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口的椰子水,喝了可能致死?還能給孩子喝嗎?

2023-04-11     丁香媽媽

原標題:開了口的椰子水,喝了可能致死?還能給孩子喝嗎?

椰子水作為一種天然水果中的水,糖分含量少,鈉、鎂、鉀含量高,又有一定的膳食纖維,可以說是很適合 1 歲以上小朋友喝的天然甜味健康飲料。

椰子不好處理,很多家長日常都會買這種預開口的椰子給孩子喝。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但今天上午的一條微博熱搜讓很多家長陷入恐慌:喝預開口的椰子進急診。

圖片來源:微博

點開評論,其中熱評最高、引起大家恐慌的是一條「有人只喝了一口變質椰子水,最後還是去世了」的留言。

圖片來源:網絡

美味可口的椰子水,變質之後喝了竟然會致死? 變質的椰子水真有這麼可怕嗎?怎麼判斷呢?還能讓娃好好喝椰子水嗎

丁香媽媽找到食品安全專家,認真研究了一下。

食用變質椰子導致「中毒」

只是極小機率事件

查詢文獻後,我們真的發現了 1 例變質椰子中毒致死的病例報道。但大家先別慌,這種悲劇的發生更多是極端情況。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1]

根據文獻表述,這位 69 歲的患者在食用變質椰子水後,出現了嘔吐、噁心症狀,後來出現肌張力障礙、腦病和昏迷,最終致命。

經過系列檢查和分析,文獻中提及的這單一案例的死因是變質椰子中蔗生節菱孢菌( Arthrinium saccharicola)產生的 3-硝基丙酸中毒。

3-硝基丙酸( 3-nitropropionic acid,3-NPA) 這種物質具有劇毒,且通過高溫和清洗也難以去除。即便是少量,也可能引發中毒反應,症狀包括頭暈、嘔吐、抽搐、昏迷。

但這個案例有一點特殊:椰子本身已經嚴重變質了!

案例中致死的椰子是這樣的:被削開可見椰子肉 + 餐桌室溫存放 + 放了 1 個月。

一般預開口的椰子要儲存冷藏存儲並儘快食用,而這顆削開的椰子在廚房餐桌上放了 1 個月之久。據患者妻子描述,患者發現「椰子裡面黏糊糊的,看起來已經腐爛了,喝起來酸酸的」。

大家的椰子,應該還不至於這個樣……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椰子致死話題出現後,網上還有一種說法是「變質的椰子中會產生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確實是一種可怕的毒素,多出現在椰子製品和玉米製品中。

我國比較常見的中毒案例是發酵米麵製品、變質的木耳、久放的米粉河粉等。

椰子致死是小小小小機率事件,但吃不對了鬧肚子的風險還是存在的。

熱搜評論中不少網友提到,自己曾經買到的椰子喝起來「怪怪的」。

作為一種鮮食的水果,和其他水果一樣,椰子也可能受到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常見的腸道致病菌污染,特別是預處理過程中是極易受污染的,最常見的結局就是腹瀉。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擔心椰子有變質風險

還能買來給娃吃嗎?

當然!

新鮮可口的椰子,可是解渴的專屬。不過,在採購到食用過程中要注意幾個問題,避免買到變質的椰子。

椰子裡硬硬的殼,是抵禦細菌很重要的一層保護。

可以先通過分清楚你買的椰子,是否削皮和露出椰肉來做個存儲的初步判斷:

如果你已經買了椰子,該怎麼判斷壞沒壞?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搖一搖和聞一聞。

搖一搖:椰子應該是堅硬的,裡面有液體。如果發出嘎嘎聲,或者搖動時沒有聽到任何聲音,那很可能變質了。

聞一聞:椰子應該聞起來像熱帶海灘、甜美和淡淡的堅果味。如果你的椰子有酸味、霉味,很可能是壞的。

看一看:看它的眼睛!是的,一個椰子有三隻眼睛,其中最大三分之一處的那隻眼睛應該是一個乾燥的圓圈。如果這裡看到任何突起、發霉,它可能就壞了。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千萬記得,所有「開了口」的椰子,買回來都需要冷藏!並且要儘快喝,喝不完或者暫時不喝,放冰箱冷藏也最好不要超過 2 天。

給娃安全吃水果

這 2 點要特別注意

除了椰子外,最近天氣漸漸熱了,其他水果變質也存在類似的健康隱患。

第一,儘量不要買鮮切、即食類的水果給孩子吃

水果是一種水分和糖分含量很高的食品,有天然繁殖細菌的優質條件。

鮮切水果沒有了果皮的保護,對細菌真菌的抵抗弱,削切的加工過程中很可能接觸到致病菌,安全性不可知,更容易變質導致嘔吐、腹瀉。

建議儘量買完整無破損的水果給娃吃,更安全一些。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第二,看著不太行的水果,趕緊扔了別吃了

放了一段時間的水果,吃前記得好好看看,如果有顏色、氣味變化,比如發霉、部分爛掉、有發酵酸味……那就扔了吧,別給孩子吃,也別覺得心疼自己吃。

身體健康,才是最大的「省錢」。

參考文獻

[1] Birkelund T, Johansen R F, Illum D G, et al. Fatal 3-nitropropionic acid poisoning after consuming coconut water[J].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21, 27(1): 278.

[2] 付雲,邵國健,張鵬.湖州地區市售甘蔗中3-硝基丙酸污染調查[J].中國衛生檢驗雜誌,2017,27(11):1616-1617.

[3] Anwar M, Kasper A, Steck A R, et al. Bongkrekic acid—a review of a lesser-known mitochondrial toxin[J]. Journal of Medical Toxicology, 2017, 13: 173-179.

本文專家

雲無心

審核專家

美國普渡大學 農業與生物系 食品工程博

阮光鋒

審核專家

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

科學技術部主任

劉遂謙

審核專家

澳大利亞營養師協會認證執業營養師 中國營養學會註冊營養師

雪梨大學臨床營養學碩士研究生

策劃製作

策劃:之樹、Murphy

監製:Feidi、大力

排版:林乙乙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2f7b5f1b6fa6fc375cd6b3ba75df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