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絲綢之路而建海拔逾2000米 最新考古研究發現中世紀中亞「雙城記」

2024-10-2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0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考古學論文稱,一項考古新研究顯示,烏茲別克山脈內兩處海拔2000米以上的考古遺址曾是主要城市中心。

論文作者指出,這些偏遠遺址沿亞洲中世紀的絲綢之路而建,它們的發現促使人們重新思考邊緣社區在絲綢之路沿線的貿易和政治交流中的作用。

該論文介紹,城市中心很少位於海拔2000米以上,地球上只有3%的人口居住於這一高度或以上。該高度的考古遺址非常獨特,因為在這一海拔建造定居點和發展農業有很多技術制約。

Tashbulak和Tugunbulak是烏茲別克山脈內兩處相距5千米的考古遺址,分別發現於2011年和2015年。亞洲的中世紀絲綢之路在中世紀時期(6-11世紀)非常活躍。雖然兩個遺址都在絲綢之路沿線,但之前研究發現的這類高海拔大型永久社區的證據卻很少。

在本項研究中,論文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Michael D. Frachetti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分析了2022年7月在Tashbulak和Tugunbulak上方開展的22次雷射雷達(一種光檢測和測距的遙感技術)飛行的數據。他們發現,Tugunbulak占地約120公頃(1.2平方千米),並顯示有300多個獨特構造存在的證據,這些構造的大小從30到4300平方米不等。具體來說,研究團隊發現了與沿山脊線山牆相連的瞭望塔,梯田的證據,以及被石頭和泥磚砌成的牆包圍的一個中央堡壘。

此外,Tashbulak占地12-15公頃(0.12-0.15平方千米)。論文作者研究指出,即使這個更小的城市也採取了類似當時中世紀中亞城市的布局,即包括一個隆起山丘建造的中央城堡,周圍都是密集建築和築牆的防禦工事。他們認為,至少存在98個可見的居所,且與Tugunbulak的居所在形狀與大小上類似,他們假設兩座城市的建設都是為了開發周圍山嶺地區用於防禦目的,以及開採高原地區的豐富礦石和草原資源。

《自然》同期發表同行專家的「新聞與觀點」文章表示,該研究的雷射雷達飛行讓他們對這兩座古代城市有了一個更完整的觀察。同時,對Tashbulak和Tugunbulak這樣的山區城市的進一步研究,也有助於理解它們對當時的社會政治架構的影響。(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7c0dbc8ee026b282a080c8d25687e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