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末是《中國說唱巔峰對決》總決賽,中秋節小長假連播兩天直接辦成了「哈圈秋晚」,爽到誰了我不說~
就拿今天中午剛上線的下半場來說吧,對劉炫廷的solo舞台印象深刻,有被狠狠驚艷到。
看著他走熱血暗黑風,就有一種平時一直比較溫和寡言的弟弟突然黑化了的既視感。這一季看過他不少舞台,還是頭一回看到他這麼燃且這麼憤怒的一個狀態。對比他以前的作品,類似這種激昂、熱血、大開大合的曲風算是比較的少嘗試。
有一說一,就很帶感。
他這首《ANTHEM!(讚歌)》用的是兩段式的結構,一上來就把反差感拉滿了。
開始的那段純樂器intro是走心敘事,帶領著觀眾和他一起回顧2019年以來的心路歷程。當「無名之輩」不再無名,讚美和詆毀同時席捲而來,再無所謂外界評價的人也會有一些看不清前路的迷惘時刻。
看著背景螢幕上那些刺耳的評價一句句出現,每一個聽歌的人都被他帶進他的情緒世界之中。
後面的主體部分融合了暗黑drill+trance風格,不止是熱血或者憤怒,還能讓人感受到一種堅定的情緒在裡面。
編曲依舊豐富,並且段落編排上也有很多巧思,會讓人不自覺地跟著他的音樂律動起來。
相比之前演過的幾首歌,這一首給人的感受明顯更外放直給,很有史詩感和戰鬥感,一開口就有戰歌內味兒了。
整個舞台看下來,想說不愧是年輕的「縱火犯」,這回的舞蹈也是這麼的魔性洗腦,跟整首歌的氛圍融合得非常好。
劉炫廷對整個舞台的掌控力也是比之前都出色,穩穩拿捏,狀態很在線(「刁鑽」舞步的人設不倒hhh
從其他歌手和現場哈評人們的評價反饋中就能看得出來,大家對劉炫廷這個決賽舞台的評價也都很高,驚喜感和衝擊感都是實實在在打到觀眾心裡去了。
因為他這首歌不僅在編排上做了很多大膽的融合和創新,中間伴奏還變化了四次,但並沒有違和感或者割裂感,每一段情緒都是層層遞進的,銜接得很好。
在決賽舞台嘗試這樣的音樂自然是冒險的,但結果很好,劉炫廷也正在形成一個極具個人色彩的音樂風格。這回他再一次用音樂證明了自己,沒有辜負大家的期待。
不過看到四大聯盟焦灼的賽況也能get到劉炫廷的狀態為什麼會有這麼明顯的轉變了。
總決賽剛開始的時候寶貝大聯盟就是四大聯盟里鏈子最少的,積分排名也墊底。上半場之後雖然追回來了一些比分,但也只是從第四名追到了第三名。
雖然大家嘴上都說著「開心就好,無所謂輸贏」之類的話,但是當人身處這樣一個終極決戰的氛圍中,就還是很難不被激發起一些勝負欲。
尤其是對於比賽運不佳的寶貝大聯盟的成員來說,這一季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惜敗,擱誰誰都不會甘心。
再加上這一季踢館成功以來,劉炫廷也收穫了各式各樣褒貶不一的評價,當他以一個「闖入者」的姿態加入聯盟之後,面對所有原來就在這個節目裡的人,那種孤獨感和種種壓力逐漸疊加在一起,最終累積到一個爆發的極值。
這種壓力情緒不釋放出來可能隨時都會崩塌,劉炫廷這回選擇了更勇敢地表達。
如果說之前的舞台基本都還是他對抗世界的聲音,是一些比較內放的自我表達,那總決賽的這一首《ANTHEM!(讚歌)》就是有了明確的戰鬥對象和目標了。
當他打開自己的內心,釋放出心裡不屈、狂野的另一面,單槍匹馬地站上舞台為他的團隊而戰,這種心態的轉變讓人想不驚喜都難。
說起來,作為這一季12位補強納新rapper里唯一一位踢館成功並闖進決賽的歌手,劉炫廷這回從亮相開始就挺「炫」的。
比如他的第一首踢館歌曲《POSE!(拿樣)》就是偏技巧型的作品,絲滑的flow再加上一些停頓的設計,卡點卡得極其舒適。
時隔三年重新回到這個舞台,能看得出來劉炫廷是有備而來,緊張歸緊張,但有準備的仗打起來總歸是很酣暢。
用這樣一首火藥味十足的歌高調開局,就讓人不自覺地開始好奇他接下來還能拿出點什麼新花樣來才能不辜負觀眾的期待了。
當然他確實也用實力向網友們證明了他這三年的確沒白給,「無名之輩」的蟄伏都是在為未來某天的厚積薄發做準備。
踢館的第二首決勝曲《蜥蜴》就堪稱是劉炫廷消失在大眾視野里的這三年的一個真實寫照,他把自己比喻成「潛伏著的蜥蜴」,提醒著大家要對他小心。
因為對於「蜥蜴」來說,最不缺的就是耐心,每一刻的沉寂其實都是在靜候一個最完美的時機。
舞台劇式的編排設計和融入的那些「刁鑽」的舞步,都給《蜥蜴》這個舞台加分不少,可以說是聽感上的洗腦和視覺方面的吸睛效果都有兼顧到,分分鐘就讓人上頭。
如果把《POSE!(拿樣)》比作劉炫廷重回舞台後的投石問路的話,那麼風格詭譎又chill的《蜥蜴》就屬於是直接向觀眾拋出了一個重磅武器了。
劉炫廷不只是向觀眾展示他所掌握的各種說唱技巧,而是開始在歌詞方面向內心世界引導,還首次嘗試了新的表演形式,讓自己的舞台變得更豐滿。
從各個方面來看,《蜥蜴》都稱得上是一個完成度很高的作品,不僅風格強烈還足夠獨特,這就很能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加入寶貝大聯盟之後的《寶貝大反派》、《DROPTOP!(頂滿)》等等合作舞台也是細節滿滿,能夠看得出來劉炫廷這個慢熱型選手有在積極地磨合和適應,跟大家的默契度也是肉眼可見地在變高。
而表演賽環節的那首《TA!(他/她)》的solo舞台,就把重心放回到了自己內心世界的真實表達上,沒有其他幾首那麼強的競技性。
大概是因為比賽已經臨近尾聲,劉炫廷的狀態也鬆弛不少,把那種帶著點多愁善感氣息的小情緒詮釋得並不粘膩,反倒是舒服的,字裡行間那種略帶無所謂的態度也是給這首歌增添了一些自嘲的幽默感,輕鬆但也有力。
「就算心力憔悴沒人來安慰,就算不被發現我跟自己乾杯,就算我的歌聲不被人讚美,就算不被聆聽我把自己唱流淚」…大概是在國外留學期間有太多獨處的經歷,他用音樂講述出來的這種充滿孤獨感的心境很能引起都市年輕人的共鳴。
總決賽的熱血戰歌《ANTHEM!(讚歌)》則是劉炫廷今年交出的這份「試卷」的一個好的收尾,有技巧,有他這一路走來的真實感受和想說的話,有他一直以來想要去挑戰和嘗試的一些東西,也有他想要為自己的團隊爭取些什麼的決心。
正如他在舞台上向隊友們表達的那樣,因為有大家給他做後盾,他才有了更明確的目標,有了想要感謝的對象和不吐不快的心裡話,歌里的憤怒感也更多了些正向的能量。
看過踢館賽開始之後的這幾期節目其實也能明顯感受到,無論是作為一個此前參加過《中國新說唱2019》的比賽又回到這裡的歌手,還是作為中途加入寶貝大聯盟和其他隊友一起戰鬥的成員,劉炫廷的心態都有蠻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在他不同階段的作品裡都有跡可循。
如果說他之前報名參賽是一個說唱愛好者的嘗試和試探,那這回就可以說是對他這三年來的學習成果的一次公開檢驗了。收穫的評價好與不好,都是他接下來繼續前行的養分。
雖然對於音樂作品來說,本身沒有什麼高低好壞之分,輸贏是很主觀的事,但不得不說,競技比賽之所以那麼讓人上頭,就因為不只是觀眾能直觀地感受到它的魅力,參與競技的人也同樣能在相對來說最短的時間裡被激發出更多靈感或者潛力。
寶貝大聯盟雖然是四大聯盟里看著最不「卷」的一個團隊,但其實後期也逐漸「卷」起來了,要不然我們可能也沒這麼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舞台可以看。
不過對於一個創作型歌手來說,想驚艷觀眾一次容易,但想持續給觀眾帶來驚喜就很有難度了。
這大概也是劉炫廷當下努力的方向,他一直有在做各種各樣的融合和創新,每次登台都在嘗試著給觀眾帶來一些新的東西。
就包括他這回有在舞台上給大家淺淺展示過的街舞和吉他,這些他中學時代就解鎖了的技能點都成了他舞台上的加分項,沒準兒未來他還會把他感興趣的爵士、搖滾、金屬等等更多元的風格融入進他的音樂中。
看著他身上源源不斷迸發出來的力量和新鮮感,就想說,能比劉炫廷現在的舞台更令人驚喜的,大概就是他的下一個舞台了。
想想劉炫廷這三年的經歷也蠻傳奇的,從一個剛接觸說唱不久的素人一躍成為2019年的「說唱黑馬」,這是很多人可遇不可求的機遇。
賽後熱度和關注度都來得很快,但劉炫廷並沒有像其他rapper一樣趁熱打鐵在娛樂圈繼續發展,而是選擇轉學去了伯克利,更系統地學習他感興趣的作詞作曲編曲等專業技能,讓自己沉澱下來,也為以後他想走的音樂人的道路蓄力。
就像他在《POSE!(拿樣)》里唱的那樣,「不愛跟同行們攀比,在伯克利get my credit,因為我清楚不努力的最後都會被人代替」,他很清楚音樂市場的殘酷,知道人不能停滯不前,想要保持住對觀眾的新鮮感,就要努力給自己創造機會,等下一次出現的時候才有更多被觀眾選擇的可能。
當然,他的野心也遠不止於此。
可能現階段很難用一兩個詞定義他的音樂風格,但不斷去嘗試各種有趣的東西,在各種探索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才是對當下的他來說更有趣也更值得挑戰的事。
這段賽程已經告一段落,不過劉炫廷的首張個人專輯就要來了。
這張專輯的內核就像專輯名字《LOVE & EVOL!》所呈現的那樣,分享的是一些關於「愛」與「進化」的故事,踢館賽唱過的《POSE!(拿樣)》就是這張專輯的首發歌曲,還有另外幾首風格各異的歌曲。
剖析內心世界的《TA!(他/她)》也會出現在番外篇里,他把自己在學習與沉澱的這段時間裡的所思所感都融入了這張專輯裡。
劉炫廷其實有點像是說唱歌手裡的一個「異類」,他經常是以一個比較沉默寡言的形象出現在大眾視野里,除了舞台的部分,他並不是太善於向外界表達自己的想法。
但人都是有很多面的,他內心也有很狂放不羈的一面。如果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那就用音樂的方式向大家正式介紹自己,作品始終是最直觀的表達。
對於年輕的劉炫廷來說,未來總是充滿各種不確定性和新的靈感,順利演完接下來的一些線下演出可能就會再次回到伯克利充實自己。
雖然不知道下一次再看到他的舞台是什麼時候、會再解鎖什麼樣的新風格,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位Z時代的音樂探險家總會在下一次亮相的時候用作品告訴每一個懂他音樂的人:對他的期待和等待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