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新來了一位教練,想鼓動我辦私教課,他給我一個觀點:上私教課可以幫助鍛鍊肌肉,說肌肉結實強壯有助於肝臟健康,因為肝臟是合成蛋白的主要場所,蛋白又是生成肌肉的主要物質,所以鍛鍊肌肉是正向刺激肝臟的健康。對於他說的這個觀點,我有點哭笑不得,先不說這個話里有邏輯錯誤,單從醫學角度來看,也是有錯誤的,不過肝臟對於蛋白合成確實有幫助,那麼肌肉強壯的人肝就好為什麼是錯誤的呢?
肝臟可以合成蛋白質,而蛋白質也是肌肉的重要組成,不過,肌肉發達的壯漢,可不一定都有一個好肝臟,到底為什麼呢?
嚴重肝病的患者,外表往往看來氣色不佳,身體抵抗力差,又很容易受到感染,因為,肝臟不只能解毒,而且還是代謝、防疫及合成蛋白質的主要場所。
人體細胞,很多是由蛋白質、脂肪及糖類等3大營養素生成。當食物進入消化道,蛋白質從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胺基酸,由小腸黏膜吸收進入,由肝門靜脈運送至肝臟,此時肝臟再把胺基酸合成重要的蛋白質,提供人體使用。其中最重要的,是白蛋白及凝血相關因子等的蛋白質。
白蛋白是在血液中維持血中滲透壓的重要因素,當白蛋白製造不足或流失過多等因素造成其水平不足,例如肝病導致白蛋白合成不足、腎病綜合徵導致白蛋白流失過多、蛋白質攝取不夠、或小腸黏膜異常而吸收不好等,都會使血中滲透壓過低,水分從血管向外滲出到組織或身體空腔(如腹腔、肋膜腔、心包膜)等,造成全身水腫、腹水或肋膜積水等問題。
所以,嚴重肝硬化患者、肝癌晚期患者容易出現滿肚子的腹水,與白蛋白合成不足及肝門脈高壓有密切關係。
因此,白蛋白是體內營養是否足夠、肝臟合成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標,從簡單的抽血檢查生化項目等,即可檢查出來。
凝血因子是種小型蛋白,在凝血機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當肝功能不好,凝血因子合成少,凝血功能差,患者容易出現瘀青、不易止血等症狀,尤其是中老年人才會出現不明原因的凝血功能異常,就必須把肝功能問題列入重要的診斷之一。
由於凝血因子在體內的半衰期很短,肝功能一旦下降,凝血因子很快就會出現異常,因此進行凝血功能檢查,成為肝功能是否恢復或變壞的重要指標。
很多疾病都會影響肝臟的蛋白質合成功能,我國最常見的,就是病毒性肝炎,例如B型肝炎、C型肝炎等,在長期肝發炎的情況下,不論急慢性肝炎,都會影響或傷害肝臟的蛋白質合成。其他如酒精性肝炎、中草藥造成的藥物性肝炎、代謝性肝病、脂肪肝引起脂肪性肝炎或肝腫瘤等,都會破壞肝臟正常組織,而影響蛋白質合成。
肝臟的蛋白質合成功能一旦受損,能不能治療,就要看造成的原因是什麼。如果是可逆性的肝病,例如肝臟急性發炎,雖然短期內會影響蛋白質的合成,但只要急性發炎治癒,肝臟就會再生,會使蛋白質的合成功能恢復正常。
如果是肝臟慢性發炎、肝硬化或肝腫瘤等,因為肝細胞受損逐漸嚴重,可用之肝細胞越來越少,也很難用藥物促進肝臟合成蛋白質。當白蛋白不足而出現嚴重腹水時,可短期間注射白蛋白促進腹水的排出。目前對於慢性的B肝及C肝等,有些抗病毒藥物可以阻斷慢性發炎及肝纖維化的惡化速度,也減緩了蛋白質合成功能的受損問題。
要維護良好的肝臟蛋白質合成功能,最好的方法就是維護肝臟健康,但目前並沒有什麼好的肝病特效藥,其實維持生活正常作息、三餐飲食定時定量,避免酗酒、熬夜、過度疲勞、來路不明的中草藥等危險因素,可以減少對肝臟的損害。除此之外,並不需要特別的保肝或補肝。
如何通過抽血看出肝臟功能好不好?
第一步可經由問診、理學檢查等,例如水腫、肚子腫大等,來推測可能有肝臟疾病;進一步的血液生化檢查,可檢驗出白蛋白(Albumin)、凝血酶原時間(PT)、免疫球蛋白(Globulin)等,是最簡單、但也最直接的檢查方式。
當白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時間延長或白蛋白除以免疫球蛋白比值降低小於1,都需要注意是否有慢性肝病,特別是肝硬化的發生。
另外,可通過超聲波檢查是否有肝硬化,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等肝功能檢查來了解肝臟受損狀況,以及蛋白尿的檢驗來評價腎臟是否異常(導致白蛋白流失過多)等。
這是因為,一般白蛋白的值都大於球蛋白,及比值大於1,但如果病人的肝功能異常,無法製造足量的白蛋白;又加上長期肝發炎,使免疫球蛋白增加時,將使白蛋白少於球蛋白。
肌力強壯的人蛋白質合成能力應該不錯,所以強壯的人肝臟應該比一般人的肝更健康?
不一定,因為肌肉本身有合成肌肉蛋白的功能,有些B肝或C肝的患者,只要經過適當的訓練,也可成為猛男,因此只能說肌力強壯者,合成肌肉蛋白的能力不錯,並不表示肝臟比一般人更健康。不過一旦肝硬化、肝功能受損到一定程度時,白蛋白、球蛋白的合成會很差,容易造成水腫、免疫力不好等問題,到時想讓肌肉強壯,就真的很難了。
想減肥,可以通過降低肝臟的蛋白質合成功能來起效嗎?
不可以。減肥最重要的是減少脂肪與過多的熱量,所以應該減少熱量的吸收、增加熱量的消耗,而蛋白質是構成體內正常生理功能及組織的重要物質,因此可以減少精製糖、脂肪等的攝取,多運動、增加熱量消耗,但不建議減少蛋白質的攝取,且外力也難以讓肝臟不合成蛋白質,除非完全絕食,但那是非常不健康的。
多吃蛋白質會增加肝臟負擔?或可修補肝臟組織?
過多的蛋白質攝取,會在體內分解,轉化成肝糖、皮下脂肪等形式在體內囤積,因此吃過多的蛋白質食物並沒有修補肝臟組織的作用,有時為了要提高分解排出體外,會產生許多的含氮廢物。對於肝硬化等患者而言,無法負擔過多的蛋白質,反而可能因體內的含氮廢物太多,產生肝性腦病變及肝昏迷。因此肝硬化的患者仍要適量攝取蛋白質,但絕不可過度。
吃肝補肝是真的嗎?
不是。人體吃進去的食物,在消化道分解成胺基酸吸收,再根據肝的合成功能合成所需要的蛋白質,但不會合成肝臟。且吃太多動物肝臟,不但熱量過高,且因肝臟原本就具有解毒功能,微量的重金屬等毒素有可能堆積在動物肝臟,如果吃太多反而會對人體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