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打勝仗回來,全城百姓出來迎接,他卻揮著手對隨從說:屠城

2022-02-24     軍武四分三十三

原標題:將軍打勝仗回來,全城百姓出來迎接,他卻揮著手對隨從說:屠城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常年征戰在外的將軍能夠在戰後活著回來非常不容易,戰場上刀槍無眼,拼的都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無數次的出生入死得來的凱旋,自然也擔得起皇帝給予的一身榮耀,同時還有百姓的崇拜、讚譽之情,只是有的將軍得勝歸來卻不受人待見。

秦國名將白起是個驍勇善戰的人物,使用兵法也是一把好手,紙上談兵的趙括成為了他的手下敗將,趙括戰敗身死,和他一起死的還有45萬士兵,這些人全部被活埋,白起不顧降軍不殺的規定,只留下二百多個兵蛋子生還,手段之殘忍而被人稱為「百萬人屠」。無獨有偶,還有一位將軍堪比白起,他打勝仗歸來,全城百姓出來迎接,他揮著手笑著對隨從說:屠城!

人人都知道朱元璋是個草根皇帝,也是乞丐皇帝,最落魄的時候靠乞討為生,他的一眾兄弟大多都是貧苦出身,而有一個兄弟卻是例外,是個盜匪出身,別看他有「前科」,但他可是第一位被封為國公之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明朝開國名將常玉春。

常玉春早先也是個苦娃子,後來不甘心當貧民,練就了一身武藝,尤其精通騎射。元朝末年社會動盪,常玉春忍受不了挨餓就加入了盜匪之中,靠打家劫舍為生。當他吃穿不愁的時候就開始懷疑起了人生,認為自己的一生就靠打砸搶度日嗎?他自認為自己不是那樣的人。

後來各地義軍四起,常玉春偶然間遇到了朱元璋,他認為朱元璋平易近人應該是個不錯的人選,於是他另擇名主就投奔了朱元璋。起初朱元璋並不看好他這個盜匪,生怕他會有異心,但常玉春是一個敢於大膽表白之人,明確自己忠心效力的意願,朱元璋這才把25歲的常玉春收入軍中。

事實證明朱元璋沒有看錯人,常玉春在後來的作戰之中表現出了勇猛的膽識,深得朱元璋喜愛,便逐漸委以重任。常玉春的成長速度也很快,最初只是憑勇猛取勝,後來朱元璋提醒他:「克敵在勇,全勝在謀。昔,關羽號萬人敵,為呂蒙所破者,為無謀也。爾宜深戒之。」

從那之後常玉春打仗就帶上了腦子,不只靠一身的膽識作戰,還學會用了計謀,最初常玉春只是擔任最吃苦也最危險的先鋒一職,後來打仗戰無不勝,被朱元璋提拔為元帥,對他信任的同時,也是對常玉春軍事能力的肯定。

有了朱元璋的鼓勵,常玉春猶如戰神一般所向披靡,就連陳友諒這塊難啃的骨頭都在常玉春的手裡成為了敗將,當年周瑜曾火燒赤壁,後來在常玉春這裡再次得到發揮,火燒陳友諒是常玉春諸多戰功中的亮點,當常玉春擊敗朱元璋最後一個對手張士誠時,朱元璋直接封他為鄂國公,常玉春36歲率先封公,成為僅次於徐達的一位開國名將。

長年的戰場廝殺,看著對手一個個死在自己的刀下,讓常玉春變得殺人嗜血,就連做夢都是在打打殺殺。有一次常玉春在帳中休息,做了一個惡夢,夢到自己被人欺負,以他的嗜血天性成功被激起了「鬥志」,還以為自己在戰場中廝殺,他在夢中大喊「殺!」

在外面站崗的小兵不知道什麼情況,急忙進入帳中問常玉春想要下什麼指令,結果聽常玉春回答:「殺!往西殺!見人就殺!」小兵看他說得有鼻子有眼的,而且滿口的怒氣,哪裡會想到常玉春在說夢話,於是趕緊傳令下去,讓眾兵一路向西進軍。

當隊伍遇到一個村子時,接到命令的士兵進行了血腥的屠殺,可以說是雞犬不留,無辜的百姓成為了常玉春睡夢中的冤魂,而常玉春對此還一無所知。當常玉春醒來時,發現大部隊的人馬不見了,急忙問原因,當他聽到眾人都聽他的命令去屠村時想後悔也來不及了,而他也留下了殘暴將軍的形象。

常玉春是個出色的將軍,他曾誇下海口,說要是給他十萬兵馬,他能夠橫行天下,因此他常被人稱作「常十萬」,只是這個常十萬殺起人來也是不眨眼,在他手裡死的百姓也不下十萬,甚至開城歡迎他得勝的百姓都沒放過。

1367年,朱元璋統一天下已經進入了收尾工作,絕大部分勢力都已被平定,只剩下了元朝殘餘勢力在苦苦掙扎。朱元璋派徐達和常玉春去收拾殘局,常玉春打了一個漂亮的「塔兒灣大捷」,使朱元璋攻打元大都只剩下一步之遙。

常玉春帶著將士進城,百姓夾道歡迎,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手裡還拿著歡迎標題,慶祝將軍凱旋歸來。按理說這樣的歡迎儀式讓人高興還來不及,可常玉春卻揮手笑著對隨從說:「屠城!」於是城裡的百姓無一倖免慘遭屠殺,應了那句常玉春所過之處十室九空的慘景。那麼常玉春為何要屠殺歡迎他進城的百姓呢?

原來常玉春在歡迎標語上看到了「歡迎元軍勝利」的用語,這對常玉春來說是一個極大的侮辱,他對這群好壞不分的百姓就下了屠城的殘忍命令。而實際上這些百姓是做好了兩手準備,標語一面寫著歡迎元軍勝利的詞語,另一面則是歡迎明軍勝利的詞語,百姓不管誰勝利都是好的,只要表現出熱情,得勝的將軍就會善待他們。

百姓想的是能夠平安度日,可常玉春卻認為他們是一群不夠忠心的刁民,因此下了屠城的命令,這群百姓本是奔著「投機取巧」的心理,結果取了自己的性命。

常玉春一生戰功無數也殺人無數,骨子裡已經有了嗜血的天性,屠城對他來說已經感到麻木,為此朱元璋還批評過他幾次,常玉春這才有所收斂,但他打下的屠城底子已經根深蒂固,也可能是他濫殺無辜太多,常玉春40歲的時候突然暴斃,很多人都說他遭到了報應。

自古不降者,否則被視為不吉利,常玉春連無辜的百姓都不放過,他的暴斃也在民間流傳出多個版本的死因。不管是何原因英年早逝,但殺人如麻的案底是無法更改了,與案底一起留下的還有他的戰功,以及被封為開平王、諡號忠武、配享太廟的殊榮。

參考資料:《明實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5b8c4427f3afd4a2660a00b530834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