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這兒過了風平浪靜的一夜,老美那兒可謂過了揮金如土的一天。今早一起床,數條推送席捲而來。
一夜之間,多支NBA球隊陸續簽訂下大合同。
16一屆的新生代佼佼者們紛紛賺到了他們人生當中第一桶金。據悉,在這6筆交易中,球隊總花費大約為4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短短數小時內30億滿天飛。
但經歷過自由市場首日的瘋狂10小時後,似乎昨天這30億也不足為奇了。
排個列表以便各位看得更加清晰。(包含此前續約的16屆新星)
穆雷5年1.7億西蒙斯5年1.7億
勒韋爾3年5250萬
西亞卡姆4年1.3億
希爾德4年1.06億(含獎金)
杰倫布朗4年1.15億
薩博尼斯4年7490萬
默里4年6400萬
普林斯2年2900萬
挑仨人嘮嘮。
前天才寫過的杰倫-布朗,前腳拒絕了綠軍的8000萬,這屬獅子的後腳立馬開價1.7個億,差點讓安吉老賊懷疑人生。
經過雙方妥協,最終合同敲定為1.15億。
當然了,這其中並未全額保障。據悉,布朗的合同僅有1.03億受到保障,其餘作為獎勵機制分開發放。例如他下賽季如果能獲得MVP、DPOY或者進入最佳陣容的殊榮,便可以再拿800萬;若下個賽季可以出戰65場或保證球隊獲得至少49勝,便可以再拿400萬。
直說了吧,這份合同其實就是4年1.03億。
再說說此前同樣寫過的西亞卡姆。
與隔壁的布朗相同,喀麥隆小伙的合同中同樣包含著獎勵機制。只不過老哥的合同上限要明顯高於前者。
即下賽季如果他進入二陣,他的合同將提升到4年1.46億,入選一陣,1.51億,成為MVP最高能拿到1.56億。
再直說了吧,這份合同其實就是4年1.3億。
咱們說通透點兒,拿錢鞭策員工使其更加賣力的幹活,事實上是很常見的手段,一方面金錢使人進步,另一方面避免其消極怠工。但恕我直言,綜合以上倆人的獎勵機制,真有點兒床上安床了...
要我說,這種獎勵機制多少得綜合球員自身實力以及當前球隊需要去量身設計,比如強調進攻的球隊可以用單賽季投進幾個三分作為獎勵機制,或者強調防守的球隊可以根據不同防守指標作為獎勵機制。
你讓這倆人去競爭MVP、DOPY或者一陣,這不等於跟JJJ說,你能泡到明日花我就給你1000W是一個道理嗎??
當然,咱也不是瞧不起誰,也不是完全沒可能。反正咱想表達什麼,各位心裡有數就行。
相比之下,希爾德這4年1.06億顯得合理多了。
老哥雖說情商低是低了些,但薩克拉門托對於這傢伙所設定的獎勵機制還是十分合理的。
雖說合同為逐年遞減,但據悉在這份全額保障金額為8600萬美元的合同中,還有剩餘2000萬美元為獎金,其中800萬美元為預計很有可能獲得的獎金(例如聯盟前十的三分命中數),換句話說,希爾德與國王簽下的續約合同數額基本是在4年9400萬美元左右。
此外還有1200萬獎勵制度沒有公布,但綜合以上兩者看,至少顯得合理不少。
無論如何,16屆這一批人,能喊出名字的基本都身家過億。而在這種美元如廁紙的年代,這幾個各自揣著的合同也大體上也不算誇張。只不過當咱們討論得正熱烈的時候,別忘了紐奧良還有一雙眼睛正在暗中注視著這一切...
待眾人散去,角落裡的那人走了出來,只見他啃著雞腿瘦如竹竿,一臉茫然地站在風中,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