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肝硬化導致大嘔血,醫生內鏡下一「套」一「扎」快速止血

2024-01-20     湖南醫聊

原標題:老人肝硬化導致大嘔血,醫生內鏡下一「套」一「扎」快速止血

回想起20多天前父親大口大口吐血的樣子,小李現在都心有餘悸。

69歲的李爺爺,去年8月-12月因肝硬化引起食管、胃部靜脈曲張致血管破裂出血,期間多次入院治療。

12月25日,剛出院一周的李爺爺晚飯後又腹脹腹痛,伴隨嘔吐,嘔吐物為食物及咖啡色血性液體,有血凝塊,同時臉色蒼白,頭暈乏力,意識逐漸模糊,出現休克症狀,家屬緊急送其入岳陽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治療。

檢查後發現,李爺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失血性重度貧血,還伴有肝硬化、萎縮性胃炎伴糜爛、低蛋白血症等疾病。病情危重,立即予以止血、輸血、護胃、補液等支持性治療。經過緊急治療,李爺爺的危急症狀雖然得到緩解,但破裂的血管如不進行處理,患者仍然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前期患者多次出血,因症狀較輕可保守治療,但此次出血量大、起勢急,很兇險,經多學科會診,評估患者病情後,決定為患者實施「內鏡下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

手術在內鏡引導下,用彈性膠圈結紮曲張的靜脈根部,使其缺血、壞死,達到止血和預防出血的目的,是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十分有效的微創手術。

2024年1月7日,消化內科醫護團隊為李爺爺在內鏡下行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內鏡下發現:距門齒30-40cm見數條蛇形曲縱行隆起,食管下段可見多處紅色點(出血)。內鏡從胃底小彎側螺旋向上,找到多處靜脈隆起出血點,共套扎7環,觀察無活動性出血後退鏡,手術順利,術中及術後患者無不適。

看到父親平安推出胃鏡室,1天後即可在病房自行下床活動,小李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了。從去年8月到現在,提心弔膽了近半年,今天終於可以舒口氣了!

經一周的術後恢復治療,李爺爺貧血症狀得到糾正,臉色也慢慢紅潤起來。1月14日,李爺爺在家人的陪伴下,神清氣爽的走出消化內科,出院回家休養了。

消化內科黃科春主任介紹:食管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是肝硬化致門脈高壓最常見、最兇險的併發症,也是肝硬化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內鏡下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是一種安全性高、創傷小、恢復快的止血和預防出血的治療方法,一般套扎環會在7-14天自動脫落排出體外。該手術在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已開展多年,技術成熟,效果好。同時,近年科室還開展了多例內鏡下胃底靜脈曲張組織膠栓塞止血術,均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黃科春主任提醒,食管胃靜脈曲張患者如出現以下症狀,必須緊急就醫,不可拖延

食道靜脈曲張套扎術及胃底靜脈曲張組織膠栓塞技術日趨成熟,進一步提升了醫院在內鏡微創治療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水平,縣域消化道出血患者不出縣即可得到優質高效、優惠便捷的醫療服務。

來源:岳陽縣人民醫院 消化內科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H)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6b0babcadeac1f64bb9127a22d9ae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