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最近已經加快了自己的回歸動作,線下的門店重新開起來的越來越多,而且中低端新機的布局也更加完善了,今年的目標銷量是4000萬台。最重要的是關於5G的傳言也越來越多,有很多消息認為華為將會在今年年底推出5G手機。
那麼華為在回歸之後,對誰的影響最大呢?誰將會首當其衝?
我也看到有人認為,華為回歸之後影響最大的是小米。但是在我看來,華為回歸之後影響最大的並不會是小米,下面說說我的理由。
1、目前華為雖然是在海外市場開始恢復,但是恢復的速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快,尤其是目前華為還不能夠使用谷歌的GMS服務,在海外生態上還是有一定缺失。所以說,目前華為的回歸大部分銷量來源主要還是來自於國內市場。即便是華為在巔峰時期,華為的大部分銷量也都是來自於國內市場。
2、目前小米的銷量結構已經發生了變化。現在的小米主要銷量來源於海外市場,國內市場的銷量幾乎到了谷底。根據數據機構公布2022年的出貨量數據來看,小米的全球出貨量市場是1.53億台,而國內的出貨量市場僅為3860萬台,小米海外市場的出貨量占四分之三左右,而國內的銷量占比僅為四分之一左右。很顯然,如今小米的銷量構成結構決定了它受到華為的衝擊並不會想像中的那麼大。畢竟也不可能說華為的回歸就會讓小米在國內市場的銷量降到零吧。
3、華為對比起其他國產手機廠商而言,它的強大之處在於渠道掌控能力。可以看到整個市場對於華為品牌的認可度非常高,尤其是線下市場,因為華為手機的價格比較貴,利潤空間更高,渠道商們更加願意去推銷華為手機,而用戶對於華為的認可度也非常高,因此,我認為華為的回歸的主要戰場在於線下市場。而小米目前的主要銷量來源還是來自於線上。
4、華為跟小米的用戶重疊度較低。在手機圈曾經流行這麼一句話,喜歡華為手機的不會去買小米手機,喜歡小米手機的不會去買華為手機。雖然你不能夠說他完全的正確,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他們的用戶是有區別的,他們各自注重的東西有所不同,即便是華為現在受限制,很多華為的用戶寧願用老機型或者換其他品牌,也不願意去選擇小米手機。同理,你也不可能讓所有的小米手機用戶都轉向華為。
當然,華為的回歸最終也一定會對小米造成衝擊,只不過說首當其衝的並不是小米。那麼華為回歸會對小米造成哪些影響呢?
首先自然是會擠壓小米的國內市場份額,原本那一部分迫於無奈投向小米的華為用戶,最終重新選擇華為是很正常的。
其次,華為的號召力是非常強的,目前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處於下滑狀態,而華為正處一個反彈的態勢,大部分的銷量都會來自於國內市場,尤其是線下市場,華為的回歸將會讓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畢竟市場的蛋糕就那麼大,一般用戶買了華為的手機就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再去買小米等其他手機廠商的手機了,這是一種此消彼長的競爭。
華為在線下的強力復甦,再加上市場的下滑,會讓小米想要拓展線下市場的戰略受衝擊。這些實際上也都是華為回歸之後會對所有手機品牌造成的影響。
綜上所述,我認為華為的回歸,勢必會對其他手機廠商造成衝擊,但首當其衝的不會是小米,首當其衝的會是誰呢?把以上4點反過來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