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認真看過一個「網大」了。
尤其是過了一個春節假期,在新的一年,年會是驚喜還是震撼?
沒錯,「盜墓賊」還是撞了頭:
《老九門之青山海棠》 。
隨著《鬼吹燈》和《盜墓筆記》 IP的不斷發酵,這兩部作品或者其他盜墓題材電視劇的改編,這幾年已經如鯽魚過江。
也有好的作品。
然而,重點是,然而,跟風、蹭熱度、以次充好的人似乎更多了。
這個《青山海棠》呢?
1、前傳的「前傳」。
上世紀初,東北。
日本人控制了南滿鐵路,幾乎為所欲為。
強行徵用中國勞工司空見慣,但更令人髮指的是,他們甚至用活人做人體實驗。
某集中營,雨天。
十幾歲的張啟山,和他的父親被關在這裡。
由於某種原因,海關外的張家族的屍體發生了變化。一旦發燙或者極度憤怒,就會發揮出遠超他人的力量。同時脖子和後背會出現紋身。
因此,他們成了日本人體實驗的第一批目標
張啟山的父親張澤專也在其中。
為了救他的父親,少年張啟山,在混亂的雨夜潛入監獄,見到了他垂死的父親。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的身後總有一雙眼睛在盯著他。
這個人就是左。
那時,他是日本軍隊的顧問。
據說「二狗」比日本人更可惡,左謙就是其中之一。
為了給人爭光,左把做人體實驗的最後希望寄托在年輕的身上
但是,結果他失望了。
少年張啟山的紋身,無論如何「激發」,也只是半暈。
離理想的整體相差甚遠。
經過一番掙扎,張啟山應該如何走出困境?
南三叔後來介紹《老九門》,說的很清楚,是《盜墓筆記》正文的前傳。
小說以張佛(張啟山飾)和二月紅等老九門前輩為主要人物,展現了一個與後來的「鐵三角男人」完全不同的故事。
而這個《青山海棠》可以說是《老九門》的前傳。
因為它講述了張佛第一次到達長沙,認識二月紅,的過程和離奇曲折。
2、老九門。
在《盜墓筆記》的宇宙中,老九門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術語。
什麼是老九門?
p>那上三門為官,軍爺戲子拐中仙,正如煙上月。
那平三門曰賊,閻羅浪子笑面佛,正如杯中酒。
那下三門經商,美人運算元棋通天,正如花下風流。
這段總結,來自於網友「君本華衣」,不過經過了三叔在社交平台的認證。
因此,也可以算是一種「官方說法」。
也就是說,老九門分為上、中、下三門。
其中:
上三門為官,分別是張啟山、二月紅和半截李;
中三門為賊,分別是陳皮阿四、吳老狗、黑背老六;
下三門為商,分別是霍仙姑、齊鐵嘴、解九爺。
在這裡面,吳老狗是吳三省的父親,吳邪的爺爺,而解九爺則是解連環的父親,解雨臣的爺爺。
等到吳邪「出山」之時,老九門老一輩中,陳皮阿四仍然在世。
不過他已經九十多歲了。
3、《青山海棠》到底要看什麼?
其實無論是《鬼吹燈》,還是《盜墓筆記》,其中的故事、人物關係、各種大場面,原著粉們,以及喜歡這類題材的朋友都已經很了解了。
然而,當這部《青山海棠》上線之後,它還是迅速來到了飆升榜的第一位。
甚至還力壓了央視的開年大劇《人世間》。
有時候我在想,在這麼一部影片中,我們到底要看得是什麼?
故事
小樓一夜聽春雨,咸陽遊俠多少年。
從亂墳崗中爬出的張啟山,終於來到了自己的「終點」——長沙城。
似乎,張家人很喜歡「終點」這個詞。
從急於逃離的東北,再到看似風平浪靜的長沙,張啟山一路上並沒有閒著。
當年的仇家,他已經一一清除。
當然,還有最後的一個人:
曾經的日軍顧問,人體試驗的急先鋒,左謙之。
此時的左謙之,已經是長沙的布防官,位高權重,想要除掉他,並不容易。
總結下來,不外乎有兩種方法:
其一,有神鬼莫測的通天手段;其二,來到他的身邊,找出足以毀滅他的證據。
張大佛爺固然厲害,卻還只是一介凡人,並不能隔空殺人。
所以,來到左謙之身邊,才有機會。
在師父的引薦之下,張啟山如願地成為了左謙之的副官,與他一同前來的,還有熊熊燃燒著的復仇之火。
菩薩慈悲,金剛怒目。
佛渡不可教化之人,敢怒為嗔,敢下無間地獄,此乃無畏也!
最高級的獵手,往往以獵物的身份出現!
角色以及人物
在這部《青山海棠》里,反派左謙之的飾演者,請來了香港演員駱達華。
作為香港電影的黃金配角之一,他已經定居上海。
來到內地發展之後,駱達華出演了大量的網大作品,這只是其中的一部。
影片中他的表現,明顯是符合預期的。
這也是香港演員的一貫特徵,總是能在有限的戲份中,兢兢業業地完成自己的分內工作。
該影片中最令人欣喜的,是劉暢。
在《重啟之極海聽雷》中,他飾演新登場的人物劉喪。
尤其是念著長沙當地的童謠,卻襲擊紅衣女子的戲份中,嗓音十分帶感:
螢火蟲,飛過壠;
借把鎖,鎖大門;
借條牛,犁大丘;
借雜馬,跑橫丘。
如果說這部影片有什麼不足之處的話,那麼就是配音了。
更直白一點說,不知道是不是後期重新配音,或者大量改詞等其他原因,影片中角色的嘴型總是和配音不太能對得上。
不過,依然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