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不好的人要留意「一黃二紅三黑」 這些習慣要改改

2024-05-13   全科與心理

原標題:肝不好的人要留意「一黃二紅三黑」 這些習慣要改改

肝臟作為人體內的「化工廠」,承擔著解毒、代謝、分泌膽汁等多個重要功能。

但肝臟很能「忍」,有時候明明「生病」了,卻不「吱聲兒」。但是當肝臟受到損傷時,身體往往會表現出一些症狀,一旦發現這些信號,務必及時就醫檢查。

01*

肝不好 可能有「一黃二紅三黑」

「一黃」

1

1.眼白髮黃

眼睛相對來說,是身體上比較敏感、脆弱的部位,並且與肝臟之間聯繫比較密切。

眼白髮黃很可能是肝功能異常的原因,肝臟分泌的膽汁中有一種膽紅素,正常情況下,膽紅素正常代謝後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肝臟的功能就包括代謝膽紅素,若這項功能出現障礙,膽紅素就可能在血液中堆積,引起眼白髮黃。

「二紅」

2

1. 手掌發紅

有些人手掌會出現一些紅色的小斑點,對其按壓就成了白色,鬆開就又變成按壓前的樣子,其實這就是肝掌,主要是肝臟病引起的。由於它不痛不癢,不容易引起注意,進而引發較嚴重的肝病。

人體內的雌激素主要由肝臟對其滅活,維持機體激素平衡,肝臟病變可能會造成雌激素含量升高,累積過多時,就會對毛細血管造成影響,使其充血、擴張,肝掌由此而來。

2. 紅色蜘蛛痣

蜘蛛痣是一種細小的血管擴張,看起來像紅色或紫色的蜘蛛網狀圖案,常見於面、頸和上胸部。這可能是肝臟疾病導致雌激素水平升高的結果。

「三黑」

3

1. 黑眼圈

黑眼圈可能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比如缺乏睡眠、壓力過大等。

但如果黑眼圈長期存在,且伴隨其他症狀,如乏力、食欲不振等,那麼可能是肝臟功能受損的表現。肝臟不好會影響身體的代謝和排毒功能,導致色素沉澱在眼部周圍,形成黑眼圈。

2. 臉發黑

肝臟受損時,體內的毒素無法正常排出,可能會隨著血液循環到達面部,導致面部皮膚發黑。這種發黑通常表現為面色晦暗,缺乏光澤。

如果發現自己的臉色越來越黑,且伴隨其他症狀,如黃疸、蜘蛛痣等,那麼可能是肝臟受損的信號。

3. 指甲發黑

指甲發黑也是肝臟受損的一個可能表現。當肝臟功能受損時,體內的毒素可能會在指甲上沉積,導致指甲變黑。

此外,肝臟不好還可能影響指甲的生長和形態,使指甲變得脆弱易斷。如果發現自己的指甲變黑或變形,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02*

傷肝的習慣 要改改

1. 愛好喝酒

喝進肚的酒精90%以上都要由肝臟代謝,代謝中產生的乙醛和自由基不僅會殺掉肝細胞,這個代謝過程還會增加脂肪在肝臟的堆積,這也是損傷肝功能的,所以喝酒真的很傷肝。

2. 經常熬夜

熬夜的習慣可以說是大多數疾病的源頭,肝臟也不例外。

經常熬夜,容易導致肝細胞供血不足,破壞原有的細胞結構,增加肝臟損傷的風險,肝功能也會因為休息不足而出現影響。

3. 頻繁染髮

大部分染髮劑中都含有幾十種化學成分,很多化學物質都是有毒的,比如硝基苯、苯胺等。

頻繁染髮,不僅會讓肝臟負擔加重,而且染髮劑中的有毒成分會損傷肝細胞,引發肝臟疾病。

4. 容易生氣

容易生氣的人,患肝病的風險比普通人高,頻繁的怒氣會導致肝氣鬱結,同樣容易招致肝臟組織受損。平日裡樂觀生活,寬以律己,保持健康正面的情緒,才能更好地守護肝臟健康。

5. 長期吃藥

常年吃藥,讓肝臟長期處於高負荷代謝毒素的狀態,會加重肝臟負擔,還會導致藥物性中毒。

用藥最好注意其不良反應,不盲目濫用,減少對肝臟的損傷。

6. 感染病毒

病毒侵入肝臟後,導致肝細胞變性腫脹,肝臟內出血、肝臟腫大,正常肝功能衰退,逐漸變成慢性肝炎。慢性B肝、慢性C肝是我國肝硬化、肝癌患者的主要原因。

7. 超重肥胖

一般肥胖的過程是先胖肝,再胖腰,最後是整體的體重超標。

一個人體重增加了3%-5%,就很有可能從原先沒有脂肪肝變成患有脂肪肝。建議男性腰圍超過二尺七,女性超過二尺三,做個肝臟檢查。

8. 飲食不忌

發霉食物被黴菌污染,產生有致癌作用的黴菌毒素,如黃麴黴毒素對肝臟的傷害最大,易誘發肝癌。其中,花生、玉米等最容易污染黃麴黴毒素,如果堅果和糧食已經發霉,就直接扔掉。

9. 吃土榨油

因為土榨油不像超市賣的成品油,要經過真菌毒素的檢測,黃麴黴毒素必須控制在某個限量以內。土榨油的油料作物和榨油工藝中都可能污染黃麴黴毒素,導致黃麴黴毒素超標,所以土榨油千萬別吃。

10. 愛吃生食

有些人愛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貝類,貝類是濾食動物,也就是過濾海水來獲取食物和營養,可能會攜帶A型肝炎病毒。

【免責聲明:本篇文章內容摘自網絡,僅用於科普公益宣傳,版權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各平台如若轉載,出現任何問題,與本平台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