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丨為什麼說《不完美受害人》給涉案劇打開了一扇窗?

2023-08-09     影視獨舌

原標題:研討會丨為什麼說《不完美受害人》給涉案劇打開了一扇窗?

2023年8月9日刊| 總第3322期

8月6日,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辦的電視劇《不完美受害人》研討會在北京舉辦。

《不完美受害人》是一部由性侵案展開的時代洞察話題劇,高璇、任寶茹編劇, 楊陽執導,周迅、劉奕君、林允領銜主演。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秘書長易凱主持,與會專家、平台代表和劇集主創圍繞著劇集的題材創新、人物塑造和社會意義等多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為女性困境溯源、求解

《不完美受害人》是今年暑期檔為數不多充滿現實稜角的劇集,通過這樁性侵案羅生門,我們得以看見受害女性維權的困窘與艱難。

該劇製片人楊立業表示,《不完美受害人》想與大家探討的不光是職場性侵、家庭暴力等大尺度話題,更要探尋普通人面對侵害,為什麼總選擇下意識屈從,弱勢方為什麼總是無法對強者說不。

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楊蓓認為,《不完美受害人》中的角色拋棄了扁平、非黑即白的塑造方式。「這部劇的靈魂是弱者的反抗和自省。受害者不完美,加害人也並不是壞得徹底。我們能看到對待案件,同一個人的前後態度也可能自相矛盾。劇集用精準的鏡頭語言,詮釋出了人物心理變化的複雜性和合理性。」

演員穎兒認為,這部劇是女性的發聲筒。穎兒在劇中飾演的家暴受害者米芒,被困在錯誤的婚姻里,自衛時不慎用刀刺傷了丈夫。「米芒是從山區來的女孩子,在生活里會有自己的小算計,和趙尋(林允 飾)一樣不完美,但這並不能成為她被迫害的理由。」

穎兒希望,米芒這個角色能夠給相同處境女性一些指引。「米芒因為平時沒有求助意識,案件發生後陷入了非常被動的境地,希望她可以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讓更多被侵害的女性了解如何收集證據,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演楊陽說,《不完美受害人》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創作體驗。「網際網路讓信息獲取更加便捷,但也產生了信息繭房,讓不同群體更難相互理解。我們用29集呈現一個案件,詳細展現每個人物的不完美和多方立場,為的是尋求共識和理解。我很高興看到有些觀眾,遇到有爭議的人物抉擇,能主動參與爭論,表達理解和共鳴。

從話題走進社會深處

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十分認可《不完美受害人》在類型上的突破。「這部作品是暑期檔為數不多、憑藉口碑獲取關注度的現實劇集。它能受到如此廣泛的社會關注,是因為創作關注到了生活的角落,和個人隱蔽的內心。」

李京盛表示,《不完美受害人》的懸疑敘事也為涉案劇創作找到了新的突破口。「這部劇突破了以往刑偵劇以追兇為主線的套路敘事,懸疑並不一定意味著兇殺。案件之外,還有更多人性、生活性和社會性的表達空間。」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尹鴻肯定了劇集的社會銳度與專業深度,「『不完美』本身就是尖銳的,這種尖銳會『扎』到觀眾,但也讓女性話題進入了更深的領域。」

另外,尹鴻認為,《不完美受害人》作為涉案劇,律法情節的專業度非常到位。「如果不經曆法律程序,大部分人對維權過程都是非常陌生的。劇中詳細展示案件的偵查過程,比如提出了硬強姦和軟強姦的區別,面對家暴、性騷擾如何起訴、留證等等,對普通人都有很強的科普意義。

廣電獨家」副總經理祁海琳認為,《不完美受害人》雖然聚焦的是熱點話題,但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爽劇。「前期因為受害人的搖擺和孤立無援,觀眾的痛感是比較強的。」看劇的過程,觀眾同趙尋一起沉浸式成長,趙尋的改變,能鼓勵更多女性站出來發聲。這是一部電視劇難能可貴的社會效應。

《文藝報》新聞部主任徐健十分欣賞《不完美受害人》的鏡頭語言。「故事情節與人物成長有機結合,每個人在尋找真相的過程中都在重新認識自我、重拾自我。充滿隱喻和象徵的視覺元素,讓這部源於現實的作品有了更多的回味空間。比如水元素的運用,片頭的水涌到房間各處,帶出了劇中各種重要物件,也暗示女性受害者看似柔軟,實則也擁有破壞一切、重塑一切的力量。

著名文藝評論家、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仲呈祥肯定了《不完美受害人》的精神高度。「劇集寫出了人性、權力與慾望之間的複雜關係,也指出人更高遠的精神境界。比如律師林闞(周迅 飾)為什麼拋棄金錢、名利,選擇為正義而戰。這種精神給予當代觀眾的能量是不可小覷的。」

文/葵涌

家人們,請給影視獨舌標星號

點擊 「閱讀原文」 查看更多歷史消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057e061e0af2cbdf9ca94a235f298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