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雙十中學來了一批新疆小客人
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蓋有軍 通訊員 馬凱雄 「旅途的意義不只是看風景,也不是在朋友圈裡發幾張美食美景的照片,而是要讓我們的心靈也踏上征途,在前行中獲取成長的力量。」9月18日,在與同學分享今年暑期赴福建省廈門市研學的感受時,吉木薩爾縣第一中學高三(1)班哈薩克族學生沙娜這樣說道。
今年7月,在福建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和福建援疆廈門分指揮部、福建省廈門雙十中學的大力支持下,沙娜和吉木薩爾縣第一中學高三年級的其他15名同學一道,從吉木薩爾縣來到廈門雙十中學,開啟了今年暑期的研學之旅。
廈門雙十中學學科名師在為前來研學的吉木薩爾縣第一中學學生進行輔導。郭婷婷 攝
廈門雙十中學的老師和同學們熱情地迎接了來自新疆的客人,學校也為前來研學的同學們精心安排了研學日程和內容。
「研學不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課程。我們希望通過這次研學活動,讓同學們學之有道、研之有物、學有所得。」隨隊對接組織此次研學活動的廈門雙十中學援疆教師闕錦南說。
闕錦南介紹,研學期間,廈門雙十中學師生與吉木薩爾縣研學師生結成研學對子,大家同吃同住同學,面對面交流探討問題,在共同學習生活中加深友情。廈門雙十中學校長歐陽玲等校領導專門與來自新疆的同學們面對面座談交流。廈門雙十中學高三各學科的教學名師還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困惑,通過專題輔導等方式進行答疑解惑。
沙娜說:「因為研學,我們有幸相識相聚;因為研學,我們見識了同一片天空下的不同世界。」
學習之餘,廈門雙十中學組織同學們先後來到全國最美「雙一流」大學廈門大學,融歷史、人文、自然景觀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地鼓浪嶼,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集美鰲園,科普教育基地廈門海底世界等地,還看到了心心念念的大海,領略了閩南風情。
闕錦南是廈門雙十中學的一名化學教師。2023年5月,闕錦南作為福建省廈門市第九批援疆幹部人才,來到吉木薩爾縣第一中學開啟了他的援疆之路。
「通過加強廈吉兩地之間多種形式的交流,為受援地學校帶來更多優質教育資源,促進當地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這是我們援疆教師的共同心愿。」闕錦南說。
吉木薩爾縣委副書記、福建援疆廈門分指揮部指揮長陳志雄說,廈門市持續加大教育援吉工作力度,推動資金和項目向教育領域傾斜。先後有197名教師在吉木薩爾縣支教,成立名師工作室26個,全縣11所學校與廈門市名校結對共建,廈吉兩地開展教育教學交流援助活動36次,為吉木薩爾縣教育事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研學期間,吉木薩爾縣第一中學師生遊覽鼓浪嶼。郭婷婷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