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上班,不敢失業,如何利用職業規劃擺脫職業困境?

2022-07-08   簡單心理

原標題:不想上班,不敢失業,如何利用職業規劃擺脫職業困境?

黑天鵝頻發的時代,加上疫情肆虐,面對職業發展,人人自危,面對心理諮詢,每個心理諮詢師幾乎必定都要處理來訪者的工作難題、職業問題。

下面是一個發生在心理諮詢室內,讓諮詢師倍感壓力的困境:

來訪者:我覺得現在的工作,全是官僚氣息,我不知道做起來到底有什麼意義。

諮詢師:你覺得做這份工作 沒有價值是嗎?

來訪者:對,可是我又不知道該做什麼工作。

諮詢師:你覺得 什麼工作能給你帶來價值呢?

來訪者:不知道,我找不到我的工作興趣,我感覺也做了好幾個工作了,一開始還挺期待,結果越來越失望。

諮詢師:聽起來你一直尋找這種 意義感,但是感覺沒有找到,所以開始質疑自己了。

來訪者:是吧,確實一直沒找到。

諮詢師:那我們一起來想一想,該 如何探索才能找到這種意義感呢?

來訪者:我也不知道,我都跟家裡人聊過了,他們也建議我探索,可我都探索過了,找不到。

諮詢師:嗯嗯,那麼這種沒有意義感的感覺,在上學期間有過嗎?

來訪者:唉,我不是上次諮詢就說了嗎?我高考就是為了工作能有樂趣,可是沒有用啊!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看到, 雖然討論的是「意義感」,但來訪者面臨的實質是職業問題。而諮詢師沒有就職業發展和來訪者進行探討,而是反覆探討「缺少意義感」這一心理問題,在最後,諮詢師試圖引導來訪者自我探索,並用追溯過去的方式,來幫來訪者找到意義感, 這使得來訪者認為諮詢師並不關心自己的職業問題,諮詢師通過分析來訪者的意義感這的確沒有錯,但這位來訪者需要解決的問題,可能不是心理層面, 而是面對殘酷的職場現實,自己何去何從。

這不僅需要諮詢師真正了解來訪者內心的需求, 更需要職業規劃的基本功。

01

生涯規劃師做什麼?

生涯規劃是對來訪者的主客觀條件進行評估、分析,為來訪者找到其最適合的事業,這個事業,囊括了職業發展全程,包括職業選擇、職場適應、職業發展、轉型、工作平衡等。【1】

開篇案例中的來訪者要在職場中尋找的意義感問題,其實就是職業選擇層面的問題,意義感源自興趣與價值觀,因此只有符合來訪者興趣與價值觀的工作,才能讓來訪者感受到這種意義感,而這方面的探索,則需要用到霍蘭德的職業興趣理論、人崗匹配理論,以及基於理論衍生的測驗——霍蘭德職業興趣測驗。

然後我們就可以為來訪者篩選出符合其興趣的、備選的 工作領域,並為來訪者確認其自身及周圍可用的 資源,認清其自身 潛在的特質與能力,最終做出選擇、開始新的嘗試。

當來訪者上路後,規劃師還可慢慢幫助來訪者找到自己的 職業錨,確定來訪者的職業定位,對自己不再迷茫,並開始穩定的職業發展征程。這一步,則需要用到 職業錨技術。

02

心理諮詢為何不能取代生涯諮詢?

心理諮詢是就來訪者的心理問題進行探討,使來訪者明白問題形成的前因後果,使來訪者達到「領悟」,然後鼓勵來訪者行動來達成「改變」,解決心理問題。但職業問題有一個不一樣的地方, 職業問題既有心理因素,比如人際適應問題、壓力耐受問題,有人格因素,如價值觀、性格,還有外部因素,比如時代特徵、職業要求、工作能力等。

因此, 生涯諮詢涉及到內在資源和外部環境的匹配,而不單單是心理困擾。

對生涯諮詢師來說,僅僅用心理諮詢的技巧,去鼓勵來訪者自我探索、立馬行動,是無濟於事的,因為職業問題不僅僅取決於主觀、還有客觀因素,那麼 這些客觀層面,諸如來訪者的人格深層特質,及其可選的職業範圍, 來訪者大多並不是真的了解、也無法靠自身去控制,所以像案例中的心理諮詢師一樣去問來訪者什麼是意義感,來訪者當然會感到無所適從、沒有抓手。

03

學生涯規劃,你能得到什麼?

01

拯救「空心病」的良藥

當前的 職場危機已經逐步滲透到各個年齡段,我們國家的企業壽命只有3-4年 【2】,老員工喪失競爭力、新人沒有歸屬感,危機感蔓延上至企業主下至員工,其造成的職業問題、工作問題亟需通過生涯諮詢來進行處理。

而良好的職業發展, 應兼顧興趣/愛好和未來的發展空間,但我們發現,大學生就業中,僅有 17.5%的人在擇業的同時考慮了這兩個因素。【3】因此,如開篇案例中來訪者的無意義感,就會滲透進大部分職場人士的內心,產生時代的 「空心病」。生涯規劃,是救這個時代病的良藥。

02

諮詢師的「第二核心能力」

根據 《2021-2022大眾心理健康洞察報告》,存在成長探索問題的來訪者比例達到了 60%,職業問題的有 35%,在前10名大眾心理困擾中,有3個都與生涯困擾直接相關,而其餘的,大多也都與工作問題脫不開干係。【4】

工作是任何一位職場人生活的重心,因此職場問題的影響不可避免地會溢出,從而影響到人的生活,因此,很多個人、人際、家庭問題,都與工作不可分割。因貪黑早起的雙職工家庭所產生的家務分配問題,因工作與生活不能平衡所帶來的夫妻感情問題、孩子教育問題,這些問題,最終導向焦慮抑鬱、喝酒吸煙成癮等等。

那麼,能掌握生涯規劃技術,自然就會懂得如何幫助來訪者 雙管齊下,向內可解決心理問題、進行自我探索,向外可完成生涯探索、職業開拓。從而解決2/3的來訪者都在面臨的問題。因此生涯規劃能力當之無愧為 諮詢的「第二核心能力」。

04

為什麼要學這門課?

01

侯志瑾教授領銜親授

侯志瑾教授是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教授、博導國際應用心理學會諮詢分會候任主席,並曾任 美國心理學會諮詢心理學分會國際部主席,專注於生涯諮詢、督導24年,是我國生涯規劃領域的領軍人物,是國內TOP1心理學學府的教授與博導,跟頂尖名師學最正統的規劃技術、最權威的實戰經驗,方能最大化受益,並在應用時不走偏路、不走彎路。

02

將獲得簡單心理×生涯探照燈聯手認證證書

該證書由國際生涯發展學會權威認證,參加本項目的學員即可獲得 1對1認證輔導,獲得 國家生涯學會生涯發展師NCDA CDP認證。

理論+技術+案例分析

專為0基礎學員量身打造

國際認證+7大模塊+ 6 位業內大咖導師

易上手,夠實用、重案例

《NCDA職業生涯規劃師認證課程》

超低優惠,不容錯過

參考內容:

1】生涯諮詢與心理諮詢究竟有哪些不同 -簡書

【2】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中國公司平均壽命是多少)

【3】調查報告: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分析(一)

【4】《2021-2022大眾心理健康洞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