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無現金社會:現金是最後的底線

2022-02-20     生活幸福

原標題:警惕無現金社會:現金是最後的底線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金錢也開始了科技化的路程。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無現金似乎已經成為了常態,移動支付的便捷性帶給人們生活巨大的改變。

往日人們需要攜帶紙幣和金屬貨幣進行交易,在不安全的同時也增加了人們的負擔。但如今無現金社會的到來,增加人們生活便捷性東西,同樣也引發了人們對於無現金社會的新一輪思考。

要知道,無論怎麼樣,無現金社會雖然是在中國成為主流,但絕對不可能都不占全部市場份額,這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發展所必須的,我們需警惕無現金社會,畢竟支付的多樣化才能真正地對於人們的生活起到更深刻的作用,而且現金是我們最後的底線。

一、澳洲一份提案,卻遭國人抵制

早在前幾年,澳大利亞的一個財長向當時的國會提交了一份名為Currency (Restrictions on the Use of Cash) Bill 2019的草案。和往常一樣,這樣一份看似簡單的草案並沒有受到澳大利亞人多大的認知程度。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份草案即將要被落實的時候,卻遭遇了澳洲當地人全體抵制。在這部草案里,明確提到了為了人們的安全同時也是為了打擊犯罪,禁止超過一萬美元的現金交易。

換言之,在人們的日常交易行為當中,一旦是大額的交易必須通過數字化交易來完成。這也就意味著,如果這部草案能夠執行,那麼,澳大利亞將會進入一個無現金社會。當然是一部分離世的政治學家對於這部草案,卻是有著更深的理解。用中國的話來說,這部草案無異於飲鴆止渴。

為了減少犯罪,直接一刀切的方式,禁止國內全面停止大額的現金交易,這對於企業來說尤為不便。並且在這部草案中,將大額的標準定在了一萬美元,這更是限制住了普通民眾的大額消費。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澳洲的全體國民對於這部草案的抵制在短時間內迅速發酵。不過移動支付這樣的科技便利,在中國方面確實非常普及的。

二、無現金社會的進步,中國早已享有

近年來,在中國隨著移動支付的擴展,這更是成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這一張名片走向世界。

在中國人的生活當中,移動支付已經占據了生活的很多方面。從大型的出口貿易到小型的商場購物、或者租用出行的共享單車,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利用移動支付來完成。不僅如此,隨著二維碼的使用,在城市或鄉鎮的市場大媽、小吃攤都用上了移動支付。

在如今,中央銀行的數據調查報告中顯示中國消費者傳統,消費金額在兩年內下降了10%,同比增長的是40%的移動支付,無現金社會在中國的今天似乎已經有了主流性的地位。

可以說,最適合人們的移動支付方式在中國獲得了空前的歡迎。那麼為什麼這個中國早已享受著的成果?在澳洲卻會引起全體國民的抵制。這和支付方式與思想的差異有著極大的關係。

三、電子支付與現金支付,好壞參半

這人是因為在歐洲人看來,如果自己使用現金支付,那麼必將需要通過某些金融機構來完成支付模式。這也就意味著自己的錢在使用過程當中成為了公開的,這對於重視自己隱私權的西方人來說是完全沒辦法接受的。

並且他們認為這是一種變相的奴役,因為沒有辦法利用移動支付的人,便沒有辦法在現今社會的中生存。除此以外,是數字貨幣與現金貨幣之間的嚴重差異,引發了人們對於數字支付的擔憂。

要知道以前的人們出行購買物資都是攜帶者紙質貨幣,這能給人們帶來一定的心裡滿足感。

但是一旦換成了數字貨幣以後,人們所擁有的不過是電子螢幕上的幾個數字而已。對於澳洲人來說,自己的錢似乎失去了金錢的真正屬性,反而只是那些金融機構給予自己的一串數字。

如果一旦發生了西方政治制度上的癌症,那麼自己儲存在這些金融機構的數字也將會迅速蒸發。在他們看來,一旦自己全面使用數字支付以後,或許在自己未來的某一天會在一夜之間變成窮光蛋。

因此,對於澳洲人民來說,現金成為了自己最後的底線。推行無現金社會,必須是讓自己保有一定的現金基礎之上推行的。

其實無論是電子支付還是現金支付,兩者都是作為完成消費過程當中的重要環節。他僅僅有的基礎是數字與物質的區別,移動支付所帶來的便捷性是傳統的現金支付所不能比擬的。但是也是隨著支付方式的改變人們的生活、產生極大便利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未知的危險。

在這其中,自己對於貨幣的使用陷入了一種公開的情況之下。這無疑給一些部分分子提供了某些便利的契機,也正是因為如此,對於重視隱私權的澳洲人來說,這樣的無現金社會是他們所不能容忍的。

四、為長遠計,無一可獨享江山

當然,作為對社會長遠發展來看,移動支付再怎麼發展都不應該成為社會消費行為完成過程當中的唯一支持途徑。

即便在現今科技的發展壯大的情況之下,移動支付收支的條件最為明顯的便是移動埠的輸入與輸出。一旦這些埠產生失效的或者被其他的騙子所利用,這造成的財產經濟損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而現金能夠在人們經濟使用的情況下完成一定量的交易。在人們日常生活當中,如果手機沒電了而身上攜帶有部分的紙幣,這便能對於人們接下來的消費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

並且移動支付市場雖然寬闊,但是也是需要國家進行更為精細化的監管。並不意味著無現金社會的便利性,就只看到它的便利性,而對於那些網絡支付業務的系統化和標準化處理可以置諸不理。

顯然,移動支付作為交易中的貨幣橋樑,雖然受到歡迎,但是整理也是刻不容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ea7afa398337bd6230885f49a879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