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薇安姐在朋友圈官宣一件大事
所有人都歡呼說醍醐灌頂!
你想知道是什麼讓她們收穫如此之大嗎?
歡迎你添加我的私人微信號:viann1690
我每天只通過 20 個人
如果有緣,還會送一本《年入千萬的財富手冊》
是我從0到年入千萬的思維財富精華
只送給有緣人,記得備註一個理由喔
文丨Estel,來源丨麥子熟了(maizi8090)
你好,我是薇安姐。
最近,一篇「 全球前三院校畢業,立刻結婚生娃我有錯嗎?」的日記在網上引發廣泛熱議。
裡面的博主如此描述自己的生活狀態:
劍橋大學碩士畢業後,立刻結婚生子,成為一名「家庭主婦」,到現在已經三年了。
同齡好友們工作大都有所成就,甚至年薪百萬,她卻無業在家;
家裡長輩批評她白讀書浪費錢,連親媽都說她是「寄生蟲」……
劍橋大學碩士畢業後,立刻結婚生子,成為一名「家庭主婦」,到現在已經三年了。
同齡好友們工作大都有所成就,甚至年薪百萬,她卻無業在家;
家裡長輩批評她白讀書浪費錢,連親媽都說她是「寄生蟲」……
外界的目光,高學歷的身份,家人的不理解,讓博主覺得萬分委屈,由此也引發了一場 「高學歷女性該不該做全職主婦?」的討論。
其實關於「全職太太的價值」在社會上已老生常談,那究竟該怎樣更好地衡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新啟發。
01
這位博主認為,自己並沒有經濟上的壓力,即使出去幹活,也只能cover家裡司機的費用。此外,她也不認同只有在社會上工作才算實現「自我價值」。
上下滑動閱覽
日記的最後,她說自己已經想通了:
千萬不要因為做全職太太,為別人一時看起來比你強大而感到難受。
千萬不要因為做全職太太,為別人一時看起來比你強大而感到難受。
博主的本意,應當是想收穫網友們的安慰,不過下面近700條評論,大都不贊成她的選擇。
最高贊的回答簡潔明了: 「是的,你的錯」。
更有人質疑:「我覺得你的書白讀了,通篇文章傳遞的都什麼價值觀……」
由於反響太過熱烈,博主趕緊出來補充,稱自己沒有永遠當家庭主婦的想法,寫這篇文章也僅僅為了發泄情緒。但或許是爭議太大,不久後這篇分享就被徹底刪除了。
即便如此,對於高學歷女性做全職主婦,輿論的爭鋒依然複雜。
幾年前,在很多社交平台上,打造一個年輕貌美、高學歷、家境優良又早早有娃的「辣媽」人設,引來的大都是網友歆羨的目光。
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對「高學歷全職媽媽」的價值產生了懷疑。
這些懷疑,大都聚集在一個焦點上: 高學歷女性去做全職媽媽,是不是一種浪費。
恰好,前段時間《勞動報》針對這個問題做了一次街頭採訪,題目就是「高學歷女性做全職太太,是浪費嗎?」
街采中,出現了正反兩方的觀點。
一位上海爺叔認為,高學歷全職媽媽是有社會價值的。
家庭教育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母親,而高學歷母親能夠幫助社會培養更好的下一代。
一位年輕女性則認為,照顧家庭也是一種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式,不應被評論為「浪費」;職業多種多樣,沒有高下之分。
且高學歷女性有更強的自我管理和學習能力,在家庭事務上也能夠做得更好。
相對而言,這兩位受訪者的觀點都傾向於支持,並且肯定了全職媽媽存在的價值。
而當鏡頭轉向兩位「過來人」的阿姨身上,得到的則是旗幟鮮明的反對態度。
一位阿姨表示,女性做家庭主婦,大都是出於無奈,是小孩沒人帶情況下的一種犧牲。
「伸手問男的要錢不好,要看他臉色的」
另一位阿姨則直言浪費:「做家庭主婦,整天對著的不是小孩就是家務,不需要那麼高的學歷。」
她還舉了身邊人的例子:
一個高學歷的朋友,在家做了三年家庭主婦,每天灰頭土臉,看上去根本沒有高知女性的樣子。
等到孩子上了幼兒園,她重回職場,整個精神面貌都煥然一新。
一個高學歷的朋友,在家做了三年家庭主婦,每天灰頭土臉,看上去根本沒有高知女性的樣子。
等到孩子上了幼兒園,她重回職場,整個精神面貌都煥然一新。
採訪中,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贊同全職主婦選擇的是爺叔和年輕小姐姐。一位只能擔任父親和丈夫的角色,缺乏切身體會;另一位還未真正進入家庭生活。
而持反對態度的,則是真正經歷過主婦生涯的阿姨們。
也可以說,理論上,或許大家都認可高學歷全職主婦的貢獻和價值。然而對於親歷者而言, 「不好意思伸手要錢」「灰頭土臉地帶娃」,才是生活更真實的那一面。
02
一度大熱的日劇《逃避雖可恥但有用》中,曾經給家庭主婦算過一筆帳:
按一般行情算,主婦的勞動換算成年收入,差不多有304.1萬日元;摺合成人民幣,大約為16.9萬元。
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了一線城市的平均薪資。可惜在現實生活中,真能得到相應回報的家庭主婦數量寥寥。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如果把全職主婦當做一份工作來看,要求頗高:保姆、司機、廚師、育兒嫂、家庭教師……
手手抓,手手都要硬,還是7x24小時的全年無休型。
要是在公司如此苦幹,熬上兩三年,至少也能收穫升職加薪。
但在家庭中,全職主婦的付出難以被量化,更難得到切實的經濟酬勞。
對於高學歷的全職主婦而言,需要支付的機會成本往往更高。
如劍橋畢業的博主所言,與她同一起跑線的好友們已經開始在職業領域有所建樹,「恨不得年薪百萬」。
選擇做全職媽媽的她卻仍是一張白紙: 既沒有經濟上的收入,也沒有工作經驗的積累。
若干年後,如果她想要重回職場,需要面對的挑戰顯然會比同齡人更多。
可以說,全職主婦是這樣一份工作:勞心勞力、老闆(小孩)難搞、沒有工資,還沒有社保。
少的不僅是《勞動法》的保護,甚至連《婚姻法》給予的保障都極為有限。
前段時間,關於廣州李女士與丈夫訴訟離婚的新聞曾經引發關注,做了4年全職主婦,只分得一萬元。
微博
結婚四年,撫育了孩子,照顧了家庭,最後得到的「工資」摺合為每天7元。
難怪有網友說,李女士不如去小區里每天撿點飲料瓶,賺得還更多一點。
話語戲謔,但全職主婦在「勞動所得」上的尷尬處境,可見一斑。
03
經濟回報缺失,那麼社會價值的認可上呢?
街采中,上海爺叔說了這麼一番話:
媽媽十月懷胎,辛苦生下孩子,再把孩子培養出來,這個功勞是很大的。
我們怎麼尊重女性都不為過。
媽媽十月懷胎,辛苦生下孩子,再把孩子培養出來,這個功勞是很大的。
我們怎麼尊重女性都不為過。
確實如此。可惜現實中,真正被認可付出的全職主婦仍是少數。
儒家文化圈裡,長期以來有著一種約定俗成:照顧家庭,撫養子嗣,是女性的天職。
爸爸帶娃,屬於客串,如果表現得靠譜,還能得到交口稱讚。
而媽媽帶娃,就屬於義務,萬一孩子有個磕磕碰碰,即使是路人都會說一句:整天待在家,怎麼連個孩子都管不好?
《坡道上的家》
去年,綜藝《披荊斬棘的哥哥》熱播,李承鉉曾因帥裂舞台的表現,及「全職奶爸」的反差感上過多次熱搜。
關於他當全職爸爸曾經抑鬱一年多的故事,更是收割了大批同情與好感。
微博
網友的評論里,大都是對李承鉉「男德」的讚揚——
一個男性,願意全職在家照顧孩子,放棄事業,就會被褒獎為「遇上他此生無憾」,是值得掛在熱搜上的好老公、好爸爸。
而現實中,更多的全職媽媽們,則是被忽視、被「失聲」的一群人。
為了家庭放棄事業、為了帶娃瀕臨抑鬱……這些犧牲放在女性身上,成為了理所當然。
做得好,是正常的;做得不好,迎來的就是苛責:「都不用你掙錢,怎麼連個家都管不好?」
網上就有全職媽媽吐露自己的心酸:
我老公覺得我每天無所事事,我公婆覺得我帶娃很輕鬆。
我每天要喂奶、洗衣、做飯,有時做一家人的飯,打掃家務,一手抱娃一手提菜,每天都是凌晨一點左右睡覺,半夜還要起來三四次。
三個月不到,瘦了25斤,公婆還認為我故意減肥,指責我讓孩子沒有母乳吃……
我老公覺得我每天無所事事,我公婆覺得我帶娃很輕鬆。
我每天要喂奶、洗衣、做飯,有時做一家人的飯,打掃家務,一手抱娃一手提菜,每天都是凌晨一點左右睡覺,半夜還要起來三四次。
三個月不到,瘦了25斤,公婆還認為我故意減肥,指責我讓孩子沒有母乳吃……
小紅書
那些不被理解的苦,很多時候,只有自己知道。
04
生活中,時常會聽到類似觀點:
做全職媽媽,一樣可以過得很幸福。只要家裡人認可,自己也享受家庭生活,多點時間陪伴孩子成長沒什麼不好。
做全職媽媽,一樣可以過得很幸福。只要家裡人認可,自己也享受家庭生活,多點時間陪伴孩子成長沒什麼不好。
確實如此。
在丈夫支持、家人認可、經濟條件也允許的情況下,全職媽媽可以過得很瀟洒。
但前提是,這一切都不會改變。
成為全職媽媽,意味著坐上一張賭桌。賭的,還是最難以琢磨的人性。
丈夫是否會長期、堅定地支持這個選擇?他能否一直不變心?你們的婚姻,是否會因為二人生活環境的差異產生變化?
一切都是未知數。這世上當然有順遂的幸運兒,但誰也不能保證,你就會是其中之一。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劍橋畢業的博主,因為母親對她當全職太太的不認同,甚至稱她為「靠老公的寄生蟲」而感到委屈。
但這種「過來人」的危機意識是必要的: 真正經歷過婚姻這場漫長漂流的人,才知道其中隱藏著多少礁石和險灘。
對於沒有經濟收入、完全依賴另一半生活的全職太太而言,任一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徹底地一無所有。
即使沒有走到婚姻破裂的極端情況,被「供養」的不平等感,也會帶來許多隱痛。比如即使老公和婆婆體貼,但自己不上班總覺得底氣不足。
這也更能明白街采中,阿姨作為過來人的忠告:「自己錢沒有,伸手問男的要不好,要看他臉色的,煩也煩死了。」
還是那句老話,經濟不獨立,人格很難獨立。
手心朝上的日子,絕沒有想像中那麼好過。
05
選擇當一個全職太太,有錯嗎?
沒有。
人生,並沒有浪費這個概念;做全職太太,同樣可以是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
這個世界上有喜歡叱吒職場的女性,自然也會有樂意照顧家庭的女性。選擇本身,並沒有高下之分。
關鍵在於,是否擁有相匹配的、承擔風險的能力。
該如何看待高學歷女性當全職媽媽?
問題的關鍵,也不在於網友的看法。而是家庭中的其他人怎麼看,國家的法律法規怎麼看,企業的制度怎麼看……
在美國, 「全職主婦」是一份正式的工作。即使從來沒有上過班、繳過社保,當家庭主婦到達退休年齡時,依然可以獲得配偶退休金的一半,由國家直接發放。
在日本, 有「配偶減稅」政策,如果一方選擇成為全職主婦,那麼整個家庭需要繳納的稅額就會減少。
此外,如果主婦提出離婚,也可以和丈夫均分養老金。婚姻年限越長,分到的養老金越多。
缺乏制度上對於全職媽媽的保障和尊重,很多付出,大機率只能淪為自我感動。
今天並不是想否定「全職太太」這項選擇,而是希望所有女性在走上這條道路前,意識到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
至少,別像波伏娃描述的那樣:
人們將女人關閉在廚房裡或者閨房內,卻驚奇於她的視野有限。
人們折斷了她的翅膀,卻哀嘆她不會飛翔。
人們將女人關閉在廚房裡或者閨房內,卻驚奇於她的視野有限。
人們折斷了她的翅膀,卻哀嘆她不會飛翔。
點一個「在看」,希望所有的女性都能得到保障,活出自己的獨立。
今日文末評論區話題
你如何看待全職太太的價值?
說說你的感受和理解。
你的每一條留言,薇安姐都會認真看!
本文作者:Estel,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麥子熟了」(ID:maizi8090):聚焦國內新中產、新青年、新女性,堅持優質內容創新,分享傳遞美好生活。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並請承擔全部責任!
【版權聲明】:圖文轉載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禁止用於商業用途,如有異議,請聯繫本公眾號刪除。
閉關半個月,我最深的幾點感悟是......
如果你不想工作了,看看海底撈「最牛服務員」女孩的故事...
薇安Viann,全球新女性IP創業導師,10億級商業模式營銷專家,G20二十國集團青年企業家聯盟中國理事會理事,全球學員粉絲百萬自媒體大V。著有 暢銷書《疊代》、《線上賺錢》,當當網最具影響力作家。
公眾號/同名視頻號: 薇安說。今天關注,終身成長。
私人微信: viann1690 。歡迎你來圍觀我的朋友圈。
想看更多接地氣的成長乾貨
【薇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