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瑩媽
孩子三個月之前睡覺日夜不分,喝奶也是日夜不分,動不動就哭鬧,讓很多家長疲於奔命。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照顧也更加細緻,對很多孩子各個方面的變化都了解得比較清楚,孩子四個月之後,家長卻發現孩子似乎突然長大了。
晚上睡覺的時間開始延長,喝奶間隔時間也延長,孩子自己又還不會走路,不是很調皮,媽媽突然發現孩子好帶了很多。不少媽媽對孩子的照顧開始放鬆了一些。
事實上孩子在4到8個月的時候也是生長發育非常關鍵的時期,媽媽一定要事先觀察孩子的表現。
4到8個月,孩子出現10種表現,可能代表著發育遲緩,一定要儘快帶孩子去檢查第1個表現:孩子像機器人或者布娃娃
4~8個月的孩子已經會翻身,會爬,全身的肌肉得到恰當的鍛鍊之後,動作相對敏捷,肌肉比較發達,這個時候如果孩子看起來非常的僵硬像個機器人一樣,那說明孩子肌張力可能過強,建議家長帶孩子去檢查看看是什麼原因?
孩子渾身軟綿綿的,自己不喜歡動,懶洋洋的,那可能孩子神經或者肌肉發育有問題,建議帶孩子去檢查。
第2個表現:孩子不會看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眼睛看東西是霧裡看花,模模糊糊的。到滿月的時候眼睛就能看到30厘米開外的東西,到孩子四個月的時候,甚至能躺在床上看到門邊的媽媽。
如果孩子到了四個月以後,眼睛看東西向內或者向外斜視,代表不正常。
或者孩子眼睛經常流眼淚,分泌物比較多,每次一開燈,孩子特別敏感,害怕光線建議帶孩子到眼科去做一個詳細的檢查。
第3個表現:孩子不會聽
孩子的聽力在胎兒期就已經開始有了,到孩子出生之後甚至能夠分辨哪個是媽媽的聲音,哪個是爸爸的聲音。
4~8個月的孩子如果對周圍的聲音沒有反應,比如說媽媽開門關門的時候,孩子不會去看哪裡發出聲音。
或者媽媽在一旁搖著撥浪鼓,孩子緊緊地盯著看。但是當媽媽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搖撥浪鼓的時候,孩子卻不會轉過頭去找聲音,那可能孩子聽不到聲音,要儘快帶孩子去做一個詳細的聽力檢查。
第4個表現:孩子不會翻身
孩子到4~5個月的時候都能夠比較順暢地翻身,7個月的孩子已經能夠在床上向前滾,向後滾滾得比較順暢了。如果孩子到了7個月還不會翻身,那就說明孩子發育遲緩,一定要儘快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第5個表現:孩子不會坐
孩子到6個月開始吃輔食的時候,已經能夠比較穩地坐在餐凳上,如果孩子到了6個月甚至7個月還不能坐直,說明肌肉或者脊椎發育有問題,一定要儘快帶娃去查查。
第6個表現:孩子不會拿
孩子到了六個月,食指和拇指已經可以捏起東西,甚至可以拿起東西扔東西,撿東西玩得不亦樂乎。
但如果孩子到了六個月左右,還不會主動地去拿身邊的玩具,或者自己感興趣的食物,那極有可能孩子的精細動作發育遲緩,也有可能是大腦發育方面有問題,建議媽媽帶孩子去做檢查。
第7個表現:孩子不會站
孩子4到8個月,雖然還不會自己扶著東西站起來,但是雙腳已經很有力了,如果家長把孩子抱起來放到自己的膝蓋上。
孩子用力地蹬腳,兩腳非常的有力氣,或者可以相對穩當地站在媽媽的膝蓋上。
如果孩子到了七個月家長抱住腋下,卻不能穩穩地站起來,那說明發育跟不上。
第8個表現:孩子不會說
之前章子怡就曾經發過微博,說自己八個月的兒子已經會叫媽了,確實孩子在七八個月的時候已經會開口說一些單詞,無意識地叫爸,媽。
如果孩子到了八個月都不張嘴說話,沒有發出單音節,那說明孩子的發育不正常。
第9個表現:孩子不會找
在三個月前孩子弱小的心靈里,會覺得自己看不到的東西就是沒有的。直到三個月之後,他才慢慢地了解到自己看不到的東西,還會在這個世界上以另外一種方式存在著,所以就對躲貓貓感覺很好玩。
如果孩子已經七個月了,正在玩一個玩具,媽媽把她的玩具藏在背後,孩子卻不會去找,那說明孩子的認知能力落後。
第10個表現:孩子不會笑
孩子到了三四個月開始有了社交的能力,看到媽媽或者熟悉的人就會發出有意的微笑。
或者在大人的逗弄下也會發出咯咯的微笑,如果孩子到了六七個月,還不會有意識地笑,代表著社交發育能力比較遲緩。
如果孩子對周圍的人都比較冷漠,沒有什麼反應,更加要警惕,可能是自閉症儘快帶孩子去檢查。
孩子的生長發育一步一個腳印,也需要媽媽細心的呵護。多懂一些育兒知識,少讓孩子跳一些坑。
參考資料:《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