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由於疫情影響,孩子的寒假延長到今年的2月底,雖然老師也有給孩子布置作業,家長也是讓孩子在家好好學習,但是家長卻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孩子仿佛是收不回心,在家沒辦法靜下心來學習,越來越坐不住,如果旁邊沒人看著,孩子準會出現小動作或走神。
孩子坐不住,無法專心地學習,表明孩子出現了專注力問題,無法將心思放在學習上面。這些問題在這個寒假應該會特別明顯,大部分孩子都出現"假期綜合徵",對於學習提不起興趣。
家長擔心的是,3月份開始孩子開始要在家裡上網課,沒有了老師的監督、朋友的陪伴,也就是沒有學校課堂的氛圍,孩子需要高度的自覺性和專注力,不然想讓孩子長期對著電腦或電視上課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家長要知道,想讓孩子收回心,專心地在家自主學習,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得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孩子的專注力低下有多方面的原因導致,家長需要進一步了解自家孩子為什麼專注力差?"斯特普效應"主要是講述什麼的?家長又可以通過什麼途徑來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呢?家長就跟著我來好好地學習一下吧。
孩子專注力差?原因是多方面的
現在的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投注大量的心血,因此也是抱怨多多,特別是輔導孩子作業方面。很多家長都說到自家的孩子總是坐不住,做作業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一不留神孩子就走神,總是需要家長在旁邊看著。看到孩子這樣的狀態,家長總是忍不住地就是一頓呵斥,心裡也是充滿疑惑,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那麼自覺,我家的孩子就是這樣子的狀態呢?
研究數據表明,孩子的專注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會不斷地增強。孩子每長大一歲,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會增加兩到五分鐘作用,如果是孩子感興趣的活動,他們的專注時間會更長,對於不喜歡的事情孩子就無法靜下心來。
事實上,孩子專注力差是有原因的,家長不要分不清情況就隨便責罵或是責罰孩子,而是要找出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原因,對症下藥,糾正孩子專注力差的問題,讓孩子能夠專心地學習。
孩子之所以會分心,最明顯的原因就是受到了干擾,我們一般說到的干擾就是內部干擾和外部干擾。所謂"內部干擾",就是指孩子自己內心的想法影響到實際的行為,就像大人一樣,我們的大腦不只是為一件事情打轉,可能在某一瞬間突然就想起了另外的事情。簡單地說,孩子雖然在寫著作業,突然間想起來同學說下午要一起去書店買輔導資料,導致孩子沒有專注在作業上面,出現短暫的走神。
"外部干擾"則是比較好理解的,也就是別人或環境對於孩子的干擾。家長應該都有明顯的同感,當家裡來客人或是其他小朋友在場的時候,孩子就無法在房間裡安靜地學習,他們總是想著要出來湊熱鬧或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導致孩子出現走神。家長要注意的一點是,我們自身陪伴孩子的方式出錯,家長總是在一邊監督著孩子,不給孩子絲毫的自主空間,當孩子出現短暫的"小差"時,家長就會出聲呵斥,慢慢地孩子就依賴於家長的監督,一旦沒有限制,孩子的專注時間就會極度下降。
外部環境對於孩子的專注力也有很大影響,如果外部環境比較嘈雜,如樓上在裝修、客廳里的電視聲音和談話的聲音、家人說話的聲音等,這些聲響都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導致孩子無法專心地學習。
關於"斯特普效應",家長了解一下
科學界也在對孩子的專注力進行實驗,也就是我們接下來要介紹的"斯特普效應",家長來好好地學習一下。
"斯普特效應"是心理學關於"專注力"的實驗,也就是通過視覺上的色彩干擾,讓參與實驗者來快速地念出文字和文字的含義。這個實驗當時是分成兩個組別進行的,第一組則是文字的顏色和含義是一致的,被實驗者在文字出現的時候要說出文字的含義,工作者記錄下說出正確答案的時間。第二組則是文字的顏色和含義是不一致的,同樣要求被試驗者說出正確答案,記錄下所花費的時間長短。
通過實驗對比可以發現,第二組的被測試者的反應時間明顯比第一組的長。其實這兩組實驗沒有明顯的難度區別,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實驗結果呢?實驗者研究發現,其實是參加實驗的人員專注力被影響了,因為字體的顏色和含義不一致,導致大腦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因此說出正確答案的時間變長了。
這樣的實驗結果表明,孩子的專注力沒有過多的差異,只是可能因為某些干擾因素的影響導致孩子出現專注力的問題,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無法專注地學習,我們就應該找找到底是什麼因素影響了孩子的專注力,然後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想要提高專注力,家長可以這樣做
其實,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因素也不多,家長可以逐步地排除,然後找出最終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因素,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家長可以學學一下幾個簡單的小辦法。
1、家長要給孩子多些信任。
有些家長總是擔心孩子自己不夠自覺、學習喜歡開小差,所以在孩子學習的時候總是在旁邊守著,如果自己沒有時間就是讓老一輩的幫忙看著孩子,不讓孩子去做其他事情。雖然這樣子孩子是一直呆著學習,但學習效率還是沒有提高,反而讓孩子覺得家長不信任自己。所以,家長要多給孩子一些信任,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讓孩子能夠自由地學習,這是鍛鍊孩子自主能力和獨立能力的過程。
2、對待孩子有多點耐心。
我們大人要完全地專注也需要時間,孩子也是一樣,所以家長要多點耐心,讓孩子能夠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或是引導孩子在學習中發現樂趣,而不是一直以任務來壓迫孩子,想讓孩子持久高效地學習,最重要的還是讓孩子發現學習的樂趣,然後進行自主地學習。家長不要總是輕易地打擾孩子這樣探索的過程,長此以往對於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不利。
3、家長要明白專注力是有限的。
家長需要知道的一點是,孩子的專注力也是有限的,跟我們大人是一樣的,需要時間讓大腦去休息,這樣才能提高專注力的。所以,家長需要引導孩子在專注力高的時間段去學習難度高的學科或是孩子的薄弱學科,高度利用孩子的專注力。
就像我們大人的專注能力一樣,需要安靜的環境來保證,所以家長要在家中創造適合學習的環境,不要總是大聲地喧譁或是談話,同時也不要順便地打斷孩子的專注過程,讓孩子能夠安靜地學習和思考。
孩子的專注力沒有差異,只是它們比較脆弱,需要家長多一點的保護,多一點耐心,多給孩子自由探索的時間,我們就能看到孩子的成長。家長要知道專注力也是可以通過訓練來提升,多給孩子一點信任,加以正確的引導,孩子就能夠專注在學習上面,這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
我是小C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