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警!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做好小麥吸漿蟲的防治

2022-05-04     勒夫水溶肥

原標題:預警!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做好小麥吸漿蟲的防治

小麥吸漿蟲俗稱麥蛆、小紅蟲等,是小麥抽穗揚花期的主要害蟲。其以幼蟲危害為主,成蟲將卵產在小穗上。卵孵化後,從穎縫處鑽入麥殼內附著在籽粒上,吸取籽粒內的漿液,造成小麥籽粒不能正常灌漿。被害籽粒乾癟,甚至空殼,千粒重降低等,從而造成嚴重減產,其是小麥生長中後期的一種毀滅性害蟲。

小麥吸漿蟲,一年發生一代。以幼蟲在20厘米深的土壤內越冬,第2年春季(一般在次年3月上、中旬小麥拔節時段)土深 10厘米溫度超過10攝氏度以上時,幼蟲開始向上移動到表土層。當溫度超過15度以上時(一般在4月中旬,也就是在小麥孕穗)其在地表開始結繭化蛹。當溫度超過20度以上時(也就是在小麥的抽穗揚花期,現階段到5月初)吸漿蟲成蟲羽化出土,當天即可交配並將卵產在尚未開花的小穗上。初孵幼蟲從穎縫處鑽入麥殼裡,附著在麥粒上吸取麥粒內的汁液,小麥籽粒成熟期幼蟲脫穗入土越夏,和越冬,少部分隨收割被帶走。

一、自查吸將蟲

可在每塊麥田按對角線任取五個點進行抽樣,或整田隨機取樣3到5個點。具體取樣方法:每個樣點將10公分見方,20公分深的土取出後分別倒入水桶,加水攪拌,靜止幾分鐘後將泥漿倒入80目的籮篩內,反覆數次,將籮篩內剩餘的柴草用清水沖凈,認真查找,發現有桔黃色米粒大小的蟲繭或幼蟲即為吸漿蟲。以每個取樣點有蟲2頭及多於2頭的即可確定為需要防治指標。

二、防治措施

要抓住吸漿蟲發生的各階段適時的防治,一旦錯失關鍵期就達不到防治目的。日常管理中適時到田間進行查看,一旦發現有蟲害、病害或者是小麥苗長勢不好的,就要及時用藥。

(1)麥種的選擇

根據當地小麥吸漿蟲往年發生的情況看,如果近兩年發生較嚴重,那麼在購買種子時,就要選擇抗蟲性較強的品種。其次注意不要連續幾年都種同一品種的小麥(即使是具有一定的抗蟲性的品種)。具體:一可以換品種種植,二輪作種植,中間隔一年不種小麥,種其他的作物,以此來解決蟲害抗性的問題;

(2)撒濕毒土

小麥孕穗期是吸漿蟲集中地表化蛹的時期,也是防治吸漿蟲的最佳時期。每畝可用3%鋅硫磷顆粒劑3公斤,細土20公斤,混勻後均勻施撒施到麥田裡,在地面形成毒土層,可殺死陸續化蛹的幼蟲和剛孵化的成蟲,防治效果可達80%以上;

(3)噴霧防治

小麥抽穗揚花期是吸漿蟲成熟羽化和產卵期,是防治成蟲和蟲卵的最佳時期,也是防治赤霉病的最佳時期,因此可結合防治小麥的赤霉病、白粉病和鏽病一起進行防治。

當麥田有50%的小麥抽穗至齊穗期時開始用藥。可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毫升加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克,可在下午4點以後選擇無風天氣進行噴藥,噴霧要噴勻打透,可有效控制成蟲群體的數量和其產卵的數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ea26eb9815dd191ce52da0bba7f49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