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館藏×香港非遺」展覽現場展出的裝置作品。
「故宮館藏×香港非遺」展覽現場展出的裝置作品。
在深圳書城中心城展出的「未來之城 深AI閱讀」展覽。
11月2日,第二十五屆深圳讀書月啟動儀式在深圳書城中心城舉行。啟動儀式上,讀書月組委會發布了本屆讀書月宣傳片《風從哪頁來》。
本屆深圳讀書月以「共讀改革新篇 同創時代華章」為主題,在全市11個區(新區、合作區)設置分會場,按照「1+5+N」活動框架,推出一場年度巨獻,「名家領讀、雙城共讀、全民樂讀、青年善讀、雲端智讀」五大內容板塊,以及28個成員單位主題活動,共計339項、2500場活動。讀書月突出五個聚焦——聚焦改革發展與時代進步、聚焦雙城共讀與跨域交流、聚焦深圳故事與文旅特色、聚焦閱讀引領與全民參與。第六屆深圳書展在讀書月期間同步舉行。
「未來的閱讀需要『人腦』與『智腦』」
深圳理工大學校長樊建平作主題分享《城市夢想與青春力量》,他提出了三個觀點:讀書改變命運、在深圳閱讀是幸福的、未來的閱讀需要「人腦」與「智腦」。樊建平以自身的閱讀和求學經現身說法,鼓舞年輕人多投身於閱讀。他指出,深圳這座城市對閱讀的重視與投入令人讚嘆,無論是在繁華的城市中心,還是在便捷的地鐵站點,深圳的年輕人都能夠輕鬆接觸到豐富的閱讀資源。
啟動儀式上,深港、深澳等地的雙城共讀碩果得到了精彩展現。在深業上城舉辦深港「共讀雙城」系列活動啟動暨「故宮精品×香港非遺展」開幕儀式,同時啟動為期3天的幸福廊橋書市,舉辦深港地方史志研討會等。
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立法會議員、深港「共讀雙城」閱讀推廣人霍啟剛通過VCR向深圳讀書月致以深情寄語。他回顧過去一年,自深港「共讀雙城」共識發布以來,兩地文化交流與合作活力四射,動力滿滿,閱讀成為連接心靈的橋樑,隨著書香灣區與人文灣區建設的持續深化,這一願景正逐步成為現實。
澳門青年閱讀領軍人物、傑出青年企業家何猷君在VCR中讚譽,深圳讀書月讓鵬城變成了知識的海洋,他熱切期盼深澳兩地能攜手並肩,進一步加強文化交流與閱讀互動。
啟動儀式上,喀什大學的學生通過連線表達了對深圳讀書月的感激之情。他們表示,這一平台不僅促進了閱讀與學習,更讓人們因書結緣,深刻體會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從而增強了民族自豪感與文化自信。
深圳圖書館與澳門公共圖書館互贈主題文獻
作為第二十五屆深圳讀書月「深港澳青少年研學計劃」的學生代表,深圳龍華實驗學校的郭奕輝、香港創知中學的王浚潞以及澳門培正中學的朱學賢共同登台,分享了他們的共讀感悟。他們一致認為,閱讀是聯結三地文化的紐帶,為構建人文灣區奠定了堅實基礎。深港澳共讀之旅,不僅是一場知識的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交融,極大增強了他們的文化認同感與歸屬感。
此外,啟動儀式上還舉行了深圳圖書館與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公共圖書館管理廳互贈主題文獻,以及閱文集團向深圳讀書月捐贈數字資源的儀式。
「故宮館藏×香港非遺」展覽及書展深圳舉辦
「希望香港非遺傳承人未來走進故宮博物院」
11月2日,「故宮館藏×香港非遺」展覽在深業上城開幕。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再度參與今年11月的第二十五屆深圳讀書月,並由香港出版總會承辦,舉行逾20項活動,包括由香港出版總會及深圳讀書月組委會合辦、文創產業發展處資助,於11月2日至24日在深圳深業上城舉辦的「故宮館藏×香港非遺」焦點展覽及書展,以及在深圳不同藝文場地以「悅讀香港.好書巡禮」為主題舉辦的連場分享會及香港出版好書展銷。
電子裝置《千里江山圖》畫卷展開
香港特別行政區署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劉震在開幕禮上致辭時表示,為響應深港共讀雙城的計劃,延續去年的成果,香港今年再次參與深圳讀書月,讓更多深圳出版同業及讀者認識並欣賞香港出版物及出色的作者。
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蘇榮才在致辭時表示,深港共讀雙城將在兩地落地展覽、沙龍、工作坊等20餘場活動,在雙城對視中,增進文化認同;在精彩多元的文化交流中,暢享家國情懷,塑造城市人文精神;在厚植閱讀的沃土,在文化交流互鑒中,提升市民的福祉。深圳綠色共讀雙城新生主題展在11月3日於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
故宮博物院文創事業部處長吳迪致辭,提到這次展覽為觀眾帶來富代表性的文物文創,例如韓滉的《五牛圖》,電子化的《千里江山圖》。他希望未來能依託香港與深圳,把故宮的優秀文化資源在兩地發揚光大,香港非遺傳承人在香港特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故宮文創·香港空間的協助下,走進故宮博物院。
香港出版總會會長李家駒博士致辭,指去年香港出版界在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主辦下,首次參與深圳讀書月,帶領香港作家與設計師到深圳參觀和考察,向深圳讀者分享創作經驗,反應熱烈,成功與愉快的經驗,令業界深受鼓舞。加上今年4月香港首辦全民閱讀日大型閱讀活動「香港閱讀+」,令香港出版界深信應把更多優秀出版物和文化工作者帶到內地,與內地讀者與同行交流,而深圳讀書月是非常重要的平台。港深兩地的藝術家、出版人、作者、讀者之間的往來,將豐富雙城民眾的文化生活。
及後,一眾主禮嘉賓於台上拉動特別設計的《千里江山圖》電子裝置,畫卷隨即徐徐展開,寓意「故宮館藏×香港非遺展」及一系列文藝活動正式開始。
展出逾10幅故宮精品畫作複製品
近50件香港非遺精品
南都記者了解到,展覽以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館藏精品及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為開端,引入與故宮國寶及香港非遺相關的圖書,吸引觀眾欣賞當中的中華文化。
展覽重點展出逾10幅由故宮文創·香港空間借出的故宮精品畫作複製品,免費予公眾欣賞,包括:﹝唐﹞韓滉《五牛圖》,﹝宋﹞米友仁《瀟湘奇觀圖》,﹝北宋﹞趙佶《聽琴圖》,﹝南宋﹞馬麟《層迭冰綃圖》,﹝元﹞黃公望《天池石壁圖》、《九峰雪霽圖》、《快雪時晴圖》,﹝明﹞唐寅《步溪圖》、《風竹圖》、《王蜀宮伎圖》、《事茗圖》,﹝明﹞仇英《玉洞仙源圖》。觀眾從畫中故事,可感受國寶的藝術形式、景致和風尚,增加對中國文化藝術的認識和審美情趣。
觀眾可同時於展覽現場欣賞近50件由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傳承人製作的精美作品,當中包括香港中式長衫、客家花帶、傳統扎作、中國剪紙等。此外,部分展品由香港非遺傳承人特別為這次展覽製作,創作靈感來自北宋畫家王希孟唯一傳世畫作《千里江山圖》。
展覽場內設有主題書展,精選故宮國寶和香港非遺題材圖書逾50種。此外,展覽期內每天特設八節公眾導賞團,向觀眾介紹展品的歷史故事等。
文化分享會
香港學者開講「香港非遺與葉問詠春」
展覽以外,香港參與第二十五屆深圳讀書月項目在福田區的多個文藝場所舉辦,包括深業上城外街、深業上城聯合書店等。以「悅讀香港·好書巡禮」為主題,邀請多名來自香港的專家、作家和香港非遺傳承人擔任講者和導師,舉辦逾20場文化分享會等。
活動包括:故宮文化專家賀原以「走近中國古書畫」為題分享,香港樹仁大學助理副校長李家文主講「香港非遺與葉問詠春」,中國書畫專家龔敏細說「溥心畬的書畫藝術」,香港天籟敦煌樂團創辦人及榮譽團長紀文鳳、資深書籍及多媒體出版者與寫作人張倩儀對談「當敦煌遇見故宮:在香港發現文化中國」。又有資深媒體人翟浩然的「香港娛樂圈的黃金時代」,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講師黃宣游的「香江墨跡:構築香港的書法藝術」,香港資深旅行家郭志目標「樂游香港郊野」,古生物化石工作者龍德駿的「恐龍X檔案」,飲食作家徐成的「香港談食錄」,以及考城學社創辦人何尚衡的「香港商場的建築分析」。
而為了促進港深出版界交流,特設主題講座「香港與文學同行兼及與金庸交往」,由香港文學館館長潘耀明分享其參與香港文學發展的點滴。亦有港深兩地文學雜誌推手以「雜誌·城市·聯接——文化刊物的空間與姿態」為題,分享出版與經營文學刊物甘苦,講者分別為深圳出版社副社長兼《書都》雜誌總編輯魏甫華、《書都》雜誌總策劃李曉鋒、香港三聯《讀書雜誌》主編林冕。此外,聯合出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偉中和深圳出版集團董事長唐漢隆,將從資深出版家角度分享港深出版深厚關係與動態發展。
在主會場深業上城外街,舉行多場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坊,邀請多名香港非遺傳承人到場作技藝示範和講解,包括許嘉雄分享及示範扎作技藝,李雲俠示範介紹剪紙藝術,劉海慧示範編織客家花帶,還有封有才與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助理教授吳國禧示範與講解香港中式長衫製作技藝,另設長衫書籤工作坊與小型香港花牌工作坊。其間更會舉行港式奶茶技藝示範及品嘗工作坊。
「悅讀香港·好書巡禮」更會於11月2日至30日,分別在深圳書城中心城益文書局和深業上城聯合書店舉行香港出版好書展銷,超過百本精選及最新的香港圖書公開發售(聯合書店會員特價8折),讓更多深圳讀者欣賞到香港好書。
06-07版
采寫/攝影:南都記者 謝湘南
製圖由騰訊元寶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