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 持續反覆的疫情,於 2022 年初,香港爆發第五波 COVID-19 疫情,令 2021 年出現的短暫經濟復甦戛然而止。
作為銅鑼灣大地主的希慎興業,8月22日,其主席利蘊蓮期望,香港能持續放寬防疫措施,一定會繼續是一個旅遊熱點,並對下半年香港零售持樂觀態度。
「全世界都放寬(防疫措施),也看到了復甦很強勁。希望香港不要再慢、不要走在別人後面,需要進一步放寬對內地的旅遊和貿易的限制,才可以維持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的地位以及旅遊的熱點。」
對於防疫政策,利蘊蓮認為,香港有空間做得再好。
希慎興業今日公布集團2022年中期業績,截至6月底止上半年,受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拖累,希慎純利7100萬港元,大跌86%,上半年基本溢利12.35億港元,按年增4.93%。
期內,營業額跌3.11%至17.77億港元,中期息維持27港仙。今日的在線業績發布會,集團主席利蘊蓮、執行董事及首席營運總監呂干威及首席財務總監及公司秘書賀樹人均有出席。
集團上半年寫字樓收入跌8%,商鋪收入增長3%,但上半年兩類物業續租租金均要下跌。利蘊蓮指,事實上第二季比起第一季看到了在零售上有一個復甦的情況,按季增長了25%。雖然比起2021年當期還是平的,但是表現也不錯。
呂干威補充,人流方面,7、8月份在反彈之後基本上可以持平,雖然疫情的宗數在7、8月有所增加,但是流基本上仍然平穩,而消費券也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香港政府剛於八月初派發了第二階段的消費券,呂干威指,集團無論做什麼類型的市場推廣活動,反應都是十分不錯的。
「我們看到上一輪第一次消費券,大家都很喜歡說報復性消費。這次看似乎就不是太「報復性」,反而大家是有計劃性的消費,大家似乎都習慣了,對防疫措施、如何保障自己也已經很有經驗,所以出來消費各方面都比較穩定」,他希望隨著防疫設施有所減少時,旅遊回升,對下半年市道將會是樂觀。
「至於租金水平方面,雖然大家看到負增長,但是這是比起幾年前的租約。如果我們將現在的租金和去年的租金比較,我們覺得是平穩的。」
事實上,呂干威指,目前租約中亦流於個別化,因此不少租約有輕微的租金增加。「基本上下半年如果疫情穩定,我們也很期望開關,之後業績或者銷售額應該有所增長。」
除核心業務外,近年希慎亦確立了數項業務支柱,當中就包括住宅業務,惟受到外圍及經濟影響,香港樓市亦轉勢向下。
問及會否影響日後發展的步伐,「走向住宅項目是我們其中的一個支柱,我們覺得最重要的是看到時機,不會說什麼時候向前、什麼時候放緩,因為市價、拍賣價錢也會反映這個情景。」利蘊蓮如是說。
呂干威指,在過去這麼多周期來說,住宅相對是一個比較穩定的領域,亦是集團其中的一個新的增長支柱,除增長之餘,也是幫去平衡收入,提供多一些不同的收入來源。
「現在大家看到,我們沒有說忽然間變成一個很大的住宅發展商,反而是很有策略、很有節奏地去做,希望日後我們的住宅項目的銷售可以為我們的收入做一個穩定,有節奏補充(增加土儲)。」
以下是希慎興業2022年中期業績會問答實錄:
現場提問: 今年7月份到現在,商場人流和銷售額情況如何?看到業績提到今年上半年的續約、租金檢討和新訂立租約的平均租金水平還是下跌的。下半年的租金是不是預期也會繼續有一些跌幅?
利蘊蓮:第二季比起第一季看到了在零售上有一個復甦的情況,也增長了25%。雖然比起2021年當期還是平的,但是表現也不錯,因為2021年的復甦程度是非常好的。
呂干威:人流方面,7、8月份在反彈之後基本上可以持平,雖然疫情的宗數在7、8月有所增加,但是我們看到人流基本上是平穩的,這從餐飲業本身的人流各方面可以看到,消費券也有一定的支持。
至於租金水平方面,雖然大家看到負增長,但是這是比起幾年前的租約。如果我們將現在的租金和去年的租金比較,我們覺得是平穩的。
我們的租約之中也流於個別化了,視乎每個租客本身的業績表現,我們也看到不少租約有輕微的租金增加。所以基本上下半年如果疫情穩定,我們也很期望開關,之後業績或者銷售額應該有所增長。
現場提問:知道希慎近年逐漸拓展更多的住宅和土地儲備,包括大埔、土瓜灣,想了解一下希慎未來對於增加土地儲備的方向,樓市似乎轉勢向下,公司會不會暫緩,不會那麼快地增加土地儲備?
利蘊蓮:我們走向住宅項目是我們其中的一個支柱,我們覺得最重要的是看到時機,不會說什麼時候向前、什麼時候放緩,因為市價、拍賣價錢也會反映這個情景。
呂干威:我想在香港,大家都看得到,在過去這麼多周期來說,住宅相對是一個比較穩定的領域。正如主席所說,它只是我們其中的一個新的增長支柱。當我們的支柱增長之餘,也是幫我們去平衡收入,提供多一些不同的收入來源。
現在大家看到,我們沒有說忽然間變成一個很大的住宅發展商,反而是很有策略、很有節奏地去做,希望日後我們的住宅項目的銷售可以為我們的收入做一個穩定,有節奏補充(增加土儲)。
現場提問: 關於寫字樓的問題,寫字樓上半年的收入同比下跌8%,隨著防疫措施的放寬,下半年有沒有信心租金可以見底?
利蘊蓮:寫字樓項目大家都知道,這幾年我們時常都說零售和寫字樓是相輔相成的,因為每一類項目都有不同的循環。我們之前看到,零售有波動時,寫字樓就可以彌補到零售的波動。之前大家也交流過,寫字樓現在經過了一個結構改變,疫情更加速了這個變化,包括人對寫字樓的看法,是不是大家都要上班、國際公司是不是所有人都要在香港、要多少人等等,這是一個比較正常的、成熟的轉變,這幾年我們都看得到,所以我們一早已經開始投資共同的工作空間項目。
現場提問: 管理層對於現在香港的3+4的隔離措施以及現時對內地開放邊境的措施有什麼看法?會不會影響到業務?
利蘊蓮:我們現在也看到政府的確是在行動的,逐漸地放鬆隔離政策,我希望這是要持續的。因為現在向前看,全世界都放寬了,也看到了復甦很強勁。希望香港不要再慢、不要走在別人後面,需要進一步放寬對內地的旅遊和貿易的限制,才可以維持我們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的地位以及旅遊的熱點,因為香港一定會繼續是一個旅遊熱點,但是隔離要放寬。對於COVID,我覺得現在香港已經做得很好,有空間做得再好。
現場提問:第二階段的消費券月初已經發放,對於商場的生意是不是真的有幫助?公司怎麼看下半年香港的整體零售市道?
呂干威:最近,只要我們做一些不同的市場推廣活動,反應都是不錯的,從市場到活動到推廣,無論是比較高檔的還是比較大眾市民的,反應都是十分不錯的。我們看到上一輪第一次消費券,大家都很喜歡說報復性消費。這次看似乎就不是太「報復性」,反而大家是有計劃性的消費,大家似乎都習慣了,對防疫措施、如何保障自己也已經很有經驗,所以出來消費各方面都比較穩定。希望遲一些我們的防疫設施有所減少時,旅遊回升,如果措施可以逐步放寬,我看下半年應該是樂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