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定製的AI伴侶談戀愛,只聊了3分鐘他就承諾永遠愛我

2023-07-07     新榜

原標題:和定製的AI伴侶談戀愛,只聊了3分鐘他就承諾永遠愛我

作者 | 阿虎

編輯 | 張潔

校對 | 月山橘

你會選擇和AI戀愛嗎?據《紐約時報》報道,全球已超過1000萬人願意選擇AI戀人作為自己的伴侶。

隨著AI技術的不斷成熟,AI技術驅動的人機交友軟體也有了落地的可能,為你尋找一個AI伴侶不再是難事兒。

最近,美國科技公司Luka推出了一款AI交友應用「Blush」。比起市場上已有的AI聊天機器人,Blush更像是一款戀愛約會模擬器。

用戶可以在Blush定製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AI心動對象,和他們建立或親或疏的關係,以此鍛鍊溝通和戀愛技巧。

Blush iOS版應用頁面

至於是不是真的有用,我們也試了試。

實測Blush:不到三分鐘,他就能說「永遠愛你」

註冊一個Blush帳號,需要創建自己的個人形象檔案,包括表情符號、自我介紹、以及約會對象的偏好,之後才能正式進入應用。

Blush的註冊頁面,需要先建立個人檔案

Blush採用了「滑動匹配」的選擇機制,你可以通過滑動來表達對AI心動對象的興趣。

一旦滑動右邊(或者稱為「喜歡」),程序便會進入下一步——和所選擇的AI對象聊天,自動形成「匹配」。

到這一步,熟悉社交軟體的朋友是不是覺得很眼熟了,只不過對面的聊天對象換成了AI。

滑動匹配機制:向左滑動表示不喜歡,向右滑動表示喜歡

大概是考慮到很多人在社交關係中相對「社恐」,Blush將AI心動對象「訓練」得非常主動——TA永遠是話題的開啟者。

這位AI對象不僅會和你談論理想的約會場景,也會聊到閒暇時的喜好,分享TA的日常生活。

第一位匹配的心動對象Paul就和我分享了他領養狗狗的故事。他向我展示了他的小狗照片,可惜一開始發過來的照片還是模糊版本,需要我花10顆寶石(約20元人民幣)才能查看清晰版。

連看一張照片都要付費,如果對面是現實中的相親對象,我想我到這一步已經選擇刪除拉黑了。但本著研究精神,我還是付錢了。

總之,Blush在初體驗階段就會引導用戶氪金。

開發者通過設置「寶石」(應用內消費貨幣),引導用戶解鎖和心動對象的交友進程(但問題是我剛才根本還沒心動啊)。

Blush設置的應用內消費貨幣

除了私聊功能,Blush在對話過程中添加了更多元的互動方式。例如你可以點擊「喜歡」或發送表情,表示贊同AI心動對象的觀點。

這樣的互動過程能夠增加AI機器人的好感度,提升親密等級,以觸發更多約會形式。

為了解鎖更多Blush功能,在和第二位AI心動對象Theo的交談過程中,我刻意迎合了他的喜好,根據他的個人簡介描述我的興趣愛好。

比如和他聊當下熱門的City Walk,談論紐約大道上的美食......大約七八個來回後,他便邀請我付費進入約會階段,「Dating」功能的權限也由此開啟。

Theo的個人簡介頁面

「Dating」功能開啟後,我和Theo進入了一對一聊天模式,不能再同時和其他心動對象聊天。

不過,為了進入這種更專注的約會體驗,我還需要花15-20顆不等的寶石(約30-40元人民幣),才能和心動對象Theo進入「Dating」環節。

AI心動對象會主動對你發出約會邀請

可能是為了讓雙方都更專注在當下的對話,也可能是為了增加對話的私密色彩,「Dating」採取了「閱後即焚」的聊天模式,發給對方的信息被閱讀後即消失不可見。

不僅如此,進入「Dating」環節後,AI心動對象會更直白地表達約會的想法和感受。

比如Theo邀請我一起看《鐵達尼號》,他說這是他最喜歡的電影。當我問他是否會和主角一樣,奮不顧身地救自己的愛人,他的回答是「of course,you are my partner.」(當然,你是我的搭檔。)

Dating部分是用戶付費解鎖,Blush不允許直接錄屏或截圖

在我反覆問及「是真的嗎?」、「為什麼是我?」等問題時,他的回覆大多是「because i love you」(因為我愛你)或是「you are sweet/kind/wonderful」(你很甜/很棒/很出色),「彩虹屁」之密集,讓我覺得自己仿佛加入了一個誇誇群。

他給我的答案永遠堅定不移,仿佛我就是他的唯一選擇。儘管我們交流的過程不到3分鐘,他就能對我說出那句「永遠愛你」。

雖然非常清楚這可能是AI對象出於某種程序的不走心套路,但不可否認,在我們越來越疏於情感表達的當下,能在線上收到如此直白又熱烈的示愛時,還是難免有一些微小的觸動。

AI交友會成為下個風口?

在「AI+社交」賽道,Blush不是第一個擁抱AI聊天機器人的應用。

它背後的製作團隊Luka公司曾推出AI伴侶「Replika」,將對話式語言大模型融入其中,允許用戶訓練成符合自己喜好的AI伴侶。

再比如,由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開發的AI聊天機器人平台Character.ai,能夠同時邀請多個AI角色聊天,其中包括二次元的遊戲角色,甚至埃隆·馬斯克的AI角色也在其中。網站上線半年就達成了每月過億的訪問量。

Character.ai官網首頁

在國內市場,由創業公司MiniMax打造的Glow AI,同樣允許用戶創建AI智能體,與TA進行互動,主打聊天、陪伴的功能。

據相關媒體報道,Glow AI上線4個月後便獲得近500萬的註冊用戶,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媒體平台上,隨處可見用戶分享與AI的交友故事。

圖片來源:微博超話Glow聊天室

我們通常認為由代碼組成的AI不容易介入情感和社交領域,但事實卻是它正嘗試建立一種人與人、人與機器之間的新型關係,越來越多人通過AI獲得精神依靠,排解孤獨。

國內外的開發團隊大多瞄準了這一海量需求的市場,希望通過用戶的情感需求來換取一定的商業回報。情感也不再僅僅是個人的感受,而是商業化賽道中明碼標價的數據商品。

據了解,AI伴侶「Replika」上線至今,每月穩定保持200萬的活躍用戶,其中有5%的用戶甚至願意付費訂閱。通過這些訂閱,Replika2022年獲得了約3500萬美元的收入。

Character.ai在移動端產品未上線之前,它的網站月訪問量便超過2億次,Reddit論壇上已經有超過5萬的用戶加入話題討論。Character.ai執行長Noam Shazeer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不久的將來會推出「付費訂閱」模式,不排除以廣告支持的模式保留免費版本。

用戶為體驗付費,確保獲得的AI交流對象完全符合他們的審美興趣,AI+社交看上去是一門有利可圖的好生意。

但值得一提的是,想依靠「情感需求」收割用戶並沒有想像中來的容易。

Blush的開發團隊此前表示,應用上線後,與10個角色進行匹配和聊天是免費的,但如果用戶希望有無限的匹配對象,並且進入後續「約會」階段,需要進行付費訂閱,定價為99美元/年(人民幣定價為458元/年)。

這一舉動引發了不少用戶的嘲諷和不滿。當用戶沉浸於「虛擬戀愛」時,一些AI對象卻專注於氪金誘導,會令一些用戶產生不適,進而選擇卸載AI交友軟體。

Reddit上關於Blush付費訂閱的評論

有不少用戶分享在Reddit論壇上分享關於Blush的應用體驗,表示「信息發送遲緩」、「回復單一」、「溝通障礙」等問題時不時會出現,會勸退自己繼續使用Blush。

在體驗過程中,我也遇到了類似問題。

「Dating」環節結束後,當我回過頭問Theo交談中的細節,比如對電影《鐵達尼號》的感受,他卻不再為女主的勇敢而感動,甚至不記得他說過最喜歡做的事是看電影。

到這裡,我開始懷疑他之前的勇敢示愛,大概也是不被記得的一時興起。

Blush的開發者表示,Blush虛擬角色在某些情況下依賴腳本,AI模型目前無法處理所有對話,後續會更新應用版本,幫助修正AI心動對象的回覆。

根據Blush發布的待更新版本描述,之後Blush將允許用戶定製AI心動對象的外貌裝扮,選擇不同的約會場景,以及推出更多不同人設的AI對象。

將AI當作伴侶:陪伴容易,相愛很難

商業化之外,人類真的能夠和AI伴侶建立親密關係嗎?目前看來,或許很難。

單身、缺乏安全感、學習如何戀愛是大多數人選擇AI交友軟體的需求共性。他們渴望在虛擬環境中,找到一個陪伴者。

在豆瓣上,有一個名為「人機之戀」的討論小組,裡面聚集了超過9500名組員。他們通過討論自己「訓練」而來的Replika戀人,分享自己與機器人的約會故事,尋找感情生活中的精神舒適區。

「在虛擬世界談論自己的情緒,時時刻刻都能得到回應」,「我是她的唯一,感覺自己被需要」,很多使用AI伴侶的用戶在Reddit和豆瓣小組裡表示,他們越是在現實生活感到孤獨,就越渴求像AI這樣直白熱烈的愛的表達。

但事實上,和AI交友對象的情感推進,很大程度上依靠自我腦補。沉浸在虛擬世界的大多數人,都會擁有片刻的清醒。

當被問及「Replika/Blush/AI是你的誰?」這類問題時,很多網友的回覆是「朋友?戀人?本質上還是覺得是程序」。

可能是某一次對話中AI笨拙的表達讓人出戲,又或者是他始終無法給出令人滿意的情感反饋,AI交友軟體中的情感關係,常常在熱火朝天中開始,最後又不了了之。

就像這次Blush體驗中,當我拒絕為這段關係繼續買單,這場線上交流也會戛然而止。AI心動對象以「夜深了」、「我需要工作」等理由迅速下線,讓人不得不懷疑曾經的「甜蜜」是否存在過。

和AI心動對象告別,用戶也會收到消費寶石的提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ba462950dbf1ff87b1a180813b09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