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咳嗽不明顯卻患上肺炎? 「沉默性肺炎」了解一下

2023-12-14     中國小康網

原標題:孩子咳嗽不明顯卻患上肺炎? 「沉默性肺炎」了解一下

孩子咳嗽不明顯卻患上肺炎? 「沉默性肺炎」了解一下

近日有家長反映,自家孩子沒有明顯的咳嗽症狀,但去醫院做CT檢查時卻發現已患上了肺炎。對此有專家表示:「本次支原體肺炎感染中,確實存在一部分孩子咳嗽不明顯,甚至不怎麼發熱,這些孩子肺部聽診無明顯異常,而影像學檢查已顯示為肺炎,此類患兒約占10%-15%。」

免疫力低的人患「沉默肺炎」的機率更大?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馬艷良表示,近幾年,人們做CT(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的機會較多,或因體檢,又或因其他身體問題,很多人發現肺部有一些斑片影子,被診斷為肺炎。

「相較兒童群體,這種靜悄悄的肺炎更多見於老年人或是免疫功能相對較差的人。」馬艷良提醒。

咳嗽和肺炎有一定關聯,但為什麼人在咳嗽不明顯的情況下就發展成肺炎?馬艷良推斷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與病人感染的病原有關,部分病毒可能並不會引起肺炎的相關症狀。假如病人向來身體健康,所感染的病毒並不強,那麼病人是可以自愈的。

第二個原因,與病人自身抵抗力有關。病人假如是老人或有基礎疾病的人,因為腫瘤或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而服用一些激素類的免疫製劑,那麼病人的肺炎症狀就會不明顯。在這種情況下,病人假如不及時處理肺部感染,後期的病情逐漸加重,便有可能出現呼吸衰竭,甚至會發展成像肺膿腫等嚴重病變。

這次隱匿性很強,很多兒童「中招」

本月初,上海龍華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李文介紹了近期該院兒童呼吸道疾病診治的情況,「目前患兒還是以流感和肺炎支原體感染為主,部分患者為合併感染」。在兒科病區,與11月候診區排長隊相比,目前候診平穩有序。

相比前一階段肺炎支原體感染引發大量肺炎患兒,近期流感患兒較多,輸液區的患兒數量暫時有所下降。「這可能與流感以服藥為主有關,肺炎支原體感染相對比較複雜,病程長,病情複雜,需要補液治療的時間較長,所以現在看病速度會相對快些,積壓在醫院的人數少了一些。」她說。

今年患兒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隱匿性很強。」李文說,和往年相比,今年呼吸道疾病一是來得早,二是發展很隱匿。她發現,有些患兒即使沒有明顯咳嗽等症狀,但是CT檢查已是肺炎

李文認為,家長不可粗心大意,她建議家長督促兒童出門時戴口罩,勤洗手,減少前往人群聚集性場所的次數;一旦生病及時就醫,不要帶病去學校,身體恢復期間減少體育運動,保證足夠的營養和休息。

幼兒肺炎如何判斷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二院兒童呼吸科主任張海鄰介紹,「咳嗽是肺炎的常見症狀,也是一種防禦機制,但咳嗽程度因人而異,咳嗽感受器主要分布在咽喉和大氣道,因此不同病原受累的主要部位不同,咳嗽輕重也不同,比如肺炎支原體常常影響氣道上皮纖毛細胞,毒素也跟百日咳毒素同源,所以咳嗽相對重,而有些病毒性肺炎可能影響小氣道,喘息症狀比較突出,有些細菌性肺炎早期肺泡炎症明顯,恢復期的時候咳嗽才會加重。」。

張海鄰提醒,「5歲以下年幼兒判斷肺炎最可靠的標準是氣促,也就是呼吸頻率超過相應年齡段的標準,比如12個月齡以下孩子每分鐘超過60次,2-12個月齡的孩子每分鐘超過50次,12月齡到3歲的孩子每分鐘超過40次等。另外,精神狀態、體溫高低、有無喘息等也可以幫助判斷,必要時胸片檢查。」

反覆頭暈、乏力,這些情況需注意

上海長征醫院急診、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陳奇通表示「沉默性肺炎」在早期也是有跡可循的。比如老年人如果在平靜狀態下沒有明顯的氣促或呼吸困難,但外出買菜、送孩子上學或是在家做飯等過程中,自己感覺到和平時有些不一樣;或是步行一段時間後,出現明顯的氣促,需要休息幾分鐘再繼續走,有時候會出現咳嗽或頭暈等症狀,就要注意了。

頭暈也是缺氧的臨床表現之一。輕度的缺氧有時並不完全表現為呼吸困難、呼吸急促等,可能只是表現出有些乏力,或是感覺頭暈,出現這些情況也要檢查下是否是『沉默性肺炎』。」陳奇通說,最簡單的方法是可以購買血氧飽和度監測儀每天在家自行監測指脈氧飽和度,如果低於93%,就要高度懷疑「沉默性缺氧」的可能。

他還提醒:「不論是奈瑪特韋/利托那韋片還是阿茲夫定,這些抗病毒藥物都是建議早期的使用,來預防進展為重症肺炎。一旦已經進展為重症肺炎,這時候再去使用這些藥物,治療效果往往就比較差。而且需注意,並不是吃了抗病毒藥物就一定不會進展為重症,如果吃了後,症狀依舊沒有緩解甚至不斷加重,這種情況還是要到醫院就診。」

來源:中國小康網微信公眾號綜合央廣網、人民網、新聞晨報

圖源:卡樂圖片 賈瓊 寧穎 攝

責編:周經韜

審核:王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1f25fbc79622ccdad72f366f797eb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