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構圖該怎麼畫?

2023-11-13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原標題:架構圖該怎麼畫?

其實,不僅僅是架構師,產品經理也需要了解一些有關架構圖的知識,因為在具體場景下,架構圖可以更直觀地表述信息,進而幫助別人理解系統/業務/功能的結構。那麼,架構圖該怎麼畫?一起來看看本文的梳理。

其實,不僅僅是架構師,產品經理也需要了解一些有關架構圖的知識,因為在具體場景下,架構圖可以更直觀地表述信息,進而幫助別人理解系統/業務/功能的結構。那麼,架構圖該怎麼畫?一起來看看本文的梳理。

架構圖,聽起來好像只跟架構師有關係的一個高級的概念。

通過搜尋引擎,我們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架構圖,功能架構圖,系統架構圖,技術架構圖,數據架構圖……

剛開始接觸,很多小夥伴可能就會覺得摸不著頭腦。這麼多架構圖,之間有啥關係?到底應該怎麼畫?

我就根據自己的學習和理解,來講講應該怎麼畫架構圖。

01

作為產品經理,溝通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管在什麼行業一直都是被強調的。

溝通的本質是傳遞信息,信息的載體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

圖形相比文字,可以承載更多的信息,更直觀的表達信息在產品設計場景中,能夠直觀有效的幫助別人去理解系統/業務/功能的結構。

所以繪製架構圖也是我們所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

開頭描述的這麼多種類架構圖,怎麼學,怎麼畫,都要畫麼?

實際上,在製作架構圖的時候,也很難說清楚,這個到底是業務架構圖,還是功能架構圖,還是產品架構圖。

因為在結構上確實體現不出太大區別。

對於一個系統而言,上層是業務應用,底層是技術支撐,都是用來描述系統的情況。

在這裡,我們可以將架構圖分為「業務/系統架構圖」「技術架構圖」兩類就可以了。

作為產品經理,這裡我們就主要去講述「業務/系統架構圖」的繪製。

技術架構圖我們可以不用畫,但是最好能看得懂,比如系統用了哪些技術框架,技術工具,通過什麼傳輸數據,計算數據等。

可能就有小夥伴說為什麼是兩類?業務、系統、技術不是三類麼?

業務架構圖和系統架構圖,兩者的我的理解是兩者其實是一種東西,偏向不同,一個偏向業務形態/業務流程,一個偏功能模塊/系統之間的關系。

系統架構圖中可以體現業務關係,業務架構圖中也可以體現系統關係。最後如何定義需要根據內容偏向決定。

02

如何畫架構圖?

可以通過兩種方式構建架構圖。

1)靜態展示:系統包含哪些模塊,模塊之間的包含與被包含、上下層級關係。

類比車子結構,包括車輪,車窗,方向盤等。

以這種形式,系統架構圖可以展示當前有哪些系統模塊,上層應用模塊,底層支撐模塊,著重表現不同模塊之間的作用和關係。

對於車子來說,我們明顯能接觸到的有儀錶盤,方向盤,中控台,車座等;內部有發動機,變速箱,傳動軸;外部有車輪,車身,底盤等結構。

2)動態展示:系統之間的的數據流向,機制。

比如打火,發動機工作,踩油門,傳動車輪,剎車等流程。甚至系統可以往外擴展, 加油站,停車場等「系統」之間的關係。

這種形式可以去剖析整個系統模塊間的使用流程,先後順序。系統與外部系統之間的交互機制。

03

再以數據資產目錄舉例。

我可以從不同層次,對用戶使用的,管理員配置的,底層支撐的不同模塊進行靜態展示。

這樣就能清晰的展現這個系統有哪些模塊,這些模塊之間的作用和關係是什麼。

同時,也可以從系統動態的角度,說明系統的機制,數據的存-管-用流程。並說明系統與外部系統之間的關係。

說完了方法,我們仍要注意的是:

  • 架構圖在表達上是有優勢的,能突出重點,但是也會忽略細節。切記大而全,什麼都往裡塞,否則就講不清了。
  • 不管使用哪種方式。首先需要明確要表達的內容,表達的目的。
  • 選擇一個角度,去剖析業務/系統關係。
  • 畫架構圖需要因地制宜,不要照抄照搬,解釋不清會鬧笑話的嘞。

本文由 @清小墨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4f3bdf24f83cc28d60c952c54b6e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