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少年的你》突然定檔;周四,預售破億。
在今年暑期撤檔的電影里,我們目前看到的有《小小的願望》。但是上映之後,成片的質量實在是一言難盡;而涉及青少年犯罪問題的《少年的你》,又會有怎樣的表現?
看過成片之後,長出一口氣,關於電影質量的問題,確實不用擔心了。
曾拍過《七月與安生》的曾國祥再次呈現出對於青少年心理和生活的精準把握,他試圖還原一部發生在高考前後的青春殘酷物語,並串聯起整個青少年生活的圖景。而故事的核心,在於少年。
《少年的你》
導演: 曾國祥
編劇: 林詠琛 / 李媛 / 許伊萌
主演: 周冬雨 / 易烊千璽 / 尹昉 / 黃覺
類型: 劇情 / 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上映日期: 2019-10-25(中國大陸)
片長: 135分鐘
選擇易烊千璽,從角色來看並無問題,漸漸成熟的四字弟弟在電影里仿佛一把出鞘的劍鋒芒逼人,顯然不如周冬雨遊刃有餘,卻也足以勝任角色。當然,這不是一個源於流量的考慮,相反,目前反而是流量的反噬在拖累電影口碑。
如果真的看過這部電影,應該會給它一個客觀的評價。畢竟,太少在電影里看到如此真誠的一段青春,一群少年。
1
校園欺凌的困境
電影最直接的主題是關於校園欺凌。應該說,雖然《悲傷逆流成河》吃了第一口螃蟹,這部電影對於這類話題的討論,顯然要更深刻。
最突出的一點是,這不是一個靠著廉價感動帶動敘事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一切都有踏實的質感。
電影一開場,帶我們進入了一所距離高考還有60天的高中。空氣里瀰漫著高度緊張的氣息,書桌上堆放的書本,早自習一臉六親不認表情背知識點的學生,以及某女生疲憊地按按鼻樑的特寫。頗有紀錄質感的鏡頭裡,一切都是那麼熟悉,乍一看都覺得緊張。
在這個大背景下,其實已經給了故事一個前提:在高考之前,穩定壓倒一切。
可以判斷的是,《少年的你》此前或許刻畫了一個更為冷漠的學校形象,因為即使在目前這一版里,我們也能感覺到學校在處理事件時候的簡單粗暴,而這也有些削弱了後續所有人問責女主角陳念的諷刺性。
雖然現在這個故事,已經疼痛得有些令人震驚。
在高考前夕,安橋市高中發生了一起學生跳樓事件,當所有學生瘋狂地拿出手機拍照和圍觀,陳念默默走上前去,把一件衣服蓋在了死者胡小蝶頭上。
這個舉動似乎赤裸裸地表明了,陳念知道些什麼,警察也因此找陳念了解過情況。而這也刺激了此前曾經欺凌過胡小蝶的一群人,領頭的,就是家境優渥的尖子生魏萊。
於是,曾經發生在胡小蝶身上的悲劇,開始往陳念身上套。而這個女孩的背景,也根本不需要潑髒水。周蕾的媽媽此前曾經經營過一些不合法的直銷組織,至今外出躲債。當逼債人做的遺照開始在班級群里瘋傳,陳念順理成章的遭遇了所有人異樣的眼光。
但魏萊她們搞錯了一點,陳念不是逆來順受的胡小蝶,多年來的孤獨和母親的雞血教育,讓她充滿了改變的慾望,而母親灌輸給她根深蒂固的觀念是:高考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
她不會允許任何人在改變命運的關口上毀了自己,任何人。
更何況,她還有小北。
這個她偶然在街頭救下的小混混,卻有著依然純良的天性。十三歲出來摸爬滾打,他了解所有活下去的街頭智慧,狠得起來,軟得下去。對於他來說,陳念是完全不同於他世界的一個人。
小北很讓人心疼。在這段關係里,他是不惜為陳念做任何事的「舔狗」,甚至每次出門,都只肯走在陳念後面五六米。他也確實險些為陳念付出一切,還好這世界為他殘留了一點溫柔。
相比於那些有偶像氣質的故事,《少年的你》故事可以說低到了塵埃。沒有莫名其妙的貧窮和受氣,所有人的心理都有著具體可感的心路歷程。
從最基本的敘事目的來說,這是一部非常有典型性的校園欺凌題材作品。因為電影足夠清晰地描述了一群少年,而校園霸凌最殘酷的一面恰恰在於,少年天性里的殘忍和不知輕重,成為釀成最多悲劇的緣起。
「長大以後,人才知道同情。」老警察的感慨,令人心裡冷冰冰的。
2
少年的他們
此前曾有對於原著小說抄襲《白夜行》的攻擊。從人物關係來看,兩者確實有相似之處,比如都是關於一對相依為命的男女,還有對他們既憐憫又窮追不捨的警察。但至少在電影里,這段關係有著屬於他們的光芒。
內心有猛虎的好學生,外冷內熱的小混混,這種人物關係不算新穎,但是兩個足夠有趣的人物,卻支撐起敘事的強度。
陳念和小北天差地別。一個是平均成績年級前十的尖子,一個是十三歲出來混社會的小混混。他們其實剛好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能夠讓很多人引起共鳴的少年生態。
陳念的內向、乖巧、成績好,堪稱典型的優等生,靠成績來改變命運、走出小城。雖然有高考的壓力,但她的狀態總體來說是單純的,就像大多數好學生的少年時代。
只是一場意外的發生,打破了陳念單純的目標和單純的生活狀態,在這種意外帶來的突破性視角中我們會發現,甚至陳念自己也漸漸覺得,自己並不像想像的那麼「乖」。
小北則像是陳念的反面,如果說陳念代表了青春里A面的乖巧與服從,那小北代表的就是B面的反抗與叛逆。
在大多數人看來,小北就是個不學無術的壞學生,除了學習之外什麼都干。記憶里,我們要麼被教育要對這種問題少年敬而遠之,要麼自己就是這樣不被旁人理解的問題少年。
隨著劇情的發展,我們也像重新了解陳念一樣重新了解了小北,導致他「淪落街頭」的,並不僅僅是他自己,更是世界和環境的關係。
陳念和小北其實都有著超乎年齡的成熟,分享著各自的痛苦過往,這種生活的壓力當然來自於原生家庭,也隨之蔓延到了一個社會的冷漠。
而電影的出色之處在於,並沒有止步於描述講述一對純情少年被酷虐,繼而樹立起幾個被寵壞的靶子供觀眾釋放情緒。如果你跳出主角光環來看整部電影,最終男女主角共同的罪行,也是一次校園欺凌!
在這個層面上,魏萊和陳念、小北都是一樣的,可以歸類為「問題少年」。雖然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不同,但他們無一例外地選擇以極端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甚至於當我們復盤的時候,會發現在故事的後半段,陳念實則已經犧牲了小北。
是什麼讓這個乖巧的女孩做了這種決定?很簡單,她改變命運的強烈願望。這種願望,恰恰是母親的教育和家裡長期的生活環境決定的。而願意付出一切的小北,又何嘗不是因為對於親近關係近乎瘋狂的渴望?
是時候表揚一下兩位主演了。周冬雨近幾年不斷在突破我們對她的預設,這一次依然如此。在這個角色身上柔弱和無奈的一面,以及堅韌甚至無情的地方,都以一種極其隱忍的方式被燃燒式的表達。
在她的一個側臉里,你都看得出她無比複雜的情緒和緊張。
然後你也猜到了,突出表揚四字弟弟。
小編作為年近三十的老男人,和易烊千璽的粉絲當然是天然絕緣的。但是從《長安十二時辰》到《少年的你》,他又有了令人吃驚的成長。或許有賴於導演調教演員的功力,但這個易烊千璽,又是陌生的。
大家或許聽過千璽17歲時候面試這個角色被斃的故事,導演曾國祥在一年之後給了他這個角色,就因為成年的千璽有了某種氣質。看過電影,你會知道,那股子剛在少年身上勃發出來的英氣。
於是,他有了空間可以表現自己的冷酷,但是他心裡的柔軟,在放下兜帽之後臉上綻開的笑容,也可以暖化陳念(可能還有每一位女粉絲吧~)。
你會驚訝於導演曾國祥的精確,人物的精確,高中生活細節的精確,感情進度的每一點精確。回想下他的前作《七月與安生》,可以說這位導演在青春片上的功力,已經足以成為某種品牌了。
3
我們終將長大
更難得的是,這絕對可以歸為一部現實主義作品,而不是單純的青春片。這也是小編覺得,這會讓電影成為爆款的因素。
其對於青少年成長的揣摩和故事編排,可以說是《狗十三》級別的。而另一方面,電影也將故事擴展到了一個更廣闊的領域。
它首先是關於青春的,但不僅關於青春里簡單純粹的那一面,也讓我們看到了青春里艱難成長的一面。
對於這些十七八歲的少年們而言,他們一隻腳站在青春的門檻里,另一隻腳也踏入了成年人的世界裡,他們不得不面對一些惡意和現實,但在面對這些現實的時候,去改變它們的能力卻相當有限。
電影里,陳念和小北總會說一些大人話,就好像小北問陳念未來的想法,她的回答是:「讀書,考試,上好學校,想變成最聰明的人,如果可以的話,保護世界。」
保護誰的世界?前面幾點,都是長期以來母親的灌輸,唯獨最後一點,卻帶著陳念自己對於生活的態度:這樣的日子,希望這個世界上不再有人重複。
可能嗎?
陳念和小北的相遇,是他們在青春門檻上最美的一件事。電影在這條線索上略帶偶像氣質的處理,對於主線來說或許顯得有些冗餘,甚至有些沖淡了主線劇情的殘酷。
但對於人物塑造來說,這也並非沒有意義。他們彼此的倚靠,就是生活里唯一的光亮。前面的生活有多美好,他們就可以有多少付出。
成長不是只有一面的。陳念和小北之間,或許有情竇初開卻並非愛情,甚至在一開始就超過了愛情的範疇。當他們在看待世界的眼光漸漸發生變化,對待彼此的方式,其實也在經歷著不斷成熟的過程。不談那些撒糖的梗,這本身就是足夠美好的一件事。
事實上,電影留給的成長空間,不只是給少年們的,尹昉飾演的警察形象,也有著屬於他的成長。
這個愣頭青刑警,和黃覺飾演的老警察顯然不是一個段位。最大的問題是,他確實因為對女孩的同情,投入了屬於自己不理智的部分。女警察的斥責很對,這太不專業了。
或許他也可以被認為是觀眾在電影里的投影,面對走錯路的男女,他的第一反應是拯救他們,幫幫他們。但是結局告訴我們和他,犯罪就是犯罪,沒有藉口。
在電影最後,被上了一課的警察在樓梯口和老警察度過了尷尬的兩分鐘,然後看似漫不經心地下樓回家。老警察啞然一笑的表情里我們知道,小伙子正在成熟起來。
但那個拉著女孩說「我想幫你」的菜鳥警官,卻和冷著臉說想「保護世界」的陳念一樣,有著某種令人感動的力量。那是並不被社會需要的,卻是在成長的路上最寶貴的。
女警察關於小北的疑惑就在於此:沒有人會為了別人背上那麼重的罪。而老警察則看得更明白:「我和你不會,但他們還是少年。」
看完電影,喜歡上了「少年的你」這個片名。「少年」在這裡並沒有那麼多的傷春悲秋和感懷往事,反而有著中性的意味。
它可以延伸出太多中性的定義,它是不計後果的,是感情熱烈如熔岩的,是剛剛在家庭和教育的擠壓下漸漸成型的。
也因此,它可以是激烈如火的情感,也會導致肆無忌憚的校園欺凌,甚至在面對惡性事件的時候成為庸眾。但那就是少年。
在這個層面上說,這是今年最好的青春片,甚至可以進入華語青春片最出色的作品之列。
而現實主義的表達,和成長母題的痛楚,或許可以讓我們對這部電影抱有更多的期待。
微博:@藤井樹觀影團2011
公號:藤井樹觀影團
「藤井樹觀影團」已同步入駐平台
| 微博 | 今日頭條 | 一點資訊 | 豆瓣 |
| 搜狐號 | 企鵝號 | 什麼值得買 | 大魚 |
| 趣頭條 | 虎嗅 | 百家號 | 新知 | 大風號 |
合作、投稿、諮詢請聯繫:17717464097
轉載聲明:原創文章請註明作者及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