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德國前總理默克爾退休之後,新一屆的德國政府很快就淪為美國的小跟班。為了討美國的歡心,德國不但深度介入烏克蘭戰爭,還在巴以衝突中昧著良心支持以色列。柏林當局錯誤的外交政策,結果導致德國經濟落了個「歐洲病夫」的「雅號」。
受衝突和制裁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德國連續多個季度出現GDP縮水的狀況,意味著其經濟已陷入衰退狀態中。即便如此,但德國卻還想在歐洲充老大,據觀察者網報道,德國以所謂的「安全擔憂」為藉口,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立陶宛部署一個裝甲旅、以加強北約東翼的軍事力量。
美國「政客」網站日前報道稱,德國的這個約5000人的裝甲旅,將被派往距離俄羅斯邊境僅有約100公里的基地,即北約具有戰略意義的蘇瓦烏基走廊。根據德國與立陶宛簽署的相關協議,德國這支裝甲部隊的先遣隊最快將在明年初派出,預計整個裝甲旅將會在2027年前完成全部的部署。
之前有美媒曾聲稱,由於對烏克蘭提供大量軍事援助,導致當下德國軍隊的裝備和經費都嚴重匱乏。一旦發生大規模戰爭,德國軍隊的彈藥庫存不夠兩天的戰鬥。但即便是這樣,柏林的那幫政客仍然「心系」北約東翼的安全,並致力於推動這個被稱之為「燈塔計劃」的項目。
眾所周知,德國最近提供給烏克蘭的軍援中,除了無人機和一些非作戰物資外,也只有1000多枚155毫米炮彈。當然,這不是柏林摳門,而是他們的軍隊庫存實在拿不出什麼好東西送給烏克蘭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柏林還決定向立陶宛派兵常駐,真不知道那些政客是怎麼想的。
其實,不管柏林政客將這個所謂「燈塔計劃」吹得唾沫橫飛,也不管該計劃會給他們帶來什麼政治利益,但從中透露出來的一些信息,卻讓德國人感到尷尬。美國「政客」網站在報道中披露一個秘密:德國駐西部地區的第203坦克營,就是計劃部署立陶宛裝甲旅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但該營的所有坦克之前都已提供給烏克蘭,導致這個坦克營現在處於裸奔狀態。
難怪德國這個裝甲旅要到2027年才能全部完成在立陶宛的部署,原來坦克營連坦克都沒有。德國防長皮斯托留斯日前表示,柏林已經為該部隊的坦克訂單已經下了,一旦交付,該營將立即奔赴立陶宛。由此可見,德國軍隊現在幾乎已經處於殘缺不全的狀態,否則的話,怎麼舉國之力都湊不出一個坦克營來呢?
而為了滿足對烏軍援和對外駐軍的需求,德國政府在國家經濟處於衰退狀態的情況下,還執意將軍費提高至GDP的2%。儘管這個比例因為德國經濟衰退,將給政府增加更大財政負擔而遭到廣泛批評,但朔爾茨當局並不打算因此改變主意。
在財政開支緊張的情況下,德國政府為增加軍費,就只能削減其他開支。因此,德國政府要求大幅削減經費,很快引發了德國民眾的強烈不滿。據《柏林晨報》報道,為抗議政府取消柴油補貼和農業車輛稅收優惠,以及政府法案要求嚴格限制使用農藥、化肥以保護昆蟲和地下水資源,德國農民協會日前組織了一場大規模示威抗議集會。
來自全國各地的1萬名農民、5000台拖拉機組成了一眼望不到頭的車隊,開進柏林市中心街頭,占領了市中心的地標布蘭登堡門,造成嚴重的交通阻塞。
這也難怪德國農民會把拖拉機開往柏林街頭堵路,因為這屆德國政府實在太離譜,明明德國實力已經不足以支撐他們繼續對烏援助和海外駐軍的野心,他們仍要打腫臉充胖子。為此,他們寧可削減國內各領域的資金投入,也要大幅增加軍費,並計劃在明年將對烏援助金額提高一倍,這擱誰身上都受不了。顯然,如果再這樣鬧下去,接下來舉行抗議示威集會的可能就不只是農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