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院士 」井噴,「克萊登 」鬧劇何時休?

2024-05-08     海峽導報

原標題:「歐洲院士 」井噴,「克萊登 」鬧劇何時休?

吳之如(文/圖)

近日,多家國內學術機構、權威媒體相繼發布了「xxx當選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的消息,引發社會輿論關注。記者撥打了一家代辦機構諮詢電話,對方稱可以申辦包括「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在內的榮譽,費用大約在20萬元-50萬元之間。(5月7日澎湃新聞)

如今大學不少,自然滿眼都是大學生,即便碩士、博士也不算新鮮。不過說到院士,大家還是肅然起敬,能夠和院士一起聊聊天,吃吃飯,可謂有與榮焉。於是很多人便想當個院士,為國家為民族作出貢獻的同時,個人也頗為風光。

本來這也是好事,但問題是市場經濟時代,真的有需求就有市場,果然,到最後連院士也被做成了生意。當然,我們國家的院士無論科學院還是工程院都得真才實料,莫說難以混進去,就是擦個邊沾點光也不容易。但是世界這麼大,天無絕人之路,國產的不行,有些人就鼓搗出「進口」的。

「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粉墨登場,據說還是要有點要求,至少是碩士,要有些論文或者專利。當然,鈔票是永恆的主題,費用大約在20萬元-50萬元之間。而且看樣子還是很講「商業規則」,如果申報通不過,不會收取費用。不過從新聞報道上看,這些「歐洲院士」已經多到「井噴」的程度,估計只要鈔票開道,終歸不會有啥問題的。至於說非得要碩士,要論文,那就說笑了,也言重了。院士都能買,碩士啦論文啦之類,大不了加錢一起打包不就行了?

大家都看過錢鍾書小說《圍城》,書中主角方鴻漸為了敷衍父親買了張「克萊登大學」文憑。看來這家「歐洲自然科學院」,也就是「克萊登大學」的升級版。

有道是:爭買名號扮神聖,「歐洲院士」忽井噴;錦衣朽木稱華麗,此處正是「克萊登」。

當然,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如果有人只是想花錢買個「歐洲院士」給自己看,那跟咱們真的沒啥關係,但是花那麼多錢,多數人終歸是要拿來用的,甚至是拿來賺更多錢的。那性質就變了,那就很可能是騙錢、騙異性、騙地位的騙子,因此這些泡泡非常有必要戳破,一定不能讓「遍地院士」的神劇在我們身邊泛濫開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2bfaf1afae8bf54f6621c28b4fb6f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