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個品牌日,中國電動車如何站上全球C位?

2023-05-10     財經無忌

文 | 山核桃

今年1月,在全球最大消費類電子產品年度展會——國際電子消費展(CES)上,「電動車之王」雅迪的驚艷亮相,刷新了世界對中國兩輪車的認知。

曾幾何時,世界舞台上,「有品無牌」的尷尬籠罩著很多中國企業。但眼下,強大的中國「品牌軍團」正深入全球競爭格局,站上C位。

過去一年裡,我們見證了許多屬於國貨的「名場面」。「含中量」十足的世界盃、上海車展上國貨品牌的集體崛起......

站在第七個「中國品牌日」,再看「雅迪們」的品牌之路,曾仰望他人的中國品牌已然有了更多的自信與底氣。

從「制」到「質」

時間撥回2017年,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中國品牌日」,時任工信部部長苗圩在署名文章中指出:

「品牌是價值和信譽的載體,這個過程猶如一次『驚險的跳躍』。

這句話也是雅迪品牌敘事的關鍵註腳。

曾幾何時,「低價劣質」曾是兩輪電動車最初的標籤,行業一度陷入「價格戰」。

作為行業破局者,自2015年開啟高端化戰略以來,雅迪以差異化的戰略,通過品類創新與產品疊代,讓兩輪車成為了令用戶信任的出行工具,並連續6年保持著「全球電動兩輪銷量第一」的好成績。

這背後,離不開雅迪持續的產品疊代創新。覆蓋面廣泛的產品線與強調個性化功能的產品品類,讓雅迪的產品矩陣能夠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與騎行體驗。

如最新上市的雅迪冠能旗艦,延續冠能系列的「銷冠體質」,因兼具極致性能與復古美學,成為了時下的「斷貨式熱銷產品」,線上線下引發熱議的同時,也讓日常出行成為了一門新藝術。

從「制」到「質」的跨越,雅迪實現了「驚險一躍」,也推動兩輪車行業完成了「製造者」到「質造者」身份的轉變。

從「質」到「智」

「未來十年,缺乏品牌的企業將被淘汰」。

多年以前,有營銷學者發出如此預言,鼓勵中國企業跳出產品、營銷等單一維度,重新理解品牌的價值。

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意識到,「做品牌」需要築牢根基,只有打破技術依賴,在產業鏈中占據核心話語權,才能在充滿不確定的形勢中找到競爭錨點。

為了牢牢把握產業鏈的核心話語權,雅迪以多年如一日的研發投入,圍繞核心技術、人才創新等領域不斷裂變,進一步實現了從「質」到「智」的進化。

對電池、電機等核心部件的投入,讓雅迪掌握了核心部件的自產能力,始終立於技術風口。

以電動車的「心臟」電池為例,雅迪目前已實現了石墨烯、鈉離子、碳纖維鋰電池「三駕馬車」並駕齊驅的新能源產業領先布局,其中石墨烯、鈉離子電池均引領行業進入新技術時代,彰顯出技術的領先性。

在研發基礎設施上,雅迪遠超行業的研發投入,平台化與系統化的研發機制已撬動起「研發-生產-市場」的增長飛輪。

財報顯示,雅迪擁有2個CNAS國家級實驗室、6家技術研發中心和1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超1000位研發人員組成了堅實的研發底座。

對技術的不懈追求,也讓雅迪收穫了央媒的認可。人民網就曾評價雅迪:

「以科技賦能產品升級,引領更高端製造,實現中國電動車企業在科技上自立自強。」

從「智」到「品」

在中國品牌的內心深處,「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使命始終縈繞心間。

當前,全球競爭早已步入「品牌時代」,品牌唯有通過持續的本土化品牌營銷與價值創新,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走出去」尤為不易,但已有先行者提供了方法論。

從2007年算起,十六年的出海征程讓雅迪成為了一張代表中國智造的耀眼名片。截至目前,雅迪全球用戶超7000萬,產品收穫全球100個國家和地區用戶的喜愛與認可。

探究雅迪的出海方法論,一方面是「接地氣」的品牌營銷,與海外用戶建立深度連接;另一方面,是深入本地,以產業鏈優勢實現本土化經營。

在卡達的綠茵場上,身為官方亞太贊助商的雅迪站上了世界舞台;在西班牙馬德里,雅迪的首個跨國發布會備受矚目;在全球最大的消費技術產業盛會上,雅迪的最新產品與核心技術引發了北美市場熱議......

蒸騰的全球之路背後,中國品牌的向上,已勢不可擋。

回望「電動車之王」的品牌崛起故事,展現了中國企業的智慧與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品牌創建的決心。隨著雅迪全球化與綠色科技戰略的穩步推進,「讓億萬人享受美好出行」的使命將落地現實。

對中國品牌而言,這將是一個更充滿想像的歷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378ceb4928fd1603238447111ccb2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