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駛入慢車道 世界十大央行政策路線圖猜想

2019-07-18     新海外生活

美聯儲和其他主要央行紛紛宣布全球利率達到峰值,他們正在為利率的下降做準備。

當前,全球經濟表現疲弱,通脹率繼續低於大多數政策制定者的目標, 聯儲會主席傑羅姆·鮑威爾料將進行十年來的首次降息。

歐洲央行總裁馬里奧·德拉吉也表示會採取行動,但估計要等到9月 ,甚至日本央行央行行長黑田東彥也可能面臨加入寬鬆陣營的壓力。澳大利亞,印度,紐西蘭和俄羅斯等國家已經實施新的刺激措施。

「主要央行面臨不同壓力。對於聯儲會而言,經濟基本面似乎依然強勁,促使央行行動的是對前景的擔憂。而歐洲方面,低於潛在水平的成長率需要央行採取措施,但政策空間有限。鑒於以上所有這些因素,預計未來幾個月會推出更多刺激措施 —彭博經濟學家歐樂鷹

以下是彭博經濟研究對全球23家頂級央行的季度評估節選,這些國家的GDP占全球經濟總量的近90%。筆者梳理了他們在2019年面臨的問題以及可能做出的政策回應。

聯儲會

目前的聯邦基金利率(上限):2.5%2019年底預測:2%

聯儲會主席鮑威爾明確暗示,將在本月晚些時候召開的央行會議上降息,問題在於他是否會提倡降息50基點,或堅持更謹慎的只降息25基點。鮑威爾強調了川普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和全球製造業產出的放緩。這可能會影響商業投資,進而削弱美國創紀錄的經濟擴張,儘管該國目前失業率較低且消費者支出穩固。

鮑威爾向美國人保證,中央銀行致力於保持經濟走上正軌。由於通脹低於聯儲會2%的目標,官員們具有放鬆政策的空間,但有些人可能會擔心這將刺激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引誘企業大量借貸,並將美股推向紀錄高位。鮑威爾過去曾警告稱,美國最近兩次經濟衰退是由資產泡沫引起的:包括2008年房地產市場崩盤以及2000年網際網絡熱潮的結束。

「正如鮑威爾在國會發表的證詞,他沒有意圖改變市場對7月份降息25基點的高預期,並進一步說明聯儲會不願意違背市場的預測。彭博經濟研究預期今年聯儲會將降息50基點。在7月份降息25基點後,聯儲會會試圖引導市場預測第二次降息在12月來臨,具體時機取決於經濟數據的基調— 彭博經濟學家Carl Riccadonna和Yelena Shulyatyeva

歐洲央行

當前存款利率:-0.4%2019年底預測:-0.5%

歐洲央行政策制定者承認,揮之不去的全球不確定性可能加劇歐元經濟放緩,央行準備採取額外行動,如降息或重新購買資產。投資者和經濟學家預計,存款利率將在9月之前降低,許多人認為量化寬鬆政策將在年底前重新啟動。

德拉吉準備在10月離職,成為歐洲央行史上唯一一位從未加息的行長。他的繼任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被普遍認為會延續德拉吉的寬鬆立場。拉加德定於11月1日履新,按計劃這也是英國正式脫歐的日子,如果屆時英國是無協議脫歐,歐洲將面臨直接的經濟衝擊。

「市場人氣變差,通脹率持續低迷,歐洲可能成為貿易保護主義下一個主要受害者。歐洲央行已經暗示,刺激措施即將來臨,預計會減息,放鬆銀行信貸,重新推出每月規模450億歐元的量化寬鬆措施。如果要發揮最大效用,歐洲央行應該推出一攬子措施並在9月份發布新預期。利率行動可能到來的比預期更早。」—彭博經濟學家Jamie Murray

日本央行

目前的政策利率:-0.1%2019年底利率預測:-0.1%

日本央行可能會維持貨幣政策不變。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6月告訴彭博,央行仍然可以提供大規模的刺激措施 ,但還沒有到必須行動的地步。事實證明,日本的經濟成長數據強於預期,使政策制定者對國內需求的韌性更有信心,關於推遲10月提高銷售稅的討論已經停止。如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政府似乎也不太擔憂日本央行的通脹目標,這令黑田東彥採取行動的壓力變輕。安倍在7月上議院選舉前告訴立法者,他的真正經濟目標是實現充分就業,而不是2%的通脹率。

儘管如此, 彭博調查的大多數經濟學家都預計,日本央行將在某個時候實施額外的寬鬆政策。由於美國可能降息,許多經濟學家預計日元將大幅上漲。

日本央行目前的承諾是將利率維持在極低水平,直到明年春天左右,該行將評估加稅對經濟的影響。

「無論是通脹放緩還是外部壓力增加,日本央行在可預見的將來都不太會屈服。即便如此,該行的部分策略可能是略微提高10年期殖利率的波動範圍,小幅調整前瞻指引。在謹慎的市場基調下,日元將很重要,如果日元兌美元升至1美元兌100日元附近,央行可能會提起警惕。」—彭博經濟學家Yuki Masujima

英國央行

當前銀行利率:0.75%2019年底預測:0.75%

英國央行行長馬克·卡尼注意到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爆發後英國的前景黯淡。英國脫歐期限延長帶來的不確定性阻礙企業投資。在第一季度庫存拉動GDP成長後,經濟可能在第二季度停滯甚至收縮。

所有這些導致了央行與投資者的預期愈發背道而馳。央行預測,如果平穩脫歐 ,將逐步上調利率。但市場認為降息將提上日程。

卡尼的接班人將在明年2月履新,由於英國政府本身的變化,卡尼的繼任者人選至今懸而未決。現任財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不會留任到任命新央行行長的時候。如果10月英國脫歐不順,那麼卡尼肯定要全力以赴,直到任期結束。

「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和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給今年英國經濟踩了剎車。預計下半年幾個不利因素可能消退。我們預測英國季度成長率將低於趨勢水平,下半年達到0.3%,同期通脹率可能依然低於目標。這將使英國央行有維持利率不變的空間,進一步觀察新任首相如何處理脫歐事宜。隨著最後期限迫近,10月31日前達成協議變得越來越艱巨。與此同時,議會似乎準備好阻止無協議脫歐。英國可能再次推遲脫歐,而政策將再次陷入癱瘓。」—彭博經濟學家Dan Hanson

加拿大央行

目前隔夜貸款利率:1.75%2019年底預測:1.75%

在連續第六次維持利率不變後,加拿大央行行長Stephen Poloz進一步強化了關於央行將無限期維持利率不變的預期,儘管全球央行都在朝著寬鬆周期行動,但Poloz並沒有給出其將追隨的暗示。

加拿大第二季度的經濟復甦,最近該國房地產市場也出現企穩。雖然大多數觀察人士都認為央行將按兵不動直至2020年,但一些經濟學家質疑該國如何能夠抵禦其最大貿易夥伴美國的經濟減速。市場也傾向於這個判斷,預期加拿大央行明年將降息約15個基點。

韓國央行

目前基準利率:1.75%2019年底預測利率:1.55%

南韓央行面臨降息壓力,該國經濟受到貿易戰和美國半導體行業急劇下滑的衝擊。面對創紀錄的家庭債務和飆升的房價,南韓央行行長李柱烈在去年11月升息時看起來對貨幣政策正常化有了清晰的路徑規劃。由於聯儲會和歐洲央行似乎準備降息,他現在面臨改弦易轍的壓力。

低迷的通貨膨脹將給予李柱烈一些自由活動的空間,但鑒於基準利率僅為1.75%(僅比歷史最低水平高出0.5個百分點), 他的利率調整餘地很小,特別是考慮到金融穩定性仍然令人擔憂的情況下。儘管普遍預期到今年年底該行將至少降息一次,但彭博調查的經濟學家認為,到2020年底,南韓央行最多可以降息兩次 - 總計50個基點。

「南韓央行面臨更大降息壓力。全球貿易緊張關係拖累成長前景,抵消了寬鬆貨幣政策帶來的提升作用。通脹率依然低迷,且遠不到央行2%的目標。我們預測四季度南韓央行將降息25基點,不過聯儲會7月份降息可能會促使南韓央行加快行動。」—彭博經濟學家Justin Jimenez

澳大利亞央行

目前的現金利率目標:1%2019年底利率預測:0.75%

澳大利亞央行於6月和7月重返寬鬆陣營,央行行長Philip Lowe已經暗示他會暫停利率調整一段時間,以了解經濟如何對寬鬆措施和減稅的反應。但進一步降息可能性仍然存在。

在避過全球經濟衰退後,澳大利亞央行在2009-10年收緊貨幣政策。如今利率可下調的空間只有一個百分點了。

「在7月份降息至歷史新低1%後,澳大利亞央行暗示將暫停寬鬆周期。在我看來,6-7月份50基點的降息力度應該是夠了,足以刺激住房市場和商業信心。6月份住宅價格繼續下降,但雪梨和墨爾本的房價漲幅表明反彈之日不遠。下半年經濟企業將支持消費支出,後者也是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前景的轉好以及仍具韌性的出口將是澳大利亞就業市場保持強勁,並將失業率控制在更低水平,正如澳大利亞央行所希望的那樣。市場預期未來12個月該央行還將降息25基點。」—彭博經濟學家Tamara Henderson

瑞士央行

目前Libor目標利率:-0.75%2019年底預測:-0.75%

隨著歐洲經濟不穩定,瑞士央行幾乎肯定會堅持其寬鬆的立場,包括負利率以及承諾必要時干預外匯市場。

歐洲央行任何進一步的寬鬆舉措都可能會刺激瑞郎走強。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瑞士央行將採取干預措施,並可能降低利率。雖然瑞士央行的利率已經是所有主要央行中最低的,但行長Thomas Jordan表示,如果有必要,還有額外的削減空間。

紐西蘭央行

目前基準利率:1.5%2019年底預測:1.25%

紐西蘭央行行長Adrian Orr 5月份在已開發國家中率先降息,此後其他國家逐漸趕上,他已經暗示計劃進一步調降利率。

Orr在6月稱,由於國內外經濟前景較為疲弱,可能需要降息才能滿足紐西蘭央行的通脹和就業目標。

經濟學家預測8月將再次減息,有些人預計今年年底前會第三次降息。隨著現金利率一步步刷新紀錄低點,一些觀察家甚至開始推測央行可能使用非常規政策工具。然而,紐西蘭經濟繼續擴張,預計今年晚些時候成長將加快。

「紐西蘭央行5月份降息25基點,並在6月份暗示可能採取更多寬鬆行動。我們預測下半年央行會降息50基點。紐西蘭央行5月份的預期表明在2021年二季度前,通脹率依然低於1-3%區間的中點,但就業仍然保持在最大可持續水平。2019年一季度和2018年四季度,紐西蘭的經濟成長率為2013年以來最弱,二季度的指標顯示物價壓力依然低迷。重要一點是,紐西蘭元兌貿易夥伴國貨幣仍相對有韌性,如果其他國家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該匯率可能面臨更多上行壓力。」

關注「新海外」 海外資訊一手掌握

聲明:本頁面內容,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免費提供,並非廣告服務性信息。頁面所載內容,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eBbBGwBmyVoG_1ZXOY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