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玩家」正式入局,鈉電池量產掀起「後浪」,這些概念股機構高預期

2023-11-14     數據寶

原標題:「新玩家」正式入局,鈉電池量產掀起「後浪」,這些概念股機構高預期

數據是個寶

數據寶

炒股少煩惱

2023年,是我國鈉離子電池量產元年。

國內首個全產業鏈

鈉電池產品線投產

據人民網報道,近日,我國首個專業鈉離子電池儲能與動力電池PACK生產線——1.2GWh鈉離子電池儲能與動力電池PACK(加工組裝)項目在湖南汨羅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正式投產。

該項目由湖南四傑科技有限公司投建,能生產針對鈉離子電池特性的一系列應用全功能產品,主要有鈉離子工商業儲能櫃、電動兩輪車鈉離子動力電池以及潔能寶等鈉離子系列產品。

2023年1月,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快鈉離子電池技術突破和規模化應用。

2023年7月,工信部等三部委聯合印發《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大力發展高安全性鋰離子電池、鉛炭電池、鈉離子電池等產品,擴大在新能源汽車、儲能、通信等領域應用。

鈉電池產業化加速

鈉離子電池是一種二次電池(充電電池),是一種極具發展前景的電化學儲能裝置,主要依靠鈉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與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相似。

但相比鋰電池,鈉離子電池不僅突破關鍵資源瓶頸,優勢還在於其超高安全性、高低溫性能優異、功率特性佳及經濟性強。目前全球探明的可供開採的鋰資源儲量僅能滿足14.8億輛電動汽車,隨著全球電動車市場的持續高速發展,鋰資源短缺壓力將進一步凸顯,產業替代勢在必行。

國泰君安分析報告預測,2023年鈉離子電池產業鏈將基本形成,開啟規模化應用,2025年國內鈉離子電池需求將達到58GWh,對應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需求17.4萬噸。

高工產研分析報告認為,對於鈉電池產業化的切入路徑,會先從二輪車領域開始應用,之後是儲能和四輪車。在二輪車領域,預計到2025年鈉電池能夠迅速拿下15%市場份額,並在2030年占據超一半的市場。儲能方面,預計短期內鈉電池應用占比較小,但到2030年將占據10%的市場,出貨量超100GWh。在A0級及以下低續航車型上,到2025年鈉電池滲透率約為2%,到2030年滲透率將達25%以上,屆時出貨量將在50GWh以上。

今年以來,已有多家A股公司拓展鈉電池相關業務。

美聯新材公告,公司控股孫公司簽訂200噸普魯士藍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銷售合同。

傳藝科技發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傳藝鈉電為某知名汽車製造商提供應用於乘用車領域的鈉離子電池產品。

瑞泰新材回答投資者提問表示,公司已經在新型電池方面持續性地進行了相關的研發投入與積累,在固態電池、半固態電池、鋰硫電池以及鈉離子電池等新型電池材料方面皆存在相應布局。

寧德時代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上回復稱,公司已發布的第一代鈉離子電池可應用於各種交通電動化場景。同時,公司開發的AB電池系統解決方案,將鈉離子與鋰離子混搭,既彌補了鈉離子電池現階段能量密度短板,也發揮出它高功率、低溫性能好的優勢。

多氟多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對鈉離子電池及其材料體系進行全方位研究和布局,擁有完整的電池製造技術且正極、負極、電解液等材料可實現部分自供。

機構青睞這些鈉離子電池概念股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11月14日收盤,A股鈉離子電池概念股43隻。今年以來,參與調研的機構家數超百家的概念股有17隻。其中982家機構參與調研容百科技,位居第一;其次立中集團、長遠鋰科、拓邦股份、孚能科技、多氟多、天山鋁業接受超過300家的機構調研。

三季報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凈利潤超過10億元的有4隻,分別為三峽能源、天山鋁業、當升科技、杉杉股份;其中,三峽能源實現凈利潤達54.36億元,排名首位。

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0%的有4隻,分別為聯德裝備、普利特、中自科技、金銀河;其中聯德裝備凈利潤同比增長163.65%,拔得頭籌。

從機構評級角度來看,17隻概念股獲得5家以上機構給予「積極型」評級,當升科技最受券商機構青睞,合計獲得22家券商研報覆蓋。其次是新宙邦、三峽能源、拓邦股份、天山鋁業、容百科技和派能科技。

從10家及以上機構一致預測來看,2023年至未來三年,凈利潤增速均有望超過20%的概念股有中自科技、孚能科技、拓邦股份。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責編:周莎

校對:王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7670fe9c18479544d5a24a795bc7720.html






港股,重磅!

2024-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