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前沿的浪潮中,我國量子信息技術再次取得里程碑式的突破。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傳來捷報,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成功接入長三角樞紐蕪湖集群算力公共服務平台,這一壯舉不僅標誌著我國在通算、智算、超算、量算四大領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四算合一」,更預示著我國量子計算機技術正邁向「攻守兼備」的全新時代。
「本源悟空」,這台蘊含中華智慧與創新精神的名字,搭載著72位自主設計的超導量子晶片,猶如孫悟空的七十二變,展現出強大的適應性和計算潛力。它的問世,是本源量子團隊不懈努力的結果,於今年初正式上線運行,標誌著中國量子計算技術邁入實用化的新階段。據統計,截至5月5日,「本源悟空」已吸引了全球119個國家超過777萬人次的訪問,成功完成了17.8萬個複雜運算任務,其卓越的性能與國際影響力不言而喻。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本源悟空」不僅在算力上取得了顯著提升,更是在安全防護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裝備了國內首個後量子密碼(PQC)「抗量子攻擊護盾」。這一創新舉措,如同為量子計算機穿上了一層堅不可摧的鎧甲,在保障數據處理速度的同時,也構建起抵禦未來潛在量子威脅的堅固防線,實現了從算力的單純增強到安全防禦體系的全面升級。
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趙雪嬌女士在介紹中強調:「『本源悟空』已經接入了包括長三角樞紐蕪湖集群算力公共服務平台在內的三個超算中心。」這一系列接入動作,不僅是對「本源悟空」性能的高度認可,更是我國量子計算與經典計算深度融合的重要標誌。通過與上海超級計算中心、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以及中移(蘇州)軟體技術有限公司的合作,量超融合先進計算平台的成功構建,進一步拓展了量子計算的應用邊界,為各行各業帶來顛覆性的計算解決方案。
接入長三角樞紐蕪湖集群算力公共服務平台,對於「本源悟空」而言,是其在實際應用領域的一次重大飛躍。這一平台作為省級算力統一調度的關鍵節點,旨在以蕪湖為起點,輻射整個安徽省乃至更廣闊的區域,促進算力資源的高效配置和服務化轉型。隨著「本源悟空」的加入,平台的服務能力將得到質的提升,不僅能夠加速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還能為新興領域如人工智慧、藥物研發、金融分析等提供前所未有的算力支撐,真正實現量子計算技術的規模化應用和產業生態的深度融合。
本源量子,作為中國量子計算行業的先行者,不僅成功建設了國內首條量子晶片生產線,還已向市場交付了兩台超導量子計算機,不斷引領著中國乃至全球量子計算的發展潮流。此次「本源悟空」的一系列接入行動,不僅是中國量子計算技術實力的展現,更是對全球量子科技競爭格局的一次有力回應,預示著中國在量子計算領域正從追趕到並跑,乃至局部領跑的跨越發展。
綜上所述,我國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實現的「四算合一」不僅是算力的集成與優化,更是安全防護與應用實踐的深度融合,它不僅標誌著我國量子計算製造鏈的日益完善,更為我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增添了重量級的砝碼,展現了中國科技自立自強的決心與實力。在量子計算的星辰大海中,「本源悟空」正乘風破浪,引領我們向著更加智能、安全、高效的未來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