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蘇聯解體的原因,現在說法很多,但大都認為戈巴契夫是直接責任者。其實早在赫魯雪夫執政時,蘇聯就已經埋下崩潰「地雷」,戈巴契夫只是起到了「引爆地雷」的作用。
研究蘇聯歷史的同仁會發現,戈巴契夫之所以把蘇聯帶到解體,因為他早就對蘇聯體制產生懷疑,而這種懷疑早在1953年時就產生了。由此可見,戈巴契夫是一個典型的「兩面人」,他把對國家的不滿埋在心裡,卻不斷在仕途上升遷,最終到達最高位置。當他掌握了最高權力,才有能力搞垮蘇聯。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戈巴契夫是被西方培植起來的代理人,早就被西方資助和培養,然後將其扶持符合西方要求,聽命於西方的人,如果真有此事,西方對蘇聯的滲透很恐怖。
一
關於戈巴契夫被西方培養一事,說起來有點籠統,應該不是西方培養戈巴契夫,而是西方盯上了戈巴契夫,並對其滲透。
這件事還是柴契爾夫人對外透露的,戈巴契夫曾訪問過英國,與柴契爾夫有過深度交流,後來柴契爾夫對外界說:「我們認為戈巴契夫是一個可以值得交往的人」。正是這句話被後來認為是西方與戈巴契夫有聯繫。其實這只是猜測而已,只是西方看到戈巴契夫是蘇聯一顆冉冉升起政壇新星,所以盯上了戈巴契夫。
美西方盯緊的不僅是戈巴契夫,還有很多蘇聯中高層幹部被西方盯上。而且西方對他們進行全面的分析整理,並從中找到可以利用的對象。
不得不承認美西方情報分析能力很強大,自從赫魯雪夫以後,他們認為蘇聯必然發生重大變化,也通過情報搜集看到蘇聯逐步成長起來的「蘇聯三十年代人」,這一代人的價值觀發生了重大變化。所以美西方一直盯緊這代人的成長軌跡。
戈巴契夫並不是最初在基層任職就被美西方盯上,直到他成為邊疆大吏後,西方才認識到這位年輕的省部級幹部,並對他進行了系統的調查分析。
此後戈巴契夫又進入莫斯科,成為最年輕的中委,西方認為戈巴契夫具有穩健步伐,還有朝氣蓬勃的面孔,將來必將成為蘇聯核心領導層成員。
直到戈巴契夫訪問英國後,西方從他的談吐、身份、喜好等諸多方面進行深入研究,認為戈巴契夫將來要接班。所以加大了對戈巴契夫的分析研究,發現了很多戈巴契夫不為人知的一些細節。比如戈巴契夫對西方事物感興趣,他的祖父被勞教過,他對史達林不滿,而且戈巴契夫的虛榮心很強,等等。通過這一系列數據分析後,西方認為戈巴契夫是一個可以被利用的人。
二
西方研究戈巴契夫時,其實也對其同時代的一些官員進行了大量研究分析,認為蘇聯變化將在這一代人手中實現。
西方還著重研究了葉爾欽、謝瓦爾德納澤等戈巴契夫身邊的官員,這些官員恰恰就是蘇聯解體的主力。特別是葉爾欽,西方沒少下功夫,但對葉爾欽的分析上,西方也下了不少功夫,但由於葉爾欽過於激進,所以被西方作為後備人選備用。
實踐證明,蘇聯解體中,葉爾欽的破壞作用極大。最後蘇聯在是否解體公投上,70%的蘇聯人不同意解體,但葉爾欽卻依然強行推動。
這一切都表明,西方在對蘇聯領導人的運用很精準。戈巴契夫愛虛榮,而且做事瞻前顧後,於是就給戈巴契夫安插了一個美國間諜,此人就是雅科夫列夫。戈巴契夫到加拿大訪問時,他與雅科夫列夫建立良好的關係。至於兩人如何建立的?現在資料很少見,但能讓戈巴契夫在短時間內信任雅科夫列夫列夫,必然用了一定手腕。
有雅科夫列夫的推動,戈巴契夫搞亂蘇聯的步驟就開始了。如果沒有雅科夫列夫,戈巴契夫面對多數的人的反對,還不一定成功。
戈巴契夫愛虛榮,嚮往西方制度,這些都被西方所利用了。蘇聯解體前,戈巴契夫並不想解體,他想建立一個新聯盟。由此可見,戈巴契夫並不想解體,但最後蘇聯G的執政地位都搞沒了,大廈沒了地基,不可能長久。而成立一個新聯盟也不可能了。
此時西方讓葉爾欽登場了,葉爾欽拋開戈巴契夫,與烏克蘭領導人、白俄羅斯領導人,私自簽了蘇聯解體的宣言,實際上戈巴契夫沒有參與其中。但蘇聯解體不可挽回了,戈巴契夫軟弱,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蘇聯解體。
其實此時的戈巴契夫還有軍權,他完全可以動用武力阻止,但戈巴契夫太軟弱,根本不可能這樣做。西方也不會允許他這樣做。
蘇聯對「戈巴契夫們」的分析很全面,很細緻,從他們的性格、愛好、履歷,以及他們言行中分析判斷他們每個人能否在仕途中走遠。對他們每個細節都不放過,真正做到無微不至。西方還根據分析的數據,「對症下藥」,採取不同方式拉攏收買。戈巴契夫愛好虛榮,就不斷把一些國際大獎授給他,1990年,戈巴契夫還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他高興壞了,跑到瑞典去領獎,還把獎金據為己有,這樣低能的領導人,蘇聯解體也不冤枉。
三
蘇聯「戈巴契夫們」是受到赫魯雪夫影響的一代人,他們是在痛恨史達林的環境中成長起來,價值觀已經偏離,立志改變蘇聯。但這代人又享受了蘇聯體制紅利,成為蘇聯接班人。
從蘇聯「戈巴契夫們」可以看到,蘇聯考察幹部太隨意,這對我們是一個警醒。蘇聯考察幹部,還沒有美國考察「戈巴契夫們」細緻。把能說會道,而且會忽悠的,有一定關係的人提拔上來,這是很危險的。
戈巴契夫能被提拔任用,除了他的老領導庫納耶夫提拔任用,再一個就是安德羅波夫。而安總經常到戈巴契夫主政的城市療養,被戈巴契夫誇誇其談所迷惑,認為是一個好苗子,於是加以培養。
但安德羅波夫卻沒有深入考察戈巴契夫過去以及他的性格特點,對其考察也是浮於表面。當然戈巴契夫很多言行,其實細緻地加以了解就能找到其不足。但蘇聯當時沒人這樣考察,這是蘇聯考察幹部的失誤之處。
我們吸取蘇聯考察幹部的同時,也要看清「兩面人」危害性。「兩面人」不難被發現,只是不善於下苦功夫去發現。
同時,我們通過西方對「戈巴契夫們」的全方位情報分析值得警惕。如今美西方必然對我們也進行全方位分析,不排除盯上我們一些領導幹部,這是我們必須高度警惕的事,也是意識形態戰場的鬥爭。
有人說西方盯上我們怎麼辦?
還得我們自己加強官員的考察,注重細節,不合格要堅決淘汰,防止帶病提拔。如果我們考察不細,「兩面人」被用起來,將危及國家的安全。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