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章喜歡石頭,石頭坐轎自己跑,家人直呼老爺化石了

2023-12-26     小愛愛歷史

原標題:元章喜歡石頭,石頭坐轎自己跑,家人直呼老爺化石了

看官不要誤會,小編在這裡說的元章自然不是筆誤,將明太祖朱元璋寫成了元章。這裡的元章卻是北宋時期的大書法家、畫家米元章——米芾。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為芊,湖北襄陽人,時人號海岳外史,又號鬻熊後人、火正後人。這一連串古怪的號實在是繞人,但也不必記,也不要深究其中的意思,只要知道米芾是北宋時期的名人、奇人就夠了。

米芾出生於宋仁宗皇祐辛卯三年(1051年),七、八歲時就師從當時的名流、襄陽書法家羅讓開始學習書法,十歲就能寫碑刻,且臨摹周越、蘇軾等名人字帖難辯真偽,時人稱其有李邕筆法,也可謂是北宋時期的神童了。

宋治平四年(1067年),米芾跟隨母親閻氏離鄉來到京都汴梁,其母親開始侍奉宋英宗的皇后高氏,並做了神宗的乳娘。宋神宗繼位後,因不忘米芾母親閻氏的乳褓舊情,恩賜米芾為秘書省校字郎,負責當時校對,訂正訛誤。這個職位使得米芾能夠更多地接觸到歷代名家的書法,對其以後的成就與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由於米芾與宋神宗的這段淵源,他一生在仕途上也無大起大落,也未曾遇到過兇險。這種穩定的政治環境及富裕的生活條件,得以讓他潛心去做自己的事業。米芾潛心魏晉,以晉人書風為指歸,尋訪了不少晉人法帖,連其書齋也取名為「寶晉齋」。

他的書法自成體系,傳世之作頗多。但是,千萬不要以為米芾只會寫字,他也寫詩,他的詩作流傳於世的雖然不多,但也是精美絕倫,耐人尋味。米芾一生雖拜訪了許多名家,但唯獨與蘇軾交好,也許是受蘇軾的感染,他的詩基本都是與蘇軾的唱和之作。二人相交有二十多年之久,蘇軾去世後米芾作《蘇東坡輓詩》五首以示悼念。

招魂聽我楚人歌,人命由天天奈何。昔感松醪聊墮睫,今看麥飲發悲哦。長沙論直終何就,北海傷豪忤更多。曾借南窗逃蘊暑,西山松竹不堪過。——米芾《蘇東坡輓詩》其五

中國素來就有書畫一家的說法,一個知名的畫家沒有不精通書法的。米芾作為北宋著名的畫家,其繪畫也是非常傳神。米芾在山水畫上成就最大,大多描繪江南水鄉瞬息萬變的「煙雲霧景」,「天真平淡」,「不裝巧趣」的風貌,他所創造的「米氏雲山」都是信筆作來,煙雲掩映。

書畫名家大多對石頭都是情有獨鍾,如近代的齊白石、張大千等。他們收集奇石、異石,有時把玩,有時刻章,總之是極具稀罕。當然,米芾更不例外,而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米芾喜歡石頭真的是上癮了,哪叫一個如痴如狂,差不多對石頭敬若神明了。據說,有一天,米芾外出遇到一塊稀奇古怪的大石頭,形狀奇醜,有如人形。米芾覺得這石頭很不一般,非常喜歡。他圍著這塊石頭轉了好幾圈,不願離去,最後決定還是弄回家中去。

他做了一個非常謊延的舉動,特意將自己的官服脫下給石頭披上,並對著石頭作了一個揖,嘴裡還念叨說:「石兄,石兄,你能不能隨我一道回府?」。當然石頭自然是不會自己作答,米芾也不需要石頭回答,他命轎夫將石頭搬進轎子裡,就打道回府了。

轎夫好不容易將石頭抬回米府,家人看見轎子便知是老爺回來了,連忙出來迎接。這一掀開轎簾,卻大吃一驚:「怎麼老爺變成了石頭?」再往轎後一看,一個短衣短衫的老頭氣喘吁吁的走過來了,家人忍俊不禁,暗自發笑。原來老爺一直小跑跟在轎子的後面,而且累的是滿頭大汗。

這段趣事一時被傳為佳話,後來北魏元倪鎮讀《宋史》讀到此處也是拍案叫絕,便即興寫了首題為《題米南宮拜石圖》的詩讚嘆此事:

元章愛硯復愛石,探瑰抉奇久為癖。石兄足拜自寫圖,乃知顛名傳不虛。

參考:《宋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7e0647574d96133dcd138ed7eaf54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