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法醫,他卻能讓死者「說話」

2019-10-16     遵義網

陳廳廳

陳廳廳工作照

本報記者 王秦龍

警察這個職業,分多個警種,交警、刑警、巡警……他屬於刑警中的一員,但他的工作卻很特殊,常常需要和法醫一樣面對冰冷的屍體和血腥的現場,幹著令一般人敬而遠之的「髒活」「累活」。 在別人毫無察覺的蛛絲馬跡中捕捉疑點,從大量枯燥甚至毫無頭緒的線索中抽絲剝繭鎖定元兇。

9月20日,遵義市第四屆道德模範評選活動揭曉隆重舉行頒獎儀式。來自全市各行各業的72名代表榮獲第四屆遵義市道德模範榮譽稱號,其中,新蒲新區公安分局民警陳廳廳獲敬業奉獻模範榮譽稱號,成為全市公安系統唯一一位當選的人民警察。

陳廳廳,男,現年30歲,畢業於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刑事科學技術系,2013年參加公安工作,一直在刑偵大隊技術室負責刑事案件現場勘查、痕跡檢驗等工作。從警6年,曾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受到個人嘉獎1次,2017年6月被公安部評為全國優秀現場勘查人員,2017年7月當選遵義市公安機關「十佳公安衛士」,2017年12月當選新蒲新區「新蒲十佳建設者」,2018年1月被公安部評為全國優秀現場勘查人員,2019年9月,當選遵義市第四屆敬業奉獻道德模範。

1 基層刑事技術戰線上的新兵

也許是受警匪片的影響,陳廳廳從小就夢想成為一名人民警察,為實現這一人生夢想,他高中期間刻苦學習,成績優異,如願考上了被譽為「警中清華」的中國刑警學院。2013年畢業後,被分配到新蒲新區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工作。

當時,新蒲新區正處於開發建設初期,百廢待興,到處是一片荒涼。對於剛剛大學畢業的陳廳廳來說,現實與夢想的憧憬相去甚遠。一度他想放棄,但由於對公安事業的熱愛,最終還是留了下來,成為新蒲公安系統中的一員。

初來乍到,因為所學專業是痕跡檢驗,專業性強,對其他公安工作知之甚少,特別是面對群眾的報警求助等基層公安工作經驗欠缺。到刑偵大隊後,他通過師傅帶,主動學,邊學邊干,邊干邊學,遇到問題主動請教,不到半年就全面掌握了公安業務技能,得到了領導、同事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2 初戰告捷,新警蛻變成「多面手」

2013年至2014年年初,新蒲轄區新修城市道路「三號路」、「五號路」、「七號路」等多處道路路燈電纜線被盜,新區領導要求分局限期破案。

分局黨委立馬召開會議,決定由分管局長牽頭,成立「1.09」專案組,陳廳廳被抽調至專案組。在專案組工作期間,陳廳廳作為新區第一位「痕跡人員」和剛參加工作的新警,他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面對各方壓力,他心裡默默地告訴自己一定要把現場做細做好。

隨後,陳廳廳親自帶領兩名輔警趕往現場開展勘驗檢查工作,憑藉著大學四年學習的紮實基本理論和全國各地刑偵專家傳授的臨場勘驗檢查方法及技巧,對現場進行認真仔細勘查,不留任何死角,努力發現犯罪嫌疑人在現場留下的蛛絲馬跡。通過對犯罪現場相關痕跡物證的提取、檢驗,對作案車輛輪胎花紋的分析,結合轄區交通道路卡口數據進行研判。

經過反覆觀看,反覆處理分析海量的圖片和視頻,陳廳廳最終在街頭一處極不起眼的紅綠燈視頻中鎖定嫌疑車輛,案件至此取得重大突破,為專案組打掉長期盤踞在遵義地區的一個盜割電纜線的犯罪團伙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梅花香自苦寒來」,經過多年刻苦學習,不斷實踐,如今的陳廳廳不但成為一名稱職的痕跡技術人員,還成了一個「多面手」,掌握了一定的法醫知識,已能單獨出勘現場。不管是命案,還是其它疑難案件,他在現場工作起來總是得心應手。

3 捍衛法律尊嚴是他的信念

刑事技術工作,是常人難以體味的一項艱辛工作。作為一名長期堅持在最基層、最前沿的技術民警,無論酷暑嚴寒,還是山高路遠,只要有案情,陳廳廳一定會聞警而動,哪裡有案件現場,哪裡就有他的身影。

近年來,隨著新蒲新區開發建設速度日益加快,新區面貌日新月異,各種突發案件也逐漸增多。面對各種複雜的環境,他用聰明才智、獨特眼光、純熟技能、辛勞汗水,為新蒲百姓主持正義、打擊邪惡;保護弱勢群體;為公安機關偵破案件、法院判罪量刑,提供了準確的依據。

2014年10月底,新蒲新區新舟鎮境內一處密林天坑內發現一具無名屍體。他與刑偵大隊的民警們步行約兩個小時的山路趕赴現場。由於山勢險峻,現場人員無法下到谷底接近屍體,陳廳廳當即建言獻策,提出遊繩下去的辦法,並主動請纓,先下去了解屍體基本情況。

由於死者死亡時間與報案時間相隔30餘天,表皮已經發綠,伸手接觸屍體,腐肉就似爛泥一樣垮了下來,惡臭令人作嘔,儘管幾次差點兒窒息,但他仍然堅持完成屍檢和現場勘查。檢驗結束後,他身上的腐屍惡臭久久難以散去,而他對此卻毫不介意。

「刑事案件每一個現場都至關重要,任何一個微小的細節都有可能是偵破案件的關鍵所在。」對於陳廳廳來說,在現場忘我投入,已經成了他的職業習慣。

4 奮發圖強 工作中表現突出

2016年,公安部開展了打擊「盜搶騙」案件專項行動,新蒲新區公安分局由於專業技術人員嚴重缺乏、現場勘驗裝備欠缺,在2016年4月的全省現勘質量通報中,排名全省倒數第四。這對專門負責此項工作,而且自我要求極高的陳廳廳來說,感覺就像被人當眾抽了一記響亮的耳光。

從此,他認真學習、研究現場勘查規則,分析吃透現勘質量審核標準,深入到轄區各所調查了解現場勘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形成專題報告,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方案,得到分局批准實行。在日後的工作中,他克服困難,任勞任怨承擔著全局大小刑事案件的現場勘查工作和盜搶騙案件現場質量審核工作。

一方面,他以大隊為家,堅守崗位,嚴格按照「有警必接、接警必勘、勘驗必細」的要求對待每一個刑事案件現場,哪裡有現場,哪裡就有他的身影。與遠在偏遠山村學校工作的妻子聚少離多,在妻子長達九個月的孕期也很少陪伴;另一方面,他嚴格按照現場勘驗質量考評要求,認真謹慎地對每一起案件進行審核並一一整改,定時到轄區各個派出所對兼職技術員存在的問題進行耐心指導解答。

憑著他這種不甘落後的精神和忘我付出的工作態度,新蒲新區公安分局在全省「盜搶騙」案件現場勘查質量考評工作中取得連續排名全省前十名的成績,同時在2017、2018年全市刑事技術目標考核工作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優異成績。

每日奔波於案發第一現場,陳廳廳坦言,這份工作雖然辛苦、枯燥,但是每當案件偵破後,都特別有成就感。「對於我們技術民警來說,可以說是細節決定成敗,所以任何一個細節都不能放過。」

從事現場勘查工作6年來,陳廳廳從不肯放過案發現場的任何蛛絲馬跡,在多起刑事案件的偵破過程中提取到了有力的物證,幫助案件得以偵破。「將嫌疑人繩之以法,給受害群眾和家屬一個交待,這是我們工作的初衷,也是最終目標。」因在工作中表現突出,此次獲得遵義市第四屆道德模範稱號,對於他來說,是實至名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5eg0m0BMH2_cNUg2-T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