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哺乳動物基本都有長臉,為什麼人類體型很大卻沒有長臉呢?

2023-12-12     怪羅科普

原標題:大型哺乳動物基本都有長臉,為什麼人類體型很大卻沒有長臉呢?

如果一個人的臉很長,那他有時候可能會被調侃為「馬臉」,會顯得有那麼點與眾不同。

但不管你是否相信,以人類的體型來說,我們的短臉才是最奇怪的,實際上自然界中大型哺乳動物大多都擁有一張長臉,而且體型越大臉就越長。

人類的體型在哺乳動物中自然算是比較大的,只是我們比較特殊,臉才沒那麼長而已。

那麼有趣的問題是,為什麼大型哺乳動物都會有長臉,而人類卻沒有長臉呢?

這種現象被稱為「顱面進化異速生長」,簡稱CREA,它確實普遍存在於哺乳動物中,比如貓、齧齒動物、鹿、袋鼠和一些猴子,全部都是如此,臉的長度基本和體型成正比

如果你把羊的臉和牛的臉做比較,或者把小鹿的臉和大駝鹿的臉比較,你就能看到CREA確實在起作用。

然而,即便 CREA 如此普遍,令人驚訝的是,它至今缺乏合理的解釋。

其中有一種廣為流傳的解釋,認為CREA 可能是頭骨發育的先天部分,其中哺乳動物的臉部隨著動物的生長而自動變長。

但是,很明顯這種解釋有很例外,或者對於一些動物來說是完全相反的。

例如,塔斯馬尼亞袋獾、海獺和逆戟鯨都比它們的大多數近親大,但臉較短。與此同時,長鼻袋鼠、蜜袋鼠和食花蜜蝙蝠體型較小,但面部較長。

不過,最近一項研究給出了一個有趣的解釋,他們認為答案在於物種如何利用面部進食的簡單生物力學。

根據一項重要的觀察結果是,密切相關的動物往往吃相似的食物,這點很重要,這個是讓CREA存在的大前提。

例如,羊和牛吃同樣的草。然而,由於綿羊整體較小,它們必須用下巴、下頜肌肉和牙齒(構成它們臉部的大部分)更用力地咬合。

事實上,較短的臉更能有效地咬合。這是因為下頜肌肉和牙齒之間的距離較小,這和鉗子的工作原理是一樣的。

因此,短臉的存在很容易解釋,它確實給生物帶來能量上的節省,難以解釋的是:如果短臉如此擅長用力咬合,為什麼大型哺乳動物的臉卻更長?

該研究認為,體型較大的動物自然擁有更大的肌肉,從而更容易咬合,因此與體型較小的親戚相比,它們在咬合方面不需要那麼努力也能達到相同的效果。

簡單的說,大型哺乳動物可以擁有更長的頭骨,但是這對它們有什麼好處呢?

其實,在許多情況下,長臉確實很有利。

例如,在食草動物中,較長的臉更容易接觸到更多的葉子或吃更多的食物。而在食肉動物中,較長的臉可以容納更大的尖牙,或者幫助下巴更快地合上。

那麼現在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人類體型很大,為什麼臉卻很短呢?

其實,類似人類的例外有很多。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相似的飲食是這種現象(CREA)起作用的關鍵,而這些例外情況幾乎總是涉及飲食的重大改變

犬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哺乳動物群體包括狐狸等小型獵物捕食者和狼等大型獵物捕食者。

無論是小型獵物捕食者,還是大型獵物捕食者,在它們的飲食組中都遵循 CREA,換句話說,一群狐狸中較大的個體會有更長的臉。

然而,儘管狼往往比狐狸大,但它們的臉仍然比最大的狐狸短。

這個原因是可以預見的,狼捕食更大的獵物,因此需要更強的咬合力,所以它們的臉不會那麼長。

這個解釋也適用於相反的案例,例如,蜜負鼠和袋鼠可以「負擔得起」比它們的大親戚有更長的臉,因為它們吃更軟的食物。較長的臉可以讓它們保持較長的舌頭,或者更容易從土壤中嗅出食物。

人類的情況也是一樣的,相對於巨大的腦殼,人類的臉確實短得驚人,這是因為我們根本不用臉來獲取食物,我們的雙手、工具和烹飪能力為我們完成了這項工作。

原文:https://theconversation.com/why-the-long-face-experts-provide-a-new-theory-for-why-larger-mammals-tend-to-have-longer-faces-219405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625f7882a7923e53136495627a60f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