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內需一直是其主要的經濟動力。然而,在最近幾年,美國消費者卻遭遇了一系列的打擊,導致其購買力受到了嚴重限制。
經濟數據顯示,美國普通消費者信用卡債務已經突破了驚人的10000億美元,創下了歷史紀錄。
媒體指出,消費者正處於「懸崖之上」,難以承受更多的經濟壓力。
面對如此局勢,美國的消費市場出現了明顯的疲軟,人們的購買力逐漸下降,美國買不動了。
1
隨著全球疫情的爆發,美國消費者面臨著來自多個方面的衝擊。
一開始,供應鏈的紊亂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能力。由於疫情導致的製造業停工和國際貿易的中斷,許多產品短缺或價格上漲,消費者難以購買到所需商品。
不久之後,通貨膨脹問題也開始對美國消費者造成了沉重打擊。
近年來,美國一直面臨通貨膨脹問題,物價不斷上漲。去年的通貨膨脹率幾乎持續在8%以上,今年雖然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在4%左右。
儘管增長率有所降低,但由於去年物價已經處於相對高位,今年的上漲幅度仍然顯著,給消費者的經濟負擔帶來持續壓力。
通貨膨脹對消費者的影響不容忽視。物價上漲意味著同樣的購買力能夠購買到的商品和服務更少,消費者的實際收入減少。
尤其是對低收入家庭和中產階級來說,高物價使他們難以負擔生活必需品,進一步壓縮了他們的消費能力。這也導致了消費者的信心下降,進一步抑制了消費的增長。
2
近期,美國消費者再次面臨著新的困境。隨著美聯儲連續加息,債務問題愈發凸顯。
據統計數據顯示,美國信用卡餘額已經突破了10,000億美元的驚人數字,而貸款利率更是以驚人的速度攀升。
一些消費者披露,他們的信用卡貸款利率已經達到18%,每月的利息增加了300美元。這一系列的變化使得美國消費者陷入了金融懸崖之上。
美國是一個普遍依賴未來收入的國家,大多數人背負著教育貸款、住房貸款、汽車貸款、消費貸款等多個貸款項目。
然而,隨著利率不斷攀升,這些貸款的利息也不斷增加,使得消費者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
特別是光還貸款,已經成為讓許多美國消費者手足無措的主要原因。
對於消費者來說,越來越高的貸款利率意味著還款壓力的增加,可能導致更多人陷入債務陷阱。
許多家庭已經不得不面對削減開支、裁員或者延遲購買大件商品的困境。
而對於那些本已處於財務困境中的家庭來說,這種情況更加嚴峻,他們可能會陷入無法擺脫的貧困循環。
3
儘管美國最新的GDP數據顯示出令人矚目的增長率高達4.9%,然而,對比這一數據的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其他一些令人擔憂的指標,這些指標顯示出美國經濟面臨雙重困境。
首先,儘管GDP增長率高,但實際收入卻連續三個月出現負增長。這意味著美國人民的實際購買力在減弱,他們的收入增長無法跟上生活成本的上漲。
這種情況下,消費者的支出可能會受到限制,從而對零售業產生負面影響。
其次,家庭儲蓄率的持續下降也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跡象。隨著人們的收入下降或者生活開支增加,他們不得不動用儲蓄來應對日常開銷。
然而,長期以來的儲蓄率下降可能導致家庭在面對緊急情況或者經濟不穩定時無法有效應對,進一步削弱消費者信心和購買力。
摩根大通的CEO也對美國官方的經濟預測提出了質疑,並指出現在的不確定性使得預測的準確性大幅降低。
在一個充滿挑戰和風險的全球經濟環境下,美國隨時可能陷入更嚴重的衰退。
PS:第一時間送上最新消息,如果覺得文中資訊和觀點對您有幫助——
——請給本文點上「關注」!