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大咖們10則有趣的故事,于右任為女兒取名,一時想不出來就叫【想想】

2022-02-17     言語者

原標題:民國大咖們10則有趣的故事,于右任為女兒取名,一時想不出來就叫【想想】

1、國學大師章太炎喜歡寫篆字,甚至開藥方、寫便條也用篆體,不少人曾被難倒。某次,差僕人買肉作羹,僕人不識字,帶其手書條子跑遍蘇州城內各肆,卻空手而歸。原來條子上篆書「肉」字與「月」形近,攤販誤以為章氏要買「月」,均稱「沒有」。

章太炎

(章太炎篆書聯「肩頭伊尹誰能任,腳底鴟夷未了心」,其中「肩」字,下部即「肉」字;「能」字中亦有「肉」;「腳」字左部亦「肉」。篆書「月」字中間一畫不觸邊,因此不識篆書者易混淆二字)

2、梁實秋寫文章回憶梁啟超於清華大學演講,其中寫到梁氏極簡短的開場白,「一共只有兩句,頭一句是:『啟超沒有什麼學問——』眼睛向上一翻,輕輕點一下頭:『可是也有一點嘍!』」

(梁啟超)

3、學者冒鶴亭於1903年獲得經濟特科試第一,於複試策論中引用盧梭《民權論》之內容。首席閱卷大臣張之洞對盧氏有偏見,遂棄冒氏,致其不得進士。據說張氏事後調侃道:「這個冒鶴亭引用姓盧的思想,盧家有好人麼?梁山盧俊義是強盜,洛陽盧莫愁是女娼。」

(冒鶴亭)

4、楊度與國父曾有「吾事成,願先生助我!先生功成,度當盡棄其主張,以助先生」之諾。楊氏從王闓運之帝王學,以輔佐、擁戴「非常之人」成帝成王為己任。辛亥時期,楊氏依附袁世凱,組設籌安會,擁袁稱帝。洪憲帝制失敗,楊氏一度成為第一通緝要犯。楊氏一生遊走于軍閥、官僚、政客與投機分子之間,晚年加入共產黨,終再蒙塵。

(楊度)

5、陳寅恪之兄陳衡恪不但精於書法,且開近代畫壇風氣之先。當年用速寫與漫畫之形式作《北京風俗人物畫》反映社會底層之民間生活,其手法之新奇、意境之獨特,可謂前所未有。但陳氏於48歲為繼母奔喪時不幸染傷寒一病不起、英年早逝。因陳氏有別號「朽道人」「朽者」,吳昌碩挽其曰「朽者不朽!」

(陳寅恪)

6、教育改革先驅經亨頤任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校長期間,大師薈集、風雲一時。民國八年秋,教師夏丏尊、劉大白、陳望道及李次九支持「新文化運動」,「所選國文講義,全用白話,棄文言而不授」,故致省教育廳查辦,但經氏繼續支持教改,省教育廳遂下令撤換校長,引發學生罷課之「留經運動」。當局出動軍警彈壓,激起各地罷課聲援,影響波及全國。

(經亨頤)

7、王國維學貫中西、蜚聲中外。王氏於《人間詞話》中提出「三境界」之說,至今早已被引用無數。年輕時因自題詩中一句「千秋壯觀君知否?黑海西頭望大秦」受羅振玉激賞,羅氏遂決定「力拔庸眾之中」。王氏於事業鼎盛之年投湖自盡,其遺囑中「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之句,學界一直據此討論其死因,至今不休。

(王國維)

8、當年,劉季平年甫弱冠,因不滿滿清腐敗,赴日留學並加入同盟會、追隨國父、投身革命。1905年,蘇報案發,章太炎與鄒容均因觸犯清廷入獄。鄒容因體弱瘐死獄中,無人為之收殮,劉氏挺身而出,趁夜將鄒容遺體載回華涇,慨以私人之田園,讓地數弓為之埋骨。故章太炎書「劉三今義士,愧殺讀書人」之句加以讚賞。從此,劉氏大名遍傳海內外。

(劉季平)

(鄒容)

9、據說北洋政府曾兩度電召黃炎培就任教育總長,黃氏均堅辭不就,袁世凱無可奈何,送其「與官不做,遇事生風」八字。但民國38年之後,黃氏已過古稀之年,在周恩來要求之下,歷任數職。此間,毛澤東曾借閱黃氏珍藏之王右軍真跡秘本,黃氏恐對方不還,遂於約定時限之內數度電話催問,令毛氏頗為不悅。一個月期限畢,秘本完璧歸趙。

(黃炎培)

10、據說「美髯公」于右任之二女出生時,夫人向其求名字,答曰「想想」。但老半天想不出個好名字,結果,索性定女兒之名為「想想」。後有人問其出處,於公脫口而出:「『雲想衣裳花想容』,李白的名句中不就用了兩個『想』嘛!」

於公於1930年代倡導「標準草書」,為此編訂《標準草書》一書,以期普及推廣書法藝術,功德無量。

(于右任)

(于右任書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6932e8eb58ffe69ee36b33054185c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