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天,最能代表此時心境的五首詩詞,絕

2019-12-20     金峰之約品讀欣賞

一、重逢之歡

《別詩二首·其一》范雲

洛陽城東西,長作經時別。

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

賞析:此詩是詩人紀念與故人重逢所作。前兩句是寫離別空間之遠,時間之長。也就顯得重逢更加的難能可貴。而後兩句借用雪和花兩個意象,將情景交融。兩人離別時,雪像花一樣,與我共同送你離去。而近日重逢,花開得像離別時的雪一樣燦爛。

後兩句將時間和空間也交融在一起,冬與春,雪與花,離別與重逢,悲傷與喜悅都蘊含其中。

二、驍戰之勇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三》 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賞析:這首詩是一首典型的邊塞詩。月黑雁飛高先交代了周圍的場景,寒冬的月黑風高之夜,戰士們依舊在戰鬥。單于夜遁逃讓我們知道戰事即將勝利,對方軍隊已趁著夜色倉皇逃竄,從這句中就能感受到邊塞詩中的豪爽和振奮。

後面兩句則是描寫追殺敵人時的場景,大雪蓋住了戰士們的弓和刀,但是掩蓋不住戰士們的英勇。


三、孤空之寂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賞析:此詩全詩都是對於畫面的描寫,讓人讀起來非常有畫面感。前兩句一開始就把我們帶入到了一個人跡罕至,寂靜幽辟的環境中。不僅如此,「千山」和「萬徑」這樣的用詞,極大的擴展了畫面的空間,我們自己身處在其中顯得十分渺小。

後詩中出現了一位漁翁,將我們的視線拉到了近處,「孤舟」和「獨釣」更是加大了孤獨的意味。漁翁身處在這樣一片茫茫的白雪當中,專心地釣魚,仿佛不被孤獨所困,更有清高和孤傲的感覺。

四、生死之恨

《北風行》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以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賞析:此詩通過描寫一個北方的婦女對丈夫戰死的悲憤心情,抨擊安祿山挑起的戰亂。「燕山雪花大如席」,這樣的大雪之下,加重了思婦的悲傷之情。思婦拿出丈夫留下的箭袋回憶往日時光,但「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還」。隨著箭袋被思婦燒毀,詩中的離愁別恨達到了極點,令人垂淚。

最後兩句更是升華了這樣的悲苦,將婦女的恨意寫得比無法填盡的黃河渡口更甚。

五、飄雪之喜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王旭

兩種風流,一家之作。

雪花全似梅花萼。

細看不是雪無香,天風吹得香零落。

雖是一般,惟高一著。

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

賞析:此詩詞通過對比雪花和梅花,寫出了它們的特點,表達了對它們的喜愛之情。在作者看來,雪花和梅花皆稱得上風流,而且各有千秋。前一段,寫雪花輸了梅花一味香氣,而且通過令人稱奇的想像力,將雪花沒有香氣的原因寫作是被風吹走了香氣。

後一段寫梅花勝了一籌淡薄玲瓏。兩花都是凜冬中的風流之物,它們各展所長,有異有同,將冬天裝扮得更加有魅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L7XIG8BMH2_cNUgMQ9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