通的房屋,僱傭最便宜的女傭。
幻想的美好,對比著現實的不堪,使得瑪蒂爾德心中滿是憤懣,整日鬱鬱寡歡。
為了討瑪蒂爾德歡心,丈夫費盡周折要來一張高端酒會的請柬。
瑪蒂爾德借來一條華麗璀璨的珍珠項鍊,變得光彩奪目,成為了舞會中的焦點。
只可惜,狂歡總有散場的一刻,時間一到,她就得褪下錦衣華服,變回灰姑娘。
就在馬蒂爾德到家後,準備再欣賞一下自己的美貌時,卻突然發現,項鍊不見了!
夫妻倆把經過的地方找了個遍,卻仍是一無所獲。
於是,他們只好賣掉房子,遣走女傭,並簽下無數高利貸條款,終於東拼西湊地買下同款項鍊,賠給了朋友。
這一夜的風光,卻叫馬蒂爾德賠上了未來。
她的人生,被這條項鍊徹底打落谷底。
其實,在這之前,瑪蒂爾德已經擁有了很多。
丈夫雖然沒有太多錢財,但細心體貼;房子雖然談不上豪華,但也算舒適;家裡條件雖然稱不上富裕,但請得起女傭,能讓她生活無憂。
可瑪蒂爾德看不見這些美好,她被慾望一葉障目,對現狀處處不滿。
她陷在自己的執念里,對已擁有的視而不見,對得不到的執迷不悟。
正如古羅馬詩人賀拉斯所說:「不認為自己幸福的人,永遠享受不到幸福。」
這山望著那山高,只會被慾望所囚,將現實推入泥淖。
現實中,很多人也是這般,拿著幸福找幸福。
看不見伴侶溫柔體貼,只羨慕他人錦衣玉食;
看不見孩子孝順善良,只艷羨旁人天資聰穎;
看不見自己事業小成,隻眼紅別人升職加薪。
終其一生,無論得到了多少美好,都停不下憂思焦慮,在攀比中煎熬度日。
其實,我們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發現。
不妨將眼光投向腳下,平淡的生活里,有溫馨美好,也有知足常樂。
放下面子,才能過好日子
賠上項鍊後,便是沒完沒了的還債。
巨大的陰霾籠罩著馬蒂爾德夫婦,叫他們心中滿是絕望。
但面對這猝不及防的打擊,夫妻倆沒有選擇逃避。
此後,為了還債,他們過上了最為艱難的日子。
為了多掙幾個錢,丈夫深更半夜還要替人謄寫帳目,瑪蒂爾德則不得不獨自擔起家務活。
廚房的油膩污垢,磨損了她精緻的指甲;繁重的活計,壓彎了她纖細的腰肢。
她開始在菜市場與店主討價還價,每一分錢都斤斤計較,還不時遭到店主辱罵。
嚮往天堂幸福的瑪蒂爾德,卻掉進了苦難的深淵。
瑪蒂爾德再也無暇肖想榮華富貴,只一心想著如何還債。
面子、尊嚴統統被她拋諸了腦後。
過去那個心在雲端的瑪蒂爾德,如今踏踏實實地站在了泥里,與現實握手言和。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說過:「命運總是不如人願。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辛中,才使人成熟起來。」
當一個人放下面子,為自己而活時,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活出底氣。
還記得華中師範大學教授戴建業,他的妻子身患癌症,一瓶藥五萬元。
為了給妻子多掙一份救命錢,他放下身段,對商業通告來者不拒。
當被人罵「有辱文人風骨」時,他回道:「如果妻子沒了,我要這文人風骨有何用?」
成年人的世界裡,多的是風浪。
年少意氣時以為,抬頭生活是勇氣,低頭度日是怯懦。
直到被生活的風雨壓彎脊樑,品味過世態炎涼,才頓悟,為了養家餬口,負重前行才是常態。
命運的巨浪襲來,不會留有空隙讓你整理衣冠。
放下面子,才能撐起里子。
《月亮與六便士》里有一句話:「多少人只是膽怯地抬頭看一眼月亮,又繼續低頭追逐賴以溫飽的六便士?」
冷峻的現實面前,容不得我們矯情。
人前的一時風光,換不來一碗粗茶淡飯;表面的光輝榮耀,遠不及手頭碎銀幾兩。
只有當你放棄無謂的包袱,才能扛起生活的擔子。
成年人最大的清醒,是從不踮起腳過日子
極度貧窮的生活整整持續了十年,瑪蒂爾德從一個容顏俏麗的少婦,被苦難摧殘成了一名粗糙衰老的平凡婦女。
她的腰身不再纖細,雙手不再柔嫩。
她變得身材粗壯、性格潑辣,頭髮梳得馬馬虎虎,裙子也不擺正,說話變得大嗓門。
有時,瑪蒂爾德坐在窗邊,也會回想起那場舞會上光彩奪目的自己。
命運無情的捉弄,顛覆了她的人生。
但歷經生活的苦楚,瑪蒂爾德也已脫胎換骨。
如今的她一身輕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幸福。
一個周日,瑪蒂爾德無意中遇見了當年那條項鍊的主人,弗雷斯蒂埃太太。
只見她仍舊青春靚麗,而瑪蒂爾德已經衰老滄桑。
但瑪蒂爾德心中沒有一絲嫉妒與羞怯,她大方地走上前打招呼,向好友講明了當年項鍊的事,以及十年來自己的艱辛。
誰知,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只見弗雷斯蒂埃太太驚愕道:「我的那條項鍊是假的啊,它頂多值五百法郎……」
故事在此戛然而止,留給讀者無限的遐想。
聽到真相的瑪蒂爾德,是憤怒、悲傷還是平靜以對?
聽到好友的悲慘經歷,弗雷斯蒂埃太太是會歸還項鍊,還是冷漠離去?
或許許多人不假思索便認定,得知真相的瑪蒂爾德必然是痛哭流涕,充滿不甘和憤恨。
但別忘了,故事到最後,她已經褪去了虛榮和傲慢,成為了自立而堅強的獨立女性。
初讀此文,只覺諷刺:一條項鍊,便主宰了瑪蒂爾德人生的全部。
可當自己也經歷過社會的風霜雨雪後才發現,馬蒂爾德前半生的不幸,皆是源於她一直踮起腳,幻想著高於現實的生活方式。
而當她終於放下腳跟,靠自己的努力撐起生活後,不僅褪去了虛榮與任性,更收穫了平凡的幸福。
莫泊桑在書中說道:「生活就是這麼古怪,這麼變幻莫測,極細小的一件事可以敗壞你,也可以成全你。」
這句話便是瑪蒂爾德一生的寫照。
莫泊桑已經故去百年,但他筆下的故事卻仍在上演。
生活中,我們也在某個時刻會變成踮起腳生活的「瑪蒂爾德」。
或是因為羨慕身邊穿著精緻的朋友,去透支消費奢侈品;
或是不願讓孩子落後於同齡人,苛刻自己也要給孩子過「富二代」生活;
或是想要裝飾自己的朋友圈,強行融入不屬於自己的交往圈層……
然而,人生幸福與否,往往在於一念之間。
踮起腳尖生活,只會讓膨脹的慾望淹沒現實的小確幸,自己陷入無窮無盡的哀怨之中。
不如從這一刻起,接受現實,躬身勞作,用自己的雙手,為自己建造一方理想天地。
願我們都能腳踏實地,擁抱近在咫尺的幸福和溫暖。
作者簡介:墨染,富書作者,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屏蔽力,富書第4本新書《屏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屏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本文: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