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陵還不如殉葬——看看古代守陵的宮女,如何侍奉死後的皇帝
導語:由於封建時期是高度集中的
皇權制度,所以在皇帝周圍的一切都是為他
服務的,其中最典型的就屬皇帝後宮中的
妃嬪。妃嬪們在皇帝活著的時候,需要為皇帝
歌功頌德的工具,而且也會體現出高高在上的皇權。
可是正所謂
一朝天子一朝臣,當皇帝死了之後,那麼皇帝的妃嬪們自然有她們該去的地方,有一部分的妃嬪會
被要求殉葬,而有一部分妃嬪則會被要求
去守陵。實際上守陵的妃嬪還不如殉葬的妃嬪,因為在古代看守皇帝陵墓的妃嬪和宮女,是
繼續要侍奉已經死了的皇帝了。
在皇帝的後宮中,有一部分妃嬪是深受
皇帝寵愛的,而且為皇家誕育子嗣,她們是有功勞的,但是當皇帝去世之後,備受皇帝喜愛的妃嬪也會被
要求殉葬,殉葬制度一直在封建時期流行,其實在皇帝的心目當中,他們只是將身邊的女人視為自己的
私有財產,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他們都
有權利處置。
所以無論妃嬪的意願是如何,只要皇帝要求她們訓葬,她們是沒有半點
選擇的餘地的。甚至於有的時候為皇家誕育了繼承人的妃嬪仍然會要求殯葬,其實這並不符合祖宗禮法,但是只能說她們成為了
宮斗的犧牲品而已。
在封建時期,
權力代表著一切,權力可以讓你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可以隨意處置身處社會底層人員。而在後宮當中,有一部分在皇帝生前並不受寵的妃嬪,她們死後大部分情況下是會要求去守陵的。因為既然生前不受皇帝的寵愛, 死後也沒有必要殉葬來
擾皇帝清凈,所以她們會被要求去守陵。看似是活了下來,實際上她們的
生活還不如已經殉葬了的妃嬪。
就算是不得寵的妃嬪,但是說到底也是
皇帝的女人,她們的生活肯定是要比普通的宮女好很多的,
山珍海味不一定每天吃,但是飲食上大部分情況下是不會
苛待的,所以一方面遠離了宮斗的
爾虞我詐,而另一方面可以盡情的享受生活,吃一些自己喜歡的吃食,所以日子過的還算不錯。但是一旦她們成為守陵宮女的話,在飲食上必須要做到
清淡,在為皇帝守陵期間,為了表示對皇帝的
懷念和敬仰之情,所以她們只能
以粗雜淡飯度日。
曾經在皇宮內還經常能夠看到御花園內的
鮮花以及穿一些
漂亮的花哨的
衣服,但是成為守陵宮女之後,這一切只能夠成為
回憶,她們每一天穿著
素衣,面對的是光禿禿的陵墓,周圍沒有一絲
生機。
雖然是活著,可是內心卻承受了巨大的
煎熬,在長久以來的精神壓抑之下,也會導致人
情緒崩潰,所以經常會有守陵的宮女
發瘋,而此時朝廷則會對外聲稱她們是
過度思念先皇。
成為守陵人的妃子他她也並不是十指不沾陽春水,實際上她們每一天有
大量的工作要做,整個陵園內的
維修工作全部都需要她們獨立去完成。這些妃嬪們曾經也都來自於
大戶人家,過著
養尊處優的生活。
但是如今一朝被放在陵園內,成為守陵人之後,一切
粗重的雜役都需要自己完成。而且守陵人的工作每一天都有人來檢查,所以整個皇陵內前前後後大大小小所有的東西全都
要擦拭乾凈,一旦被發現有所遺漏,她們則會受到
嚴酷的懲罰。
曾經皇宮內的妃嬪們雖然不受的皇帝的寵愛,但是至少可以
自娛自樂,與談得來的人一起聊聊天,做一點自己喜歡的事情,但是一旦成為守陵人的話,這一切只能夠成為
痴心妄想。她們必須要每天保持一
張苦瓜臉,因為作為皇帝的女人,在自己的丈夫去世之後,她們要無時無刻保持
悲傷的心情。
而且封建時期非常注重
祭祀禮儀,因此每一次到了大型節日的時候,守陵妃嬪的工作是非常大的,當然她們所排練出來的表演並
不是給活人看的,而是給
已經躺在棺木內的皇帝看的,所以從頭到尾她們只是在演一出
獨角戲而已。長久以來,也會讓人的內心漸漸
扭曲,失去了正常的情感。
總結:當然有一些人會說,既然這麼難過,為什麼成為守陵妃嬪之後不可以自盡?不是不可以,而是
她們不敢,一旦選擇自裁的話,她們的
家人會受到牽連,所以守陵的妃嬪只能夠一日一日的
熬著,
直到精神崩潰,最終熬到油盡燈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