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如何學習!超詳細學習全流程,想逆襲的看

2019-07-08   北京四中網校

只提供原理和方法論的學習指導類文章,都是在耍流氓。

希望今天的這篇逆襲文章,是真誠的,是有價值的,是具有實操性的。

手把手教你如何學習!超詳細學習全流程,想逆襲的看!

01 如何認真聽講

大家從老師那裡聽說過的耳皮子都起繭的一句話是:課堂上要認真聽講、認真記筆記,不然你怎麼可能考好?

之所以這句話讓人產生牴觸,是因為它與雞湯無異,沒有告訴你該怎麼認真聽講、怎麼記筆記。

聽講姿勢要端正

因為,托下巴,蹺二郎腿,坐太師椅或者斜著身子,這些姿勢或多或少都會懈怠你的思維,最後導致走神。

筆一定要握在手中

這點非常重要,不僅僅是記筆記的緣故。

我們老師做過一些簡單的測試和觀察,發現很大一部分學生不握筆的時候,非常容易走神。

一定要動腦,玩命動腦

考慮老師所講的東西的概念、作用、合理性、是否存在矛盾、潛在的應用、現實生活中的映射等等。

不動腦筋,以上所述都會沒有意義!

手把手教你如何學習!超詳細學習全流程,想逆襲的看!

02 如何記筆記

我用的是康奈爾筆記法

這個學起來很快,用起來也很方便。

你可以先用一門簡單訓練,然後用到各個學科。

下圖是我物理的筆記,字丑將就看吧。

手把手教你如何學習!超詳細學習全流程,想逆襲的看!

康奈爾筆記法

這幾張圖,可以讓你1分鐘get這個筆記法的精髓。

康奈爾筆記法

康奈爾筆記法

康奈爾筆記法

康奈爾筆記法

康奈爾筆記法

康奈爾筆記法

康奈爾筆記法

康奈爾筆記法

該記什麼內容?

老師的補充講解內容

老師獨創的東西(你在各種教輔以及課本上沒有看到過的)

上課講的非常經典的例題和模型

老師反覆強調的點(哪怕是設直線前要考慮斜率這樣的小點)

自己靈光乍現的感悟等等......

再一次強調,筆記記得好,意味著你以後複習的思路更為清晰和完整,也同時意味著效率高,千萬要重視!!

沒必要記什麼內容?

概念性的東西、課本上有的東西、你已經爛熟於心的內容都沒有必要記進筆記本。

但是不記進筆記本不代表什麼都不做,最起碼你要做個簡單的標註,比如這個概念在哪本書第幾頁什麼的。

手把手教你如何學習!超詳細學習全流程,想逆襲的看!

03 如何寫作業

第一句:做作業千萬別抄。第二句:做完作業千萬別校對。

第一句的道理不用說,第二句話,我一直在揣摩,直到高二一次考試後才有所明悟。

不校對,意味著你必須憑藉自己的能力完成作業,即使有些題目不會做,而這就是你的真實水準。

這樣做作業的狀態,更接近你考試的狀態,都會有做不出題目以後的忐忑不安,交上作業以後擔心錯很多這種心態以及做出好作業時的興奮。

不校對,還意味著暴露自己的問題,從而讓老師知道還有問題存在,以便更好地解決問題。

以上兩條是做作業的原則。擯棄這兩條原則,我不能說你一定考不好,但是絕對會有隱患埋下。

如何高效的完成作業

完成作業並非簡單地塗滿整張卷子,而是搞清試卷中每一道題目所透露的思想、模型,以及考查的知識點。

作業前

你需要做的,應該是回顧筆記本以及課本,看下自己所做的總結以及感悟,整體回顧一下上課所講的知識。

這個過程不會也不應該太長,最多5分鐘。

作業中

學會使用記號。比如我用圈圈符號,圈出題號標明這道題有疑問,並在其邊上進行簡單標註。

使用記號的好處,一是能方便記錄做作業時的狀態和想法,二是方便自己做完作業後進行整理和歸納。

展現自己的做題思維,就是要有點塗塗畫畫。

比如數學中「以下不正確的是」,「x>0」這些容易看錯的地方,要用劃出來,反覆提醒自己。

比如英語裡面做閱讀理解,每一道題的依據基本都能在文章裡面找出來,你應該劃出關鍵性句子,並標上題號。

這不僅是做題時的依據,如果老師分析起來,你也能快速回憶起來。

作業後

一般來說,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不懂的問題,這個時候,老師或者同學,都是你最好的幫手。

找同學,最好找一個耐心一點的、語氣溫和,並且真的精通你問的問題的,而且最好固定下來。

找老師,去的時候最好帶上別的作業或者複習資料,因為在你前面可能有很多同學等著問問題,所以這段時間千萬不要浪費在和其他同學扯淡上。

注意,答疑時並非就問個答案,而是問思路,問題目的模型,問有沒有簡便方法等等

在作業訂正中,最重要的一塊就是錯題的整理。

而我最自鳴得意的就是發明了一種簡單粗暴的整理錯題的方法。

傳統的錯題整理法——錯題本。

你需要的做的,往往是剪下或者謄抄錯題到自己的錯題本,然後重新寫一遍解答過程。

手把手教你如何學習!超詳細學習全流程,想逆襲的看!

這是我高一所作的一部分數學錯題本(因為用的是雙面膠,所以現在都泛黃了)

在我看來,錯題本有三個比較大的缺陷:

1、製作一道錯題非常麻煩和費時。

剪下或者謄抄然後寫過程,我自己測過用時,快的2分鐘,慢的7、8分鐘。

而一張試卷中基本不會只有一道錯題,對於我這種又懶又惜時的人來說,這種錯題本就是低效的代名詞。

2、機動性不夠強。

如果你已經掌握一道題目之後,它還是會貼在那裡,對我而言有些浪費錯題本的空間。

3、無法還原做題目時的狀態,這是我認為錯題本最致命的缺陷。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受,就是做完錯題本之後,再回來看錯題,只會用一種欣賞,而不是重新做一遍的態度來看錯題。

而這就是很多人做了錯題本,然後就丟在一旁永遠也不去看的原因了。

無法還原的表現還體現在另一個方面——答案的無意識趨同。

就是當你看到答案寫在邊上的時候,你往往會無意識地用盡各種方法來證明這個答案的正確性。

這樣一個很不好的地方,就是會讓你失去粗心做錯的機會。

我的錯題整理方法:

在這一部分我先解釋一下什麼是一錯錯題,就是錯題在重做一遍的時候,又做錯了,那麼這些錯題稱為一錯錯題。

二錯、三錯以此類推。做對錯題就是在重做錯題時做對了的錯題。

每隔一段時間對自己的錯題進行回顧,一般比較合適的時間是周末作業量相對少一點的時候。

平時也可以,但是切記,一定要定期,一周一回顧是最有效的!

平時做錯的錯題一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粗心做錯,一類是思維上有漏洞做錯。

分出一錯的目的就是篩選掉那些粗心做錯的題目。

如果你覺得一錯的裡面也好像有粗心做錯的題目,對不起,那並不是粗心的問題了,而是你在某個方面存在缺陷,請在這方面好好反省一下。

在回顧錯題的過程中,你需要準備一個小本子,大概72K左右的的就行,用於記錄做錯一錯的原因、一錯的知識點或者自己的盲區。

錯題本


錯題本

04 如何複習

很多同學其實並沒有掌握很好的複習方法,以致常常事倍功半,不僅知識掌握地不牢固,還打擊自己的積極性。

我認為,複習有兩個原則和目的,第一,補漏洞;第二,構框架。

所有的複習行為都應該緊緊圍繞著這兩點。

補漏洞:

就是對之前學習中不清楚或者理解不深刻的知識點進行二次學習,力圖把精髓搞清楚。

補漏洞中最關鍵的一環,我認為是發現漏洞。

如何發現自己的漏洞?

平時老師所講,筆記本中有疑問符號,作業中有圈圈和「???」標記的東西;

一錯二錯三錯;

和同學交流時他說出來的應該掌握但是你不怎麼熟悉的內容。

這些你都可以認為是潛在漏洞,然後一個一個地去檢查消滅。

構框架:

我認為最有效的構建框架的辦法就是思維導圖。

我拿小說的環境描寫的作用為例,我們平時常常看到的資料,是這樣的:

手把手教你如何學習!超詳細學習全流程,想逆襲的看!

這樣的內容,你說你能完全背下來嗎?

就算能背下來,但是你對環境描寫的作用的理解還是一灘爛泥。

但是如果換成下面這種,會怎麼樣?

思維導圖

你是否感覺就更清楚一些?是不是有種知識一下子立起來了的感覺?

人是一種識圖動物,識圖的能力進化了上百萬年,而識字的能力只進化了幾千年。

因此,在複習的時候,你應該充分藉助你強大的識圖能力,幫助你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

一個非常關鍵的點:思維導圖一定要自己親手去畫了才有印象!

你看了我的圖,覺得我寫的頭頭是道,但我敢保證你明天就會忘記我的圖。

只有自己親自動手畫了,你才能明白思維導圖的構建有多繁瑣,這樣你的印象才會非常深刻。

在構建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你需要思考各個點之間的聯繫,該用什麼符號來連接,各個部位應該怎麼放置,怎樣表現才能更加清晰、一目了然。

構一張思維導圖,你可能需要10分鐘15分鐘甚至20分鐘,尤其是要畫得一目了然,對你思路和思維的挑戰更大。

但是這樣一張圖的形成,對你知識體系構建的幫助,遠遠比你自己看半小時一小時的參考書來的大。

對我而言最有價值的東西,莫過於我的隨筆本和錯題本子。

我發現了未曾發現的規律,歸納理解了更加深刻的知識,建立完善了自己的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