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劉仁浩、於雲之報道:「歸正炮口位置,車輛退回掩體!」10月21日,皖東腹地鐵甲轟鳴,第71集團軍某旅組織官兵開展戰術協同訓練。駕駛員聽到指令後立即掛擋後退,炮手同時操縱方向機快速回正火炮。只見車身精準避開兩側樹木,短時間內便完成陣地轉移。這是該旅在訓練中強化官兵實物感知能力的縮影。
「真實戰場不同於平時的訓練場,作戰環境是立體複雜的,不但要求車組成員專業基本功紮實過硬,而且要對環境實物具有強大的感知能力。」該旅領導介紹,以往訓練中,他們通常使用限制杆標定車輛移動區域,此舉雖然為設置場地提供了方便,但時間長了官兵容易對限制杆產生依賴,一旦置身陌生環境或遇到突發情況,應對起來便沒有那麼得心應手。
在深入徵求意見建議的基礎上,該旅結合駕駛專業特點,專門對雙直角、限制路等訓練場地進行升級改造,並在道路邊沿和較高位置設置了多種障礙物,使訓練場地條件更加接近真實任務環境。同時,他們通過增加特情種類、改進設置方式等提升訓練難度,根據訓練進程臨機導調複雜情況,錘鍊官兵應急處置技能;將官兵放在大項任務中摔打磨練,結合任務復盤召開「諸葛亮會」,鼓勵大家聚焦存在的問題建言獻策,為針對性開展強化訓練提供參考。
「訓練中,駕駛員不僅要控制車速和方向,還要綜合考慮『環境對炮手的射界限制』『是否便於車長觀察』等情況。」現場組訓的教練員鄔迪說,下一步,他們將在總結經驗的同時,結合官兵反饋適當增設多方向目標威脅、遭「敵」空中襲擾、電磁干擾等多種特情,引導官兵針對短板補訓強訓、聚焦細節專攻精練,進一步提升遂行多樣化任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