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體驗過自己存在的重要性。例如,孩子聽別人說過「你要是在場該有多好啊」、「我們上次聚會就是少了你」等稱謂的話。
2、既有贏的意願,也能承受輸的結果。
3、體驗過壓抑的心情。不會把飢餓誤認為是憤怒,也不會把勞累當做是悲傷。懂得一些心理因素之間的基本練習和影響,比如情緒激動會讓自己尿床等。
4、原諒過成人某次不公正的懲罰。
5、知道表示情緒波動的形象比喻。比如,「像一隻氣球『砰』的炸了」、「像水滿的從桶里溢了出來」。
6、有過情緒體驗。例如,自己學習進步曾引起周圍人愉悅滿意的情景。
7、有過親情體驗。看過父親刮鬍子。
8、曾和爸爸一起做過家務。比如,做飯擦桌子、鋪床做手工等。曾經也單獨跟爸爸度過整天的時間,生病時得到過爸爸的照顧。
9、有過身體體驗。體會過人體在水中的富力;會盪鞦韆,體會過身體與鞦韆之間相互的作用力。
10、在床上打過枕頭大戰。
11、冬季堆過一次雪人;在沙坑裡挖過土;掌握在野地里生火及滅火的技巧;嘗試過做風車。
12、懂得關於廚房的基本常識。
13、有過旅遊的體驗。可以在變化了的環境中感受到家庭和父母;體驗在外和在家的反差;體驗到奔波忙碌;簡單的感受到離家、思念等情緒。
14、曾在別人家裡過夜。去接觸到不同的家庭文化,能感受到每個家庭及每個人的生活習慣是不一樣的。
15、認識家裡的親戚朋友。能夠理清不同的親屬關係,比如叔叔、表哥、舅舅等。
16、有過施捨的行為。曾把錢給到過街邊需要幫助的乞討者。
17、有過一些心理體驗。比如自己提出的一項建議被人認可並採納,在那一刻感覺自己像一個拯救者。
18、能回答基本的醫療護理常識。
19、聽過童話故事。通過故事和寓言知道受難和安逸的含義。
20、參觀過博物館。去感受裡面的一種特殊文化氣氛。
21、接過一張白紙,想到在上面畫畫就會緊張和興奮。
22、從頭到尾的閱讀過一本書。
23、向別人講述過:我今天做了一個夢……
24、調解過一場糾紛,並使雙方停止爭執。
25、使勁想像自己出生前的幾個月或幾個星期是什麼模樣。
26、有意識的削過水果皮,然後打開果核看個究竟。
27、曾經對樹葉上的脈絡和自己手上的血管進行觀察,並加以比較。
28、能夠分辨不同水果的香氣。
29、能夠找到自己唱歌的音調。曾經把自己的名字當做歌詞唱出來。可以模仿動物和鳥兒的叫聲。
30、能夠控制自己的力量。
31、掌握詛咒和罵人的話。但能夠把握這些話的使用場合和輕重程度。
32、釘過釘子,擰過螺絲、換過電池。
33、能將電話上聽到的信息再傳達給別人。
34、看到別人把東西掉在地上,能主動幫忙拾起來。
35、能傾聽別人把話說完,排隊時也有耐心等待。
36、懂得不是所有願望都能立刻實現。
37、能識別跑步、走路和漫步之間的差別。有過長途跋涉的體會,有過含飢忍渴走長路的體驗。
38、認識幾種樹葉,知道自然中哪些植物能吃和不能吃。
39、認識大自然的多面性。知道大自然是美好的,需要我們保護,也知道大自然很危險,懂得去避免危險。
40、曾經為了一條既定的規矩和別人進行爭論。也曾經改變過一條規矩。
41、對計量單位有一定的概念。
42、會舉一反三。
43、做過表象和存在的化學實驗。知道空杯子並不是空的,因為裡面還有空氣。
44、曾根據操作規程做過一次實驗,並多次反覆練習。
45、知道自己眼睛的顏色,曾畫過一些自畫像。
46、曾給自己測過脈搏,也給小朋友和動物測過。
47、認識一位大師或專家,和他們一起「工作」過。
48、因為自己是一個孩子(普通的孩子)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