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校長:饒毅其人其事

2022-08-23     適應生活

原標題:施一公校長:饒毅其人其事

「行一棋不足以見智,彈一弦不足以見悲。」故而,只知人一面不足以真正認識一個人。對於中國生命科學領域的大科學家饒毅,你若只聽說他「永不參與中國科學院院士評選」的宣言,或是只看過他舉報學者學術造假的新聞,就不足以真正認識這個人。

「不講是非,沒有原則的學者,即使是學術卓越,也不是什麼好人;而有是非觀,敢於為原則犧牲自己利益的人,才是真正的好學者。」饒毅認為,是非觀念與堅守原則是一位優秀學者的先行條件。他這樣要求別人,同時也這樣嚴格要求自己。

除了在學術上有所建樹,他在科研教育上也是一位實幹家。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不喜歡他。有人覺得饒毅像關漢卿一般勇當一顆響噹噹的「銅豌豆」,還有人覺得他特立獨行,狂傲不羈,不招人喜歡。且看施一公校長說的饒毅其人其事,再做出自己心中的評定。

15年,饒毅在北大畢業典禮上做出了史上最簡短的致辭。他說,做一個自己尊重的人,但不要問他怎麼做,自己去做,五十年後再做總結。也許這就是饒毅自己的人生準則,言出必行,幾十年如一日,成為自己尊重的人。而只有去實踐才會有答案,何須問太多。

饒毅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只要他認為有意義的事情,無論阻力多少,他都會不斷實行。2001年還在美國的饒毅,通過郵件,希望聯合所有在美的中國教授,同力促成一份計劃,即引進海外人才回國,搭建國內生命科學研究豐富平台。

但是,暫且不考慮當時的大環境下是否有人願意回國發展,僅是那維護平台運行的費用就令人瞠目結舌—130億人民幣。在當時科研費用非常緊張的情況下,這件事簡直是天方夜譚。

先行者,實踐家,做自己尊重的人,這是他自己的行為準則,也是他用來教育學生的方式方法。

殊不知,施一公初識饒毅時,曾認為他是一個「不務正業,愛管閒事」的人。因為他經常群發郵件,內容竟是一些引經據典,與實驗研究毫無關係的長文章。對於大多數忙碌又緊張的中國學者來說,根本無暇接應,所以經常被拒讀。

他的很多想法與計劃得不到人支持,他也會耐心解釋,越來越向計劃接近。事實證明,他的眼光獨到,實力促成,促進了國內生命科學研究的進步與發展,他就是自己尊重的人。

饒毅的「饒」,饒毅的「毅」

饒毅的姓是「饒」,饒毅的性格也是絕不「饒恕」。他絕不饒恕什麼,不饒恕那些沒有是非觀念,沒有原則的人。對於這些人即使成就再高,他也嗤之以鼻。

19年11月初,饒毅實名舉報三位科學界名人,他們學術不端,論文造假。這震撼了中國整個學術界,在此之前,中國的學術界已經很久沒有吹過如此強勁之風。

舉報信中揭示,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的裴鋼和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耿美玉三位學者,皆有論文造假行為。

而在今年7月,武漢大學的李紅良被爆參與並指導其女兒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因為獲獎課題明顯從中小學生的水平被拔高到博士研究生的水平,這不禁讓人聯想李紅良曾多次被指學術不端的「遭遇」。

而他名字中的「毅」也展現得淋漓盡致。美國是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但是僅看亞裔在美國的生存困境就足以推翻這個論題。那麼大家覺得,站在科技前沿的亞裔科學家會得到什麼樣的待遇呢?

其實早在九十年代,饒毅已經意識到一個問題,即亞裔科學家很難在美國科學界攀登更高峰或者獲得更高層次的榮譽。眾人皆知,但無人行動的時候,饒毅站出來要為更多的亞裔科學家維權。因為這些科學家自身能力並遜於美籍科學家。

同樣地,饒毅為了國內的生命科學研究的發展,專門為研究生開創了一系列由海內外知名科學家主講的課程。這些課程改進了國內生命科學研究教學的落後狀況,讓許多學生受益匪淺。

這項工作要聯合海內外多名學者教授,其中的協調和安排工作量巨大,需要負責人拿出巨大的毅力和決心,這一過程可以說非常不容易,但是意義深遠,影響之大,著實令人佩服。

要對饒毅性格真正的了解,從他的學生和朋友那會有不一樣的答案。施一公心中留有這樣兩件事,發現饒毅竟是一個老頑童。

有一次開會的時候,他偷偷地往學生身上洒水,還美其名曰,就是想看看一個人被激怒以後的反應。他開心地解釋說:「絕對沒有人會想到是我貪玩,我在洒水。」他真的愛逗人玩,自己看著開心,把別人嚇得不輕。

還有一回,饒毅登上一座山的山頂遊玩,哪知正好有人準備嘗試滑翔傘運動。等風來之前,他與人交談,一聽那想嘗試的女子是第一次參加滑翔傘運動,他玩心又上來了。饒毅給她假設各種跳傘失敗,生命不保的情況,把那女子嚇得想要退縮,而他自己樂呵呵。

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到了一位不一樣的科學家,並不完全像媒體上所報道的那樣。確實,在中國,一個不愛曲意逢迎、趨炎附勢的人,又如何讓這個人情社會喜愛呢。但事實證明,饒毅憑藉自身魅力和實幹精神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與敬佩。

他的眼光獨到,行事果敢,他是一名敢於揭露醜陋的猛士。他還有愛玩愛調侃,童心未泯的一面。有人說他像魯迅,有人說他像關漢卿,還有人說他像老頑童,如果讓他自己說,可能饒毅二字足以。

可以這樣說,再過二十年,饒毅還是饒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d66fb1cead9ecc629f4ee6594583a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