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荒野怪樓引發爭論,1999年專家進駐調查,終於揭開樓中隱秘

2023-01-09     一耿歷史

原標題:張家口荒野怪樓引發爭論,1999年專家進駐調查,終於揭開樓中隱秘

張家口荒野怪樓

神秘怪樓矗立在張家口荒野之上,身邊毫無其他建築相伴,里外透著古怪。

傳說,怪樓的主人就是史書中神乎其神的蕭太后,樓內雖然空無一物,樓下卻隱藏著暗道,藏著當年成吉思汗掠奪來的稀世珍寶,幾百年來引人浮想聯翩。

考古專家被傳言吸引而來,竟然真的在小樓下發現了幾百年前的驚世隱秘,在國內外考古界掀起了軒然大波。

那麼,這座古怪的荒野小樓真的屬於蕭太后嗎?

小樓下又是否真的藏著成吉思汗的稀世珍寶呢?

蕭太后還是成吉思汗?

在張家口沽源縣郊外的茫茫草原上,矗立著一座奇怪的古樓,從這附近路過的遊客總是忍不住過去看兩眼。古樓遠遠看去如同一個高大的蒙古包,可是走近了再看,它又像是歐洲中世紀的小城堡。

這樣同時具備了中西風格的古樓,被稱作「梳妝樓」,據說已經在這裡靜靜矗立了幾百年的時間,關於古樓的來歷,自古以來一直存在著爭議。

當地百姓始終堅信,古樓的主人就是史書記載中,幾乎神乎其神的遼代蕭太后。

這位蕭太后可不僅僅是《楊門女將》中的最大敵人,更是古代能與武則天相提並論的傑出女政治家,就連她與遼景宗的合葬墓都敢與武則天的乾陵重名。

除了臨朝攝政,蕭太后還曾親上戰場,數敗宋軍,相傳這座梳妝樓就是蕭太后出行時,為了能有個休憩沐浴和梳妝打扮的地方,她才讓人在沽源這裡修建的。

只不過,雖然當地百姓對這一說法堅信不疑,考古和歷史領域的專家學者們卻始終抱著一種懷疑的態度。相比之下,他們對另外一個關於古樓的民間傳說更感興趣。

另一個民間傳說認為,沽源的這座荒野古樓是元代皇室建造的,在古樓地下暗藏密道,足有5公里那麼長,能夠直接達到元世祖忽必烈建造於5公里外的察罕腦兒行宮。

大家可能會奇怪,一條密道而已,為什麼能讓專家們這麼感興趣?

事實上,真正吸引專家們的,並不只是密道,而是傳說擺放在密道里的,成吉思汗征服亞歐大陸時,從諸國掠奪回來的稀世珍寶。

乍一看,這個傳說真實性很低,還不如前一個蕭太后梳妝樓更可信。然而凡是走進過古樓的人,都會情不自禁地認同第二個說法。原因很簡單。

那座古樓不光是外面孤零零的,裡面也早就空空如也,只剩下光禿禿的四壁。古樓坐北朝南,高約15米,整體是用青磚堆砌起來的,在古樓的四面牆壁上還有一些孔洞,所以也曾有人懷疑這是古代的碉堡。

古樓的地面也是用青磚鋪就的,面積大約有100個平方,人走在上面,稍稍使勁跺腳,就能聽到從地下傳來「咚咚咚」的聲響,讓人懷疑地下還藏著什麼。

正是這樣的原因,不少專家學者才會選擇相信第二種說法,認為古樓之下藏有密道,而密道里又藏著成吉思汗留下的寶藏。

為了找尋真正的答案,1999年在河北文物研究所的組織下,一支考古小隊來到了沽源,正式開始對這座梳妝樓展開調查。

真相究竟會是哪一個呢?

難道是成吉思汗陵?

在張家口沽源人眼中,郊外荒野上的古樓始終孤零零地矗立在那兒,不知過去了幾百年。然而,考古小隊剛開始進行勘查,就發現這座古樓原本並不孤獨。

在這座梳妝樓的西面,考古專家們發現了一處建築遺址。

跟梳妝樓一樣,都是用整齊的青磚堆砌的,只不過地面上的部分已經全部毀壞,專家們足足挖了半米深,才看到了遺址建築留下的青磚地面,以及一段殘存的牆體。

這不禁讓專家們懷疑,古樓最初建成時,這裡其實是一片建築群,梳妝樓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果然如專家們所預料的那樣,經過接下來半個月的仔細發掘,考古隊在梳妝樓周圍,又陸續發現了3座與梳妝樓極為相似的建築遺址。

難道說,這裡原本存在著一座古老的城池嗎?懷著這個猜測,考古隊又進一步擴大了發掘範圍。

只是這一次,他們期待的場面並沒有出現。考古隊員們幾乎用探鏟挖遍了周圍的每一寸土地,卻始終沒能再找到新的建築物遺址。這也就意味著,這裡最初並不是一座小城,只不過有幾座小樓而已。

但這樣的結果並沒有解開專家們的疑惑,反而讓他們更加困擾了——既然不是城池,那古人為什麼要將幾座小樓偏遠地修建在荒野草原之上呢?

難道是要守衛什麼東西嗎?

專家們情不自禁將目光重新放到了最初那座梳妝樓上。看來揭開一切謎團的關鍵,還是要從這座古樓開始找起。於是,考古隊重新回到梳妝樓中,準備仔細研究一下青磚下面都藏著什麼。

雖然最有效的辦法是直接將地面青磚挖開,只是考慮到這座梳妝樓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本身就是一件難得的文物,專家們不捨得將它毀壞,所以最後只是有選擇地找了幾塊青磚掀開,用探鏟取地下土質進行研究。

取出來的地下泥土中帶著一些破碎的磚塊,而且土質與當地土質略有不同,似乎是後來填埋下去的熟土。這個發現讓專家們吃了一驚。

這樣的土質他們曾經見過無數次,不過地點比較特殊,都是古墓之中。他們原本只是覺得梳妝樓地下可能存在密道,或者是什麼藏寶洞一類的建築構造,沒想到竟然挖出了疑似古墓的土質。

專家們又換了地點繼續用探鏟取土,這一次他們更是直接從地下挖出了棺材釘,看來梳妝樓下的確存在一座古墓!

考慮到這一點,專家們突然想起了在外面的另外3座梳妝樓,將這些發現結合在一起來看的話,一切頓時就說得通了——地面上的幾座古樓不是城池的一部分,也不是碉堡,而是一座陵墓的地面享堂!

能夠在荒野草原間建起4座地面享堂,用的還都是整齊精緻的青磚,看來地下那座陵墓的主人身份非常不一般,起碼得是王侯級別的大墓。

再結合之前的民間傳說,考古專家們腦海中頓時出現了一個大膽的猜想:這座王侯大墓會不會就是神秘的成吉思汗陵呢?

驚世的樹棺葬

孤零零矗立在張家口沽源荒野上的神秘古樓,原來是一座王侯大墓的地面享堂,再聯想一下古樓密道藏有成吉思汗秘寶的民間傳說,專家們懷疑這裡就是成吉思汗的陵墓。

他們會這樣想並不奇怪。

成吉思汗陵算得上是我國最神秘莫測的帝王陵墓了,可以說全世界的考古專家都想找到這座陵墓,也為之付出了不少的心血,但是卻始終沒有頭緒。

不管是誰找到成吉思汗陵,都將在考古學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考慮到這種可能性,考古隊中的每一個成員都顯得很是興奮。他們迫不及待地在不破壞梳妝樓的情況下,展開了考古發掘。

他們從梳妝樓廳堂的地面往下挖了足足3米深,這才終於看到了墓室。這原本應該是一件非常值得高興的事,但是參與發掘的考古專家卻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如果真的是成吉思汗陵,這座古墓絕對不可能這麼好挖。這一次專家們的判斷再次應驗了。

考古隊在挖開墓室時,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是三具棺材,以及已經被盜墓賊盜空了的墓室。

盜洞的年代也十分久遠了,估計是古代的盜墓賊乾的。考古專家們很是失望,卻也有了意外之喜。

他們發現中間的那具棺木非常特別,猛地一看像是半截松木橫臥其中,但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它是將一截松木三分之一處挖開做成的。

這在考古界也有個專有名詞,叫做「樹棺」,是古代蒙古貴族們才能享受的墓葬形式,相傳成吉思汗用的也是樹棺葬。

只不過,在過去考古專家們只在史書上見過樹棺葬的相關描述,如今還是頭一次親眼看到真的樹棺葬。可以說,這座古墓雖然已經被盜空了,卻依然給考古界帶來了一個巨大的驚喜。

樹棺的主人是一位30歲左右的男性,經過清理,專家們在他的棺材中發現了二龍戲珠的鎏金帶扣,那具樹棺底部還有北斗七星的圖案,顯然這還是一具「七星棺」,墓主人的身份很不一般。

旁邊的兩具棺材裡都是女性,東邊棺中的女性去世時大約20歲,西邊棺中的女性則有60多歲了。專家們判斷,這兩位女性可能都是墓主人的妻子,但為何他們彼此間的年齡差距會這麼大?墓主人又是誰呢?

隨著一些帶字碑文的出土,這些疑問都得到了解答。

原來,墓主人名叫闊里吉思,在歷史上赫赫有名,既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外孫,也是汪古部族長,曾被元成宗封為高唐王,他的兩位妻子都是元朝的公主。

他先是娶了忽必烈太子真金的女兒,也就是他的表妹忽答迭迷失公主,但這位公主早早去世,闊里吉思便又娶了元成宗的女兒,也就是他的侄女愛牙失里公主。

在闊里吉思30歲的時候,西北出現叛亂,他帶兵前去平亂,結果中了埋伏。他堅決不肯向敵人投降,死後遺骸被朝廷討還,可能就與第一位妻子一起合葬在了張家口沽源城外的梳妝樓下。

他的第二位妻子愛牙失里公主則為他守寡,直到60歲時身亡,這才與他合葬。

雖然梳妝樓下的隱秘揭開了,專家們心中的疑雲卻沒有減少。

古代的蒙古貴族講究的是「密葬」,會採用很多種方法,甚至不惜將護送棺材的人全部殺死,來保證墓址所在不為人知。這也是為什麼至今找不到成吉思汗陵的重要原因。

既然如此,為何闊里吉思的陵墓會有梳妝樓這樣醒目的地上享堂呢?這不是與蒙古貴族的傳統相違背嗎?可惜,這些問題只能等待日後的考古發現來解答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6b1d15e97e513fe5043c503e41ef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