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筆記:產品經理概述、職責、前景、入門

2023-12-08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原標題:產品筆記:產品經理概述、職責、前景、入門

當前的大環境職業行情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作為一名畢業生,應該選擇一份怎麼樣的職業呢?下面這篇文章筆者以自身的經歷,給我們分享了產品經理這個職業的概述、職責、前景、入門內容,大家一起往下看了解更多吧!

當前的大環境職業行情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作為一名畢業生,應該選擇一份怎麼樣的職業呢?下面這篇文章筆者以自身的經歷,給我們分享了產品經理這個職業的概述、職責、前景、入門內容,大家一起往下看了解更多吧!

對於應屆生來說,除了程式設計師之外,產品經理大概是工資最高、發展最快,職業天花板最高的職位了吧!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產品經理這個崗位。

一、行業概述

產品經理是當今網際網路行業中的熱門職位之一,產品經理是負責產品開發、策劃、推廣和運營的全面負責人,負責從市場調研、產品規劃、設計、開發到上市後的優化和疊代,涵蓋了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簡單來說就是,解決用戶需求,輸出產品方案,移交技術人員開發,對全過程進行跟進保證產品上線。

二、產品經理的職責

產品經理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隨著網際網路行業的不斷發展和創新,產品經理的職責範圍也將不斷擴大,需要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同時,隨著產品經理的經驗和能力的提高,其薪資待遇也會相應提高。

應屆畢業生產品經理崗位的薪資情況因地區、公司規模、個人能力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等)的薪資普遍較高,平均起薪在10k-15k之間,個別優秀者甚至可以達到20k以上。二線城市的薪資水平則相對較低,平均起薪在6k-10k之間。

但值得注意的是,「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越來越多的人湧進這個行業,行業競爭越來越大,內卷現象嚴重,再加上這幾年行情不好,沒有經驗的產品經理是比較難找工作的。

四、如何快速入門產品經理的

很多人入門產品經理時,都是在網上尋找學習路徑,關於如何快速入門產品經理,網上的學習路徑總結如下

先說說我自己,我是軟體工程專業畢業的,但並不喜歡打代碼,在大三的時候,周圍的同學都忙於考研、考公、找實習,考慮到自己家庭情況,我知道我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找工作。從確定崗位到找到大廠實習,我僅用了2個星期的時間,不得不說這效率還是可以的。整個過程可以分成4個步驟:

那下面我就先說說我是怎麼確定方向的?

由於不喜歡打代碼,我開始迷茫,開始尋找其他的職業出路,由於不想浪費專業知識,所以我才技術相關的領域下手,通過一番了解,知道產品、測試、運營都是不用打代碼的,都是計算機專業的就業方向,於是我把範圍縮小在這3個崗位去進行選擇,畢竟大學4年的專業知識還是不想浪費的。

那測試、產品、運營這3個崗位都是幹嘛的呢?以下是產品、測試、運營的一些區別和聯繫:

1. 職責不同:

  • 產品經理主要負責產品的設計、規劃和推廣。
  • 測試工程師主要負責產品的測試和缺陷跟蹤。
  • 運營人員主要負責產品的上線和日常維護。
  • 產品經理需要具備良好的市場調研、需求梳理和產品管理能力。
  • 測試工程師需要具備軟體測試、缺陷跟蹤和測試報告編寫能力。
  • 運營人員需要具備數據分析、用戶運營和產品推廣能力。

雖然職責不同,但產品、測試和運營之間需要進行密切的合作。產品經理需要與測試工程師和運營人員保持溝通,確保產品的質量和上線計劃符合要求。測試工程師需要為產品經理提供準確的測試報告和建議,幫助產品經理優化產品。運營人員需要與產品經理和測試工程師保持溝通,確保產品的上線和推廣計劃得以實施。

通過一番對比,就覺得產品是比較適合我的,主要有2個原因:

對於產品小白來說,我當時也是掌握了一部分理論知識後就開始找實習了,下面就說說我個人是怎麼入門的。

1)學習理論知識

在明確我要走產品經理的方向之後,首先,我通過各平台對產品經理這個崗位有了初步認識,然後看產品書籍,系統的學習產品經理相關知識,當時我看的書是李三科的《如何快速轉行產品經理》,這本書內容不多,適合需要快速了解產品崗位的小白,2天就可以看完了。

2)梳理與產品經理崗位職責相符合的過往經驗

系統了解了產品經理這個崗位之後,我對自己過往經驗進行了梳理,恰巧的是,大學的創新創業課程實踐課涉及到了市場調研、產品規劃等內容;而軟體工程課程涉及到了原型設計;新媒體運營經驗(帳號8w粉)又算的上是成功的實踐……所以,我把這些經驗進行了整合梳理,把這些內容寫進簡歷。

3)積累面試問答

有了簡歷之後,接著就是找實習和面試了,關於面試問答,當時主要是去看產品經理面試相關的書籍(書名忘記了),也可以去網上找找別人匯總的。

本文由 @ MF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5654b8c6b3affbb4f18aff17d6ce4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