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故事還要從沙皇費奧多爾一世說起,這位老哥在位14年卻沒有留下一個兒子。
1598年費奧多爾一世去世後,留里克王朝便絕嗣了。
沙皇俄國自此進入「沙皇空位期」,國內貴族為了爭權奪利紛爭四起,俄國上下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而此時的隔壁鄰居波蘭立陶宛王國正值全盛時期。
在兩國世世代代的仇怨影響下,時任波蘭國王齊格蒙特三世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拿捏俄羅斯的良機。
他找了個俄羅斯人冒充伊凡四世的小兒子,並派兵帶他回去搶奪沙皇大位,以此達到控制俄國的目的。
這個傀儡就是偽季米特里一世。
因為俄國貴族的內鬥,偽季米特里一世順利進入莫斯科,並成功登基上任。
這對俄羅斯人來說就是奇恥大辱,堂堂沙皇俄國的扛把子竟然是波蘭人扶持的傀儡。
更可氣的是偽季米特里一世一上台就發揚了傀儡二五仔的優秀品質,又是割地又是娶波蘭貴族之女為妻,還帶著波蘭軍隊在俄國國內為非作歹。
他的種種行為終於觸發了俄國人的被動技能——一致對外。
東斯拉夫人有兩個優秀傳承:
第一個是內鬥屬性。當年斯拉夫人就是因為接連不斷的內鬥才一分為三,一支西走成了西斯拉夫人,一直南下成了南斯拉夫人,一支原地不動成了東斯拉夫人。
第二個是一致對外屬性。斯拉夫部落一分為三後,留在東歐平原的東斯拉夫人繼續內鬥,又分裂成了幾個小部落,可北方城市諾夫哥羅德一直受到北歐海盜的騷擾,幾個部落老大就聚在一起開會,咱們兄弟內鬥可以,外人欺負咱們不行,團結起來干他。
於是北歐海盜被東斯拉夫人合力擊敗。
這一次,波蘭人成功激發了俄國人隱藏了百十年的被動技能。
看著波蘭的傀儡沙皇在莫斯科為非作歹,俄國貴族團結起來擁立瓦西里四世做了沙皇,直接把偽季米特里一世綁了當街處死。
暴怒的俄國人還把他燒成了灰,團成個球塞進了炮筒里,朝著波蘭方向開了一炮。
這一炮直接惹怒了波蘭國王齊格蒙特三世,他故技重施又找來一個偽季米特里二世,並派兵直接攻打莫斯科。
最終於1610年9月27日攻陷莫斯科,成功征服沙皇俄國。
波蘭王子瓦迪夫就任俄國沙皇,俄國只在名義上有獨立性,實質上已經成為波蘭的傀儡國。
齊格蒙特三世終於揚眉吐氣,終於拿下了這個不爭氣的斯拉夫兄弟。
俄國則迎來了歷史上最黑暗的時刻,但俄國人並沒有就此屈服。
莫斯科淪陷後,整個俄羅斯民族沒有停止抵抗,雖然有一部分俄國貴族被波蘭軍隊打斷了脊樑,一個個跪在波蘭王子的腳下,但一個民族總有不屈的民族英雄會帶領民族崛起。
因此首都莫斯科之外,很多地方貴族和平民拒絕承認波蘭沙皇,拒絕服從莫斯科的命令。
他們自發的組建軍隊,對抗波蘭人。
此時的波蘭王子瓦迪夫也只能保持對莫斯科的有效控制,面對遍地開花的貴族抵抗組織卻束手無策。
1611年秋,將俄國從這場劫難中拯救出來的兩個民族英雄站了出來——庫茲馬·米寧和米哈伊爾·波扎爾斯基。
下諾夫哥羅德是沙皇俄國除莫斯科外最大的城市,作為當地縉紳會議主席,米寧發起組建了一支反抗波蘭侵略的人民武裝。
他以身作則,捐出了全部身家財產,連自己老婆的陪嫁首飾都拿了出來。
俄國民眾被其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紛紛踴躍捐款,很快籌集了大量資金。
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迅速建立起來。
米寧並沒有任何軍事作戰經驗,本著專業事交給專業人來辦的原則,他邀請在莫斯科市民起義中負傷的前沙皇大臣波扎爾斯基公爵擔任這支軍隊的指揮官。
起初波扎爾斯基並不想接手這支軍隊,因為之前帶兵和波蘭火拚遭遇慘敗,他對俄國的前途已經心灰意冷,加上對這種軍隊的戰力也有個大大的問號,所以他拒絕了米寧的邀請。
可米寧並沒有輕言放棄,他對著波扎爾斯基進行了一頓洗腦文化輸出,那份為國死戰的熱情和奮戰到底的鬥志終於感染了波扎爾斯基。
兩個人四手緊握,含淚相望,好兄弟一起干一票大的。
1611年末,米寧和波扎爾斯基以民族大起義領袖的身份宣告不承認波蘭王子瓦迪夫的沙皇身份,俄國的沙皇只能由俄國人擔任。
這次宣言在俄國國內颳起一陣反抗波蘭統治的狂風,波蘭王子瓦迪夫深感不安。
米寧和波扎爾斯基則趁著瓦迪夫焦慮症發作的時候,積極訓練備戰,讓起義的子彈再飛一會。
1612年3月經過五個月的備戰,米寧和波扎爾斯基認為時機已經成熟,帶領大軍從下諾夫哥羅德向莫斯科進發。
起義大軍所到之處,俄國民眾夾道歡迎,一路砍瓜切菜掃平了波蘭軍隊,最終月8月20日兵臨莫斯科城下。
「兵臨莫斯科城下」這幾個字,歷史上出現了很多次,如果把《兵臨城下》這部電影拍成系列劇,沒有個七八部想必是完結不了。
話說回來,波蘭軍隊對莫斯科的控制可不像對其他城市,起義軍在莫斯科城外遇到了波軍的頑強抵抗,雙方打得有來有回,勝利的天平左右橫跳。
這場莫斯科解放戰爭一直持續了兩個月,面對四面八方向莫斯科集結的俄國起義軍,波蘭軍隊終於放棄了抵抗。
1612年11月4日,波蘭人被迫投降,同意撤離莫斯科。
莫斯科自此解放。
將波蘭趕出俄國後,米寧和波扎爾斯基組織召開了全俄縉紳會議,把所有王公貴族都聚集在一起開小會,準備選出個新沙皇來。
以前沙俄的皇帝都是北歐人留里克的後代,所以俄羅斯那一階段在歷史上叫做留里克王朝。
可留家沒人了,只能靠著血緣往近里找。
最終伊凡四世皇后的侄子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羅曼諾夫脫穎而出,被推選為新任沙皇,俄國進入了羅曼諾夫王朝。
這位新沙皇在歷史上並沒有留下什麼濃墨重彩,可他對俄羅斯卻有著重大貢獻。
這個重大貢獻就是帶來一個好孫子——彼得大帝。
俄羅斯歷史上最偉大的沙皇。
此後又經歷了5年戰爭,俄國人成功把波蘭人驅離出境,1618年波俄休戰。
如果說炮打骨灰讓波俄兩國梁子加深,那麼占領莫斯科對於俄國來說就是死仇了。
此後歷代沙皇都有了一個目標,能宰了波蘭就絕不讓它活著。
不管怎麼說,儘管波蘭一度占領莫斯科並在形式上短暫統治了俄羅斯,但最終在米寧和波扎爾斯基兩位俄羅斯民族英雄領導的起義軍反擊下,狼狽不堪的退出了俄羅斯。
米寧和波扎爾斯基在國家陷入至暗時刻時的挺身而出,也讓他們成為了俄羅斯歷史上最偉大的民族英雄,永載俄羅斯史冊。
1611年的俄羅斯民族大起義也成為了俄羅斯民族歷史上最光輝的榮耀時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