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2》:林若甫離開,長公主回歸,慶帝要對范建出手了

2024-05-28     小雲晴朗

《慶餘年2》真的是越來越精彩了。

林若甫返鄉的路上,遭遇了黑騎的截殺,還好范閒帶著大皇子和禁軍及時趕到,用鑒查院提司身份,攔了下來。

黑騎統領臨走之前,還要了范閒的親筆簽名,一切竟然是如此輕鬆簡單,讓范閒有些不可思議。

直到聽了林若甫的解釋,范閒才恍然大悟。從始至終,林若甫都穩坐泰山,因為他知道自己不會死。

梅執禮告老還鄉,被黑騎截殺在半路上,事後偽造成了遭遇劫匪,這個事情其實瞞不過朝堂上的老狐狸們。

包括林若甫在內,都知道殺梅執禮的是誰。這也說明慶帝壓根沒想瞞著,真想要不為人知,慶帝有能力做到更隱秘,就像葉輕眉的死。

梅執禮是京都府尹,這是一個特別的位置,相當於皇城一把手。他卻私下聽從太子調遣,這犯了慶帝的忌諱。

明面上罪不至死,至死也不至於滅門,但慶帝必須要殺雞儆猴。所以才讓梅執禮全家死在了半道上,死給文武百官看。

林若甫只是科舉舞弊的黑手之一。且非常識趣,知道慶帝的意圖之後,當即入宮乞骸骨,雖然態度差了點,但卻是端正的。

如果慶帝在半路上下黑手,那麼落在滿朝文武眼中,只會導致人人自危,一些人選擇狗急跳牆,慶國必大亂。

所以,林若甫有把握自己不會死,因為他不是梅執禮。正如他自己說過的,能在丞相位置上一干這麼多年,慶帝對他基本還是滿意的。

那麼慶帝為什麼還要派出黑騎呢?一方面正如林若甫說的那樣,他會錯了慶帝的意思,慶帝是要廢相,不是要換相。

換相,林若甫告老還鄉,慶帝便達到了目的。但廢相需要一個道理,這個說法需要林若甫給出來。

林若甫會錯意思,應對也就錯了。君臣將相,就和唱戲一樣,林若甫唱錯了,慶帝自然不會放他走。

黑騎是提醒也是威脅,林若甫想要餘生平安,就得把這齣戲唱完。所以,林若甫交出了門生舊故名單,並且答應上書進諫相位之害,為江山社稷應當廢除,替慶帝鋪好路。

但慶帝的目的不止於此。范閒阻撓黑騎的事情,慶帝沒有計較,反而是要求范閒三日後成婚。結了婚才能接手內庫,他已經等不及了。

讓范閒一個人同時執掌鑒查院和內庫,如此大的權柄,其實是不符合慶帝風格的。

但是沒有辦法,內庫在長公主手上經營多年,留下了兩千萬的虧空,哪怕是和北齊走私,也填不上,現在唯一的指望就是「慶余堂」。

慶余堂是葉輕眉留下的,只有范閒能讓那些掌柜們拿出真本事。所以內庫只能交范閒,而范閒接手鑒查院是陳萍萍的堅持。

鑒查院已經勢大,掌握了滿朝文武不知道多少秘密,如果接任者不能得到陳萍萍的認可,會生出許多麻煩。

這是慶帝不願看到的。至少在當下,在慶帝吞併北齊之前,鑒查院必須保持穩定,保持足夠的戰鬥力。

既然范閒只能執掌鑒查院和內庫,那這樣的重臣必須是孤臣,所有和范閒關係親近的,慶帝都必須仔細安排。

而這一次甄別的,就是大皇子。大皇子掌管禁軍,又在邊境多年,軍中頗有威望,慶帝要看明白,他和范閒的關係到什麼程度。

大皇子帶著禁軍巧合出現,是陳萍萍的安排,陳萍萍敢明目張胆這麼干,自然是慶帝的默許,大皇子幫了范閒,慶帝要一個解釋。

結果就是,大皇子的解釋讓慶帝滿意。京城百官只看名利,只有范閒重情義,所以大皇子欣賞他,願意和他親近。

這就意味著,若是有一天范閒不顧情義,做出大逆不道之事,大皇子不會因為利益,和范閒沆瀣一氣,暫時可以繼續把他放在禁軍這個位置上。

都察院中,慶帝已經安排了賀宗瑋。六部之首林若甫,也已經告老還鄉。而借著林婉兒大婚,長公主也要回來了。

二皇子已經和范閒敵對,而太子又親近長公主,長公主和范閒有仇,太子和范閒就親近不了。

慶帝在一步步落子,將范閒包圍起來。而在這之前,還有一個人他要處理,那就是范建。

范建是戶部尚書,范閒又掌管內庫,等於慶國的錢袋子,都捏著了范家手裡。慶帝決不能接受。

所以,這又是一個連環套。慶帝要打仗,要賑災,戶部調撥不來銀子,那就只能內庫來補充。內庫沒有銀子,范閒就要想辦法,想不出辦法,就是范建失職。

范閒要在短時間解決兩千萬的虧空,必然要用一些激進的方式,北齊的走私要做起來,東夷城也要打打主意。

即便最後解決了問題,慶帝依舊可以藉助賀宗緯,用都察院的力量對范家發難,調查走私的事情,范建的很快就會是第二個林若甫。

慶帝當下所有的安排,都是為和北齊大戰做準備,但同時他也在為戰後布局,避免局勢脫離自己的掌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ca13c6696f47a4e56e54630357a61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